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民法的基本原理 (2)
民法学第二版上册,民法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包括民法的渊源和民法的适用。民法的渊源是民事法律规范所表现和存在的各种具体的形式。而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了时间、空间以及适用主体三个方面。以下是具体知识内容梳理。
民法总则第二章 民事主体 课本知识,介绍了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内容,大家可以学起来哦。
民法学第二版上册,民法科学地揭示了我国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和任务,还明确地划定了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界限,一起来看看民法的基本原理知识点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民法的基本原理
民法的渊源
概念: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各国家机关其权限范围所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之中。
合同、章程等民事法律行为本身不是法源
主要体现:立法、司法裁判和行为规则方面
具体内容:裁判规则、行为规则两个方面
宪法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宪法在裁判中的引用问题
只是不能直接援引宪法,一方面,宪法可以成为裁判中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因适用法律出现复数解释时,以宪法原则、价值和规则为依据,确定文本含义,得出与宪法相一致的结论。
民事法律
概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民事立法文件
组成
(1)民法典
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以及侵权责任编
(2)民事单行法
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证券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
基本规则,直接援引
(3)其他法律
《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中的的民事法律规范
关系:以民法典为基础和根据,各项民事法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民法典为民事单行法的制定提供民事基本法的依据,并且为民事单行法的解释和适用提供了价值基础和规范依据。
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
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民事法律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
概念: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制定、发布的决议、命令、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
效力范围上具有从属性、适用范围上具有地域局限性
依据宪法授权制定,同样具有法的效力,其中调整民事关系的内容属于法的渊源
自治条例
概念: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宪法和法律,结合当地的民族自治地方特点制定的管理自治地方事务的综合性法规。
单行条例
概念: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范围内,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就某方面问题制定的法规
依据《引用法律规定》第四条,可以成为民法的渊源
规章
概念
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位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规章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
民事裁判中,规章不能直接作为裁判依据,而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认定,特殊情况例外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
司法解释已成为我国各级审判机关在处理案件中的裁判规则,并被当事人直接援引。
指导性案例不是法律渊源,但可以成为裁判说理的理由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条约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就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法律、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确定其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声明
国际条约的名称
条约、公约、协定、和约、盟约、换文、宣言。声明、公报等
国际惯例
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
分类
法律范畴
具有法律效力,国际惯例主要指此类型
非法律范畴
效力
国际法优先国内法
主要针对涉外民事关系
适用范围
限于中国法律和中国缔约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情况。其效力低于中国法律,不违背我国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才可适用
习惯
在一定地域、行业范围长期为一般人从事民事活动时普遍遵守的民间习俗、惯常做法等
生活习惯
交易习惯
要求
作为民法渊源、裁判依据,习惯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
“有法律以法律,无法律依习惯”
民法的适用
民法的适用范围
在时间上
具体内容:民法的生效和民法的失效
重要问题:民事法律关系对其实施前发生的民事关系有无溯及既往的效力
基本原则:法不溯及既往
例外情形和适用规则
有利溯及适用规则
新增规定溯及适用规则
“空白溯及”即新法溯及适用于旧法的空白之处
既判力优于溯及力规则
在空间上
域内效力
域外效力
对人的适用范围
属人主义
具有本国国籍
属地主义
领土主权为原则,以地域为标准,确定法律对人的拘束力
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
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
效力高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与效力较低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相冲突的情况下,应该使用效力较高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从制定机关来看
从立法等级效里来看
民法的适用上,上位法规定的原则较为抽象,下位法的规定对其作了补充和细化,二者不发生冲突与矛盾,则可以同时使用两者
基础性法律优先于一般性法律
基础性法律:规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涉及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调整基本社会关系的法律
在民商事领域,基础性法律是民法典
在民商事领域,一般性法律是指除民法典之外的其他单行民商事法律
新法优先于旧法
适用于统一位阶的规范之间
两种情况
新法颁布后,旧法已经被废止
新法颁布后,旧法没有被废止
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
民事普通法和民事特别法
民法典内部,按照此原则,对待同一事项,分则的规定优先于总则的规定
强行法优先于任意法
任意性规范: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排除其适用的规范
强制性规范: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加以改变的规范,分为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