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预防医学002健康管理与临床预防服务
预防医学002健康管理与临床预防服务思维导图,包括:第一节健康管理、第二节临床预防服务。
编辑于2023-01-29 10:42:18 广东002健康管理与临床预防服务
第一节 健康管理
一、健康管理概述
1.定义:
是指对个体/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2.目的:
调动个体、群体和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3.特点:
①标准化;
②系统化;
③可量化;
④个体化
二、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1.生活方式管理(life style management)
(1)理念: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以膳食、运动、吸烟、饮酒、精神压力为重点
(2)特点:
①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②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③通常和其它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3)方式:
①教育;
②激励;
③训练;
④营销
2.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
(1)理念:
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目标是减少昂贵的、非临床必需的医疗服务,同时改善人群健康状况
(2)方式:
①寻求手术替代疗法;
②帮助患者减少特定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鼓励自我保健
(3)影响需求的因素:
①患病率(但患病率和服务利用率并不良好相关);
②感知到的需要(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最重要因素);
③患者偏好;
④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3.疾病管理(disease management)
(1)理念:
以疾病发展的自然过程为基础的、综合的、一体化的保健和费用支付体系;其支撑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强调运用循证医学和增强个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来预防疾病的恶化,以持续性改善个体/群体健康为基准评估临床、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效果
(2)特点:
①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②不以单个病例/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VS传统病例管理);
③医疗卫生服务和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4.灾难性病伤管理(disaster illness-injury management)
(1)理念:
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管理,关注的是“灾难性”的疾病/伤害,包括对健康危害十分严重的病伤,也可以是医疗服务花费巨大的病伤
(2)特点:
①疾病管理的一般特点;
②其它特点:发生率低、需长期复杂的医疗卫生服务、服务的可及性受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较大
5.因工残疾管理(management of disability at work)
(1)理念:
针对因工作导致伤残的人员进行评估以及体能和心理恢复的过程;目的是促进因工残疾人员的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尽早返回工作岗位,减少费用代价
(2)目标:
①防止残疾恶化;
②注重功能性能力而不仅仅是疼痛;
③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④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⑤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⑥和患者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
⑦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
⑧要实行循环管理
6.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comprehensive health management for population):
通过协调上述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来对一个确定的群体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管理
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
一、临床预防服务(clinical prevention services)概述
1.定义:
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2.核心思想:
以健康为中心,对影响健康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干预和控制,变疾病的被动治疗为主动的健康干预,最大程度地促进健康
3.内涵:
①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
②在具体的预防措施上,强调纠正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推行临床和预防一体化的卫生服务
4.意义:
实现治疗和预防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是当今最佳的医学服务模式
5.临床预防服务VS 健康管理
(1)共同点:
都以健康为中心,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干预和控制,变被动治疗为主动干预
(2)不同点:
前者是临床和预防的结合,主要由临床医务人员实施;后者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理念,涉及预防、保健、诊疗、康复等多个领域,可由医务人员和健康管理师实施
二、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
1.对求医者的健康咨询:
通过收集健康危险因素,对个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通过健康咨询改变就医者的不健康行为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是临床预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筛检:
运用快速简便的方法,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可疑患者、健康缺陷者和高危个体
3.免疫接种:
计划免疫;“七苗防九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4.化学预防:
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它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其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
5.预防性治疗:
通过应用一些治疗手段,预防某一疾病从一个阶段进展到更为严重的阶段,或预防从某一较轻疾病发展为另一较为严重的疾病
三、循证临床预防服务内容确定的方法
1.选择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和确定相关危险因素
2.干预措施的效果:
①确定影响程度:最根本的原则是干预带来的益处>不良影响;
②确定效果指标;
③考虑干预措施的其它特征,如操作难易、费用、安全性、可接受性;
④研究质量的评价:高、中等、低
3.推荐意见的形成:
A(推荐、高度肯定性研究表明有很大净效益);
B(推荐、高度肯定性研究表明有中度净效益或中度肯定性研究表明有中到大净效益);
C(不常规应用推荐,但可考虑给个别患者;中度肯定性研究表明有小的净效益);
D(不推荐,中到高度肯定性研究表明无净效益甚至有害);
E(目前的证据还不足以评价有益/有害,证据缺乏包括研究质量差、或相互矛盾)
四、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原则
1.重视危险因素的收集
2.医患双方共同决策
3.注重连续性:
①服务供需双方最好建立长期、连续的服务关系;
②健康资料收集的连续性更加有利于临床预防服务的效果
4.以健康咨询为先导
5.合理选择健康筛检的内容:
根据个体不同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内容
6.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服务
五、临床预防服务的基本步骤和实施
(一)收集健康信息
1.健康危险因素:
是在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和疾病发生、发展、死亡有关的诱发因素;包括环境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和医疗服务的危险因素
2.方法:
门诊询问(常用)、问卷调查、健康体检和筛查、病历查询
(二)健康危险度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HRA)
1.定义:
是一种用于描述和评估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所导致的某一特定疾病的发生或因此而死亡可能性的方法和工具;即收集个体健康信息后,用数学模型对危险性进行量化评估,从而预测个体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发生疾病/死亡的危险性,并估计个体降低危险性的潜在可能,并将信息反馈给个体
2.步骤
(1)收集患病率资料
(2)收集个体危险因素资料
(3)将危险因素转换为危险分数:当个体具有危险因素相当于人群平均水平时,危险分数为1.0;危险分数越高,患某病的可能性越大
(4)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原理:
多种危险因素对同一疾病具有联合作用
·公式:
P=(P1-1)+(P2-1)+(P3-1)+……(P1-1)+Q1·Q2……Q(其中,P1为≥1的各项危险因素,Qi为<1的各项危险因素)
(5)计算存在患病风险
·定义:
是指在某一种组合危险分数下,个体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
·计算:
存在患病风险=平均患病率x组合危险分数
患病危险性评价方法
单因素加权法:
将这些单一因素和发病率的关系以相对危险性表示强度,得出数个相关因素的加权分数即为患病危险性;方法简单实用
多因素模型法:
采用统计学概率理论的方法得出患病危险性和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可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三)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health maintenance schedule)的制定
1.定义:
是指在明确个人健康危险因素分布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将来一段时间内个体化的维护健康的方案,并以此来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2.原则:
①以健康为导向;
②个性化;
③综合性利用;
④动态性原则(坚持随访,及时调整);
⑤个人积极参与
3.干预措施的选择:综合性干预措施
4.干预措施的频率:
注意确定筛检频率的主要因素和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疾病的进展有关,而非疾病发生的危险度
(四)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实施
1.建立流程表:
基本信息+健康指导+疾病筛检+免疫接种
2.单个健康危险因素干预计划
3.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强调只有“患者”自己下决心主动承担起健康责任,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4.健康维护随访:
执行3个月后开始,50岁以下2年1次,50岁以上1年1次
预防医学 002 健康管理与临床预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