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 动机
普通心理学第5版 可供2019级应用心理学使用,考研的重要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动机
动机的一般概念
动机的含义和功能
动机motivation 使其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动机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功能
动机与需要 动机的产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是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need 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 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自然(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 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基本需要 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 并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语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与目标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 并提供原动力。 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 进而成为行为的动力,并推动行为。
目标goal 是个体努力要达到的具体成绩标准或结果, 是个体期望的状态
分类明确的目标和模糊的目标 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不同难度的目标
动机与行为和工作效率
动机与行为
动机与工作效率
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动机水平。 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即在难度较大的任务重要, 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动机与价值观
价值观values 指个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与标准。 动机是个体行为调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作用价值观决定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
动机的种类
生理性动机
饥饿
性
社会性动机
兴趣interest 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 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爱好 当兴趣不指向认识的对象, 而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叫做爱好
分类
直接兴趣: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引起的。如对电影小说的兴趣 间接兴趣: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引起的
个性兴趣:指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与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系。 情景兴趣:指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对个体的知识、偏好系统产生影响,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 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 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并能超过他人的成绩。 其高低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权力动力power motive 指人们具有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 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个人化权利
社会化权利
交往动力affiliation motive 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与赞赏。交往动机还依赖于个体的交往经验。在生命的早期,如果个体缺乏交往、离群独处,交往动机不可能获得正常的发展
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主要内容: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感、成就归因 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同时还受多方面因素制约
动机的理论
本能论insinct theory 认为人类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不学而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
驱力理论drive theory 认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动机,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
唤醒理论arousal theory 认为人总处在唤醒状态,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 ①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成倒“U”形 ②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很多人一直唱一首歌就会厌烦。 ③个体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诱因理论inducement theory 诱因:指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诱因与驱力分不开,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激发的,只有变成个体内在需要,才能推动个体行为。
认知理论 认知具有动机功能
期待价值理论 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归因理论 采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内在的动力因素,认为归因是由内控-外控、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三个维度构成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自我决定不仅是个体的一种能力,还是个体的一种需要。 人们拥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性,其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以及形成与社会环境的灵活适应。
自我功效论 强调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结果期待: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 效果期待:个体对自己能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断和判断,即个体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成就目标理论 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目标表征了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理由。 掌握目标mastery goals: 个体的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上述目标就是成功。 成绩目标performance goals: 个体的目标定位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认为只有赢才算成功。
逆转理论reversal theory 认为人们在活动中,处于一种动机状态的同时,还有一种对立的动机状态存在,它们是不相容的两种对立状态。如你是想融入集体还是想独立。其试图解释人类得动机状态如何从一端转向另一端。
工作动机与组织
工作动机及其结构
工作动机:指激发一系列与工作成绩相关的行为, 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内部力量 功能:产生某种行为所需的内在力量;为人的行动指引方向;使人持久地从事某一活动。
结构 内部动机:由工作本身的挑战性、趣味性等使个体产生工作的欲望 外部结构:工作以外的因素,导致个体产生工作的欲望
组织行为 主要研究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如何影响员工的动力、 满意度和生产率。管理者以各种能激励士气 和提高生产率的方式来优化工作和管理
动机的激发
满意度的提高
良好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