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艺术的起源
艺术学概论(第五版)第二章艺术的起源知识总结,包括中外艺术史关于艺术的起源、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简)两部分内容。
编辑于2023-01-18 14:59:49 广东(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
艺术起源于 “模仿”
(德谟克里特)认为艺术对自然的模仿:从蜘蛛 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 有的文艺都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 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 朱光潜一语中地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 在欧洲“雄霸了两千余年
由于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而有不同种类的艺术,如画家 和雕塑家都是用颜色和线条模仿,诗人,戏剧演员和歌唱 家则是用声音来模仿
由于模仿”所取的对象不同“,因而形成了悲剧和喜剧, 他认为喜剧总比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悲剧总是模仿 比我们今天的人好
由于模仿“所用的方式不同”,才出现了史诗,抒情诗和戏剧的差别。
评价
合理之处
早期的人类艺术,特别是原始艺术,”模仿“占有相当大的成分,如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史前壁画,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动物各种神情的模仿记录。中国古代认为音乐也是由模仿现实生活中自然音响而来《管子》:音乐是模仿动物声音而来的 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其中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具有进步的和合理内容
局限性
这种说法只是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对于原始艺术来说。”模仿“更多的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正如鲁迅所说:”他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高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此外,这种说法还把“模仿归结于人的本性,没有找到”模仿背后的创作意图,因此,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艺术起源于 “游戏说”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提出来的,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在19世纪末和 20世纪初曾经被许多人所信奉 含义: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 有游戏本能,一方面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人将这 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力的活动中,体 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席勒)在他著名的《美育书简》中指出,人在 现实生活中,即要受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强迫, 又要受理性法则的种种约束和强迫,是不自由的。 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和理性 的强迫,只有通过“游戏”,人才能实现物质于 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因此人总相利用 自己过剩精力,来创造一个自由的天地
(斯宾塞)又进一步发挥和补充,他认为,人作 为高等动物,比起低等动物来有更多过剩精力。 “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的功力目的, 在自由的发泄过剩精力是获得快感和美感。 人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无非也是一种 “游戏”,美感就是从“游戏”中获得 发泄过剩精力的愉快
德国学者(古鲁斯)认为,游戏活动并不是完 全实际的功利目的,在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 备或做练习。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的条件下,才能有过剩的精力来从事“游戏” “动物”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 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 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
评价
游戏说的价值
首先,游戏说肯定了人们只有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从事艺术和审美活动 其次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艺术的部分特殊性。例如,艺术和”游戏“一样,它们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物质需要要相距甚远,而是主要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都是超功力的
游戏说的局限性
首先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未能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更是错误的论断,因为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仅仅属于人类社会所专有 其次,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且具有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艺术起源于 ”表现“
含义:这种说法都有悠久的历史,汉代《毛诗序》中讲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足之稻之也“ 19世纪后期以来,艺术起源于”表现“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界具有较大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强调艺术应当”表现自我“
观点内容
(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的核心”直觉即表现“。他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而,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 表现作为心灵过程是在心灵中完成的,真正的艺术活动只能在艺术家的心灵中完成,艺术家没有传达他心灵中作品的必要 艺术既不是功利活动,也不是道德的活动,艺术甚至也不能分类,因为在他看来,一切艺术无非都是情感的表现而已
(柯林伍德)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巫术虽然与艺术关系密切,但是巫术实际上是达到预定目的的手段,”巫术的目的总是而且仅仅是激发 某种情感“。 (柯林伍德)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表现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传达感情的需要。他说:“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
(苏珊·朗格)从符号学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只有人才能制造符号和使用符号,从原始民族的仪式到文明社会的艺术,都是人所制造和使用的符号。 艺术符号不同于其他任何符号,因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她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活动的实质就在于创造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评价
价值:艺术确实要表现情感,艺术家确实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他人,向社会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局限:但是,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开人类 的社会实践,脱离原始社会生产力底下的实际情况,仍然是把现象当作本质,把结果当作原因,同样不能科学地阐明艺术的起源问题
艺术起源于 “巫术”
含义
(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日记》一文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他认为原始人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 考古学也发现,许多史前洞穴中的动物遗骨,都叠置有序,意味着原始人对自己猎食的动物怀有敬畏之情,通过这样的仪式,在食完兽肉后,对野兽之灵表示惋惜和敬意
(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更是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弗雷泽认为,人类最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 考古发现,早期造型艺术和原始歌舞都与巫术有密切关系。我国现存最早的岩画新石器时期江苏省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在近十个人面画像中,基本都有一条线向下通到禾苗,谷穗等农作物图案上,中间杂以圆点符号,反映出古代先民对土地的崇拜和依赖。欧洲发现大量史前洞穴壁画,则体现出狩猎部落的生活,往往也具有某种神秘的巫术目的
(托马斯·门罗)在《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理论》一书指出原始歌舞常常被原始人用来保证巫术的成功 (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原始舞蹈与交感巫术的联系。他认为,原始舞蹈是对狩猎活动的模仿,按照交感巫术原理,通过模仿将猎物引入自己的射程之内
评价
价值:艺术的产生最初的确是与巫术有密切联系,柯林伍德在他的《艺术原理》一书中认为:“巫术”一词通常根本没有明确的含义,它常用来表示原始社会某种实用的倾向或某些实际的活动,“可是巫术与艺术之间的相似是既强烈而又切近的,巫术活动总是包含着像舞蹈,歌唱,绘画,或造型艺术等活动”
局限性:但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又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原始时代生产力 低下和人类早期认识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无法把握自身,更无法支配自然界,于是原始人便寄托于巫术,使得巫术活动是直接和当时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艺术起源于 “劳动”
理论发展
在欧洲大陆,自19世纪末叶以来,人类学家与艺术史学家中,就广为流传艺术起源“劳动”的理论。
(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中就曾经列出专章来论述艺术劳动的关系
(普列汉农夫)在其专箸《没有地址的信》中,系统来论述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他指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
内容
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劳动中工具的制造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它的 出现标志着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也标志 着人类文化的起源 制造工具最鲜明地体现了人类有意识,有目 的的活动,从工具造型的演变上可以充分看 出人类自由创造的特性,也可以看出实用价 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产生于非艺术的历史 演进过程
例子:西安半坡村的石器,这些磨制石器不但 提高了实用效能而且在造型上具有了对称均衡, 方圆变化等美特征 山东大汶口出土的玉斧,更具有明显的审美特性, 是一种权力或神力的象征品 陶器制作时首先考虑实用目的,后来自觉地运用 形式美的法则,如黄河流域的仰韶,马家窑等文 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制品,大都有鱼纹,鸟纹, 哇纹,花纹,等动植物图形
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人类各种感官器官与感觉能力也不断发达,人开始有能力进行愈来愈复杂的活动,完成了一个异常漫长的自然身心的“人化”过程,形成了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其中包括审美心理结构。例如,原始民族喜欢红色一类的强烈色调
局限性
虽然物质生产劳动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但是,艺术的产生却不能简单地完全归结为劳动。从劳动到艺术的诞生,曾经经过了巫术仪式,图腾歌舞中间阶段,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才诞生纯碎审美意义上的艺术
多元决定论 六种看法
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Overdetermine),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艺术史家希尔恩,就认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现象,因此研究艺术的起源必须结合社会科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采取综合研究方法,才能真正揭示艺术起源的奥秘。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希尔恩详细阐述了关于艺术起源多元化的看法
内容
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原始人在从事雕刻,绘画,舞蹈时,并不是为了审美,而是如同他们在进行种植,狩猎,采集一样具有实用和功利的目的,是从事一种认真的实践活动。)
艺术的产生经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本能
评价
艺术起源的第六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才是正确的结论
艺术的生产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巫术在原始社会中同样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