导图社区 汉语言:写作(一)
自考汉语言,考试资料分享!本思维导图讲的是《写作》的重要知识点,内容为写作主主体论。分成章写作活动和行为、写作主体的修养和写作能力的构建、写作思维与写作实践这三个板块进行归纳整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写作(一)
上篇 写作主体论
第一章写作活动和行为
第一节写作行为的诸环节
1.写作的概念 必背
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行为,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 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
2.写作活动的主要特征(“总建筑”)必背
①综合性
综合性:生活阅历、生命体验、对事物的感知与认识能力,以及对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文化水平乃至工作经验。 陆游教导其儿“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②实践性
实践性:将个人的所思、所想、所得、所获诉诸笔端 (动笔写)
③主体性
主体性:写作是带有鲜明个体色彩的创造性活动 (个性表达)
第二节写作行为的诸环节
1.写作行为的操作过程包括:
1.准备阶段
①素材积累
②写作动机
③写作选题
2.构思阶段
①聚思
②立意
③运思
④谋篇
3.行文阶段
①表达
②行文
③文章修改
写作中语言表达最基本的标准是得体,因为不同的文类和文体有不同的言说 方式与表达特点,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语体。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我们可以把语 体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事务语体。
即由“知”到“思”再到“行”的过程
第二章写作主体的修养和写作能力的构建
第一节 作者的素质与修养
1.作者素质与修养
①视野开阔 ,知识储备丰富
②善于对社会人生进行思考(思考者)
③健康精神的坚守者和捍卫者
④热爱生活
⑤人格健全
2. 写作能力的构成
①人类情感与心理世界的体察与领悟力 【“懂自己”】
②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想象 【“懂别人”】
③对所传达的精神价值和思想哲理的洞察力和批判力 【“有想法”】
④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感受力、组合力、表现力。【“有语言”】
⑤对所论对象进行逻辑梳理的判断力、分析力与思辨力。【“有逻辑”】
第三章写作思维与写作实践
第一节 ·写作思维
1.写作思维方式
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实 虚)
形象思维:是基于事物之间关联性和相似性的比较而展开的思考, 最主要的形式是联想和想象。例:“一封情书”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例:“爱情”。抽象 思维在升华写作动机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②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
逻辑思维:按照分类的原则对世界进行重新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 类思维和表达的合理程序。(演绎逻辑、归纳逻辑;情感逻辑、性格逻辑)
灵感思维:写作活动中,由于某种偶然机缘的触发,而突然产生的思维豁然 开朗的顿悟现象。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
③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 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敢质疑”)
创造性思维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 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自己的文章自己写”
④目的思维与形式思维
目的思维:写作者对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立意的渲染化、造势化、清 晰化。(“写作计划”)
形式思维:1.文体思维、结构思维和修辞思维,不同文类处理题材和立意的 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2.结构一篇作品,不同的作者会采取不同的方法。 (“太阳的后裔”和“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