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案变现
文案变现
一、文案逻辑
1.说什么:找到文案创作的目标
找到要说的点”,因此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 (1)是什么?了解清楚产品是做什么的。 (2)为什么?主要搞清楚两点:①用户为什么要购买这个产品?②同类竞品中,为什么要选择我们而不是别人?(3)怎么样?需要进一步熟悉一下产品特点
让顾客留下印象、喜欢?
让顾客产生购买行为的冲动?
2.对谁说:找到文案沟通对象
分析沟通对象特征
明确该受众和品牌/产品间的关系是什么?
3.怎么说:找到文案创作方法
4P策略
描绘(picture)
我们主要思考的是我对用户说什么,用户才会认为“我真的需要考虑买一款防脱洗发水”,文案描述有画面感,用户才会进入到相应的需求场景,才会对你描绘的内容感兴趣。具体如何描绘呢? 这里有两个方法: (1)描绘没用该产品时的痛苦场景。 (2)描绘拥有该产品后的美好心情。
承诺(promise)
当对方开始感兴趣时,我们的文案随即给出承诺。承诺我们能够帮对方解决的痛点,此时对方或许还会半信半疑,我们就应该进入下一个环节:证明。
证明(prove)
证明我们如何兑现自己的承诺,可以分别从理性、感性两个层面去证明。
敦促(push)
当对方差不多要做决定是购买还是离开的时候,此时我们要给对方临门一脚,敦促对方做出购买行动或其他反应。
4.在哪儿说:找到文案表现方式
了解受众接触的媒介、渠道(更好的确定该种渠道环境下文案的写作风格和用词,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栗子:趣跑吧App在不同场景下的文案
传播频度
二、结构
(一)认识文案
1.判断标准:是否具有商业目的(不同阶段会发生改变)
认知、情感阶段为:品牌文案 行动阶段为:销售文案
认知阶段
展示品牌形象和特点(栗子:知乎)
认识、知道产品/品牌
认识、知道业务
情感阶段
展示品牌精神(栗子:阿迪)
产生信任感
行动阶段
带动品牌传播(栗子:丧茶)
购买
参与活动
评论转发
即:销售文案
目的为“行动”的文案,主要是希望用户可以立即购买,实现这个目标的文案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 1.明确的产品卖点:栗子:气垫 “轻薄遮瑕,服帖透气”。 2.立即购买的理由:“七夕节”“爆款限时特价”(产生购买冲动) 3.明确的购买引导:“立刻下单”“立刻购买”这些标签都是在引导顾客点击购买。
2.思考写的文案类型
根据客户对品牌/产品的认知程度和接触广告的场景进行判断
何时写销售文案
多用在电商平台——吸引客户进行直接购买
何时写品牌文案
户外投放——让顾客留下印象、产生共鸣
(二)文案GPS:找准要说的点
1.明确说话对象
考虑:用户的性别、特点、年龄、习惯、爱好
2.文案要带来的变化结果
让客户产生购买冲动/记住、认可品牌/改变印象
3.从理性上进行信息传达
确定最佳卖点
将所有卖点列出
按照用户关注度进行排序
考虑跟竞争对手的差别
4.从感性上进行情绪推动
促销活动/优惠力度
(三)文案写作方法
1.产品文案(销售文案)写作框架
卖点+收益点
栗子:有点贵,逛街回头率却高出99%(裙子文案)
运用标签
人群标签
子主题人群标签:指的是一个人的属性。如年龄、性别、出生地、居住地、职场精英、时尚明星、高个子女孩、熬夜党等。
标签圈定精准客户,但也要考虑用户的关注点,要关注具体。 我们给一个学英语的机构做了信息流广告,同样的广告画面,但是文案标题却做了两组,你们可以猜一下哪个数据效果更好? A.适合4~12岁的孩子,轻松识单词,对中国式英语说NO。 B.适合4~12岁的孩子,让孩子不再死记硬背识单词。 B文案的转化效果比A文案高出了两倍多。“适合4~12岁的孩子”这个人群标签主要圈定了我们的精准客户,我们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相对于“轻松识单词”,他们更关注“孩子不用死记硬背”,说的都是一件事,只是方案B更贴近他们的生活,让“轻松识单词”具体化了。
行为标签
行为标签:通常是指要达到一些目的的行为,如上班、约会、逛街、去咖啡馆、运动瘦身、做快手菜、三分钟化妆等。
解决痛点
痛点场景+解决方案
低门槛数字+解决效果
产品文案(销售文案)
2.品牌文案写作框架
表达想法
是指主要通过不同的人或者文案来表达的话
承担的任务就是表达想法,帮用户说出他们想说的那句话。
引发与目标消费者共鸣 栗子:江小白文案
人物代言
运用金句
(四)判断段文案好坏的标准
(五)长文案、软广告的写作
第一步:呈现麻烦场景
第二步:排除相应选项/解释原因
第三步:呈现理想场景(要尽量具体生动)
子主题
第四步:进行证明
感性证明
品牌/创始人故事(引出商品卖点)
运用效果和评价(增加客户信任)
理性证明
运用权威
运用数据
突出商品卖点
第五步:给予承诺
敦促购买
损失厌恶
从众心理
动作引导
三、广告语、广告定位
广告语写作思路步骤
分析竞争对手
找到没说过的点
提炼形成广告语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