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学概论——导论
关于政治学概论——导论的思维导图,包含了政治学、政治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内容,需要可收藏。
编辑于2023-03-22 10:54:04 湖北省这是一篇关于地方政府与政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中国地方政府概述,地方人民政府权力,地方人民政府职能,地方人民政府运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地方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人民政府的政治关系,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财政。
这是一篇关于管理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决策,组织,创新,控制,领导。帮你理清思路的同时标注重难点,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
这是一篇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时期,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英国,18世纪法国,18世纪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地方政府与政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中国地方政府概述,地方人民政府权力,地方人民政府职能,地方人民政府运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地方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人民政府的政治关系,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财政。
这是一篇关于管理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决策,组织,创新,控制,领导。帮你理清思路的同时标注重难点,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
这是一篇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时期,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英国,18世纪法国,18世纪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
《政治学概论》——导论
政治学
政治的含义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古典政治观
政治是特定的伦理价值和规范性道德要求,倡导“德治仁政”。
权力政治观
政治生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
管理政治观
政治是运用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决策政治观
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唯心主义政治观
政治是一种超自然或超社会的力量,受“上帝”或“上天”的支配。
eg君权神授/君权天授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政治是以一定的利益和利益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
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
概述
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社会成员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在阶级社会,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通过谋取和运用国家政权治理国家和社会来实现社会成员阶级利益和其他利益而形成的各种社会联系和活动。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以国家现象为核心的各种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
国家是政治现象的主要内容,并不等于说国家现象就是政治现象的全部内容
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中国政治
比较政治
公共行政
公共政策
国际政治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基本哲学方法
唯物辩证法——对于政治生活中的矛盾的研究
根本方法
基本途径
矛盾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
经济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
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哲学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
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分析途径
经济学分析途径
心理学分析途径
政治系统分析模型
政治沟通分析模型
制度主义分析方法
政治实证研究方法
大数据与政治分析
云计算、人工智能与政治分析
详见《政治学基础》P49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
奴隶社会
古希腊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
自然主义国家观、政体理论、经验与比较的研究方法
柏拉图
理想国
目的
维护奴隶主统治和奴隶制国家
古罗马政治思想
法制、共和思想
中世纪(5至15世纪)
神权政治学
奥古斯丁
托马斯·阿奎那
鼓吹神创等级制,强调君权神授
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
15-16世纪
政治文化从神圣化向世俗化转变(逐渐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一些思想家开始从人、人性、人的历史和经验出发观察、解释社会政治问题)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开西方现实主义政治学研究之先河
博丹《国家论六卷》
17-18世纪
繁荣时期
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
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保守,趋于保守和庸俗。西方政治学逐渐趋向巩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
无产阶级政治学说——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880年,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政治学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
标志西方政治学进入了现代时期
20世纪末至二战结束
代表学者和代表作
伯特兰·罗素的社会改造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的精英统治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行为主义政治学出现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
政治理论方向
行为主义政治学迅速发展
主流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后行为主义
21世纪初
围绕着义和自由主义、自由平等主义、社群主义、女权主义、民主主义以及后结构主古希腊政治哲学等命题展开研究。
中国政治学
古代
奴隶社会
夏商周时期
政治研究的萌芽,与宗教神学和宗法血缘关系结合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儒家
法家
道家
封建社会
以儒学为主体,糅合其他各家政治思想和治国方法的统治学说
近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开始大量传入中国
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政治专门讲堂,标志近代中国政治学科的诞生
当代
社会主义时期
开端
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
蓬勃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后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创立与发展
形成条件
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新阶段标志
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现实基础
人类思想成就的继承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
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科学理论基础
基本特点
人民性
科学性
革命性
实践性
深刻性
阶级性
基本内容
关于政治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论述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关于国家的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关于政治民主的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其他
关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观点
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政策策略的思想
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关于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
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关于坚持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
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论
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
关于国际政治和外交战略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
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
关于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关于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关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关于国际政治和外交战略
关于执政党建设
学习“政治学概论”的意义和要领
略
五权分立
立法权-立法院
司法权-司法院
行政权-行政院
考选权-考试院
纠察权-监察院
空想: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缺乏深刻认识
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四阶段
《政治的逻辑》
伦理学方法论(古代时期)
神学方法论(中世纪)
法学方法论(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社会学方法论(19世纪上半期开始)
牛津政治学
孙中山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利益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