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刑法
外国刑法-大陆法系(贾济东),具体章节有: 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学 第二章 刑法理论流派 第三章 刑法基本原则 第四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五章 犯罪概说 第六章 犯罪论体系概说 第七章 行为 第八章 构成要件 第九章 违法性 第十章 责任
编辑于2023-04-05 19:11:30 湖南外国刑法-大陆法系(贾济东)
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学
刑法概述
刑法的界定
一般认为,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性质
司法法
刑法的独立性、从属性、补充性
刑法的从属性/补充性
刑法从属于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其他法的领域,只有在这些法的制裁不充分的场合刑法才能被适用
刑法的独立性
指刑法不论其概念构成或者机能,均不从属于刑法以外的其他法的领域而有独立性
刑法的种类
1
形式意义刑法
刑法典
实质意义刑法
除刑法典外包含刑法内容的规范
2
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3
司法刑法
行政刑法
行政违法行为
4
权威刑法
极端限制个人自由,刑罚严酷
自由刑法
自由主义
5
✓行为刑法
行为人刑法
刑法规范
理论构造
刑法规范寓于刑法的条文之中
命令或禁止一定行为(禁止/命令规范→规定作为/不作为行为)
类型
1
行为规范
裁判规范
2
评价规范
决定规范
刑法的任务和机能
刑法的任务
法益保护说(结果无价值)
社会伦理秩序维持说(行为无价值)
✓折中说
现代刑法的机能
规制的机能(行为规制机能)
保护法益机能
一般预防
特殊预防
自由保障的机能(保障人权机能)
罪刑法定主义
刑法学概说
概念
狭义的刑法学,指刑法解释学
广义的刑法学,是指刑事法学或称全刑法学
刑法解释学
立场
主观说(立法者意思说)
客观说(法律客观意思说)
✓综合说
刑法解释方法
第二章 刑法理论流派
启蒙主义的刑法思想
格劳秀斯(自然法之父)
霍布斯
洛克(自由主义奠基人)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
孟德斯鸠
启蒙期的刑法思想概括:合理主义
特征
(1)干涉性; (2)态意性; (3)身份性; (4)苛酷性
前古典学派的刑法思想
贝卡利亚(近代刑法学的鼻祖)
边沁
费尔巴哈(近代刑法思想的奠基人/近代刑法学之父)
康德(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
黑格尔(古典唯心主义和违心辩证法的创始人)
近代学派的刑法思想
实证学派(自然科学方法)
刑事人类学派(意大利学派)
龙布罗梭(近代犯罪学之父)
菲利
加罗法洛
刑事社会学派
李斯特(刑事社会学派集大成者)
牧野英一
木村龟二
后期古典学派的刑法思想
宾丁(规范学派创始人)
比克迈尔
贝林(构成要件理论创始人)
M.E.迈尔
梅茨格尔(新古典犯罪阶层体系的集大成)
刑法学派之争
二战后的刑法思想
拉德布鲁赫
韦尔策尔(目的行为论最主要和最典型的代表者)
格拉玛蒂卡
安塞尔(新社会防卫论的倡导者)
耶赛克
罗克辛
雅科布斯
许西曼
第三章 刑法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思想基础
三权分立-孟德斯鸠
心理强制说-费尔巴哈
现代罪刑法定主义的思想基础
自由主义
人权思想
形式内容
法律主义
禁止事后法
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
禁止类推解释
实质内容
明确性原则
刑法法规内容妥当
法益保护原则
责任主义原则
主观责任
个人责任
谦抑主义
刑法的补充性
刑法的片断性
刑法的宽容性
第四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上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
刑法的溯及力
限时法
刑法的空间效力
国内犯
国外犯
国际刑法及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第五章 犯罪概说
犯罪的概念
形式的犯罪概念
实质的犯罪概念
✓混合的犯罪概念
犯罪的本质
权利侵害说
法益侵害说
义务违反说
社会伦理规范违法说
综合说
法益侵害说与义务违反说相综合
法益侵害说与社会伦理规范说相综合
犯罪的分类
(严重程度)重罪、轻罪、违警罪
政治犯、普通犯、混合犯
自然犯(刑事犯)和法定犯(行政犯)
亲告罪和非亲告罪
第六章 犯罪论体系概说
犯罪体系理论的历史演变
古典犯罪论体系
新古典主义的犯罪论体系
目的行为主义犯罪论体系
折中说
犯罪论体系类型
平面的犯罪论体系
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二元说
行为与行为人的二元说
四要件理论(四元)
阶层的犯罪论体系
三元说
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
行为、不法(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责任
四元说
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
第七章 行为
行为的机能
界限机能
统一机能
基本机能
结合机能
行为学说
自然行为说
身体行为说
有意行为说
目的行为论
社会行为论
人格行为论
第八章 构成要件
构成要件概说
理论沿革
德国的构成要件理论
贝林
韦尔策尔
ME迈尔
梅茨格尔
日本的构成要件理论
小野清一郎
构成要件的种类
1
基本的构成要件
修正的构成要件
2
积极的构成要件
消极的构成要件
3
封闭的构成要件
开放的构成要件
4
基本的构成要件
派生的构成要件
独立的构成要件
构成要件的要素
1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一般的主观要素
特殊的主观要素
2
记述性构成要件要素
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
构成要件符合性
行为主体与客体
行为主体
身份犯
真正身份犯
不真正身份犯
行为客体
实行行为
不作为犯
不真正作为犯与罪刑法定主义
作为义务的体系地位
违法性说
保证人说
二分说
作为义务的产生根据(义务来源)
形式的三分说
实质的法义务说
先行行为说
事实上的承担说
结果因果支配说
机能的二分说(社会性期待说)
作为可能性
不作为与作为的等价性
过失犯的实行行为
结果
结果与犯罪分类
1
实质犯
侵害犯(实害犯)
危险犯
具体的危险犯
抽象的危险犯
形式犯
2
结果犯
行动犯
3
即成犯
继续犯
状态犯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机能
侵害犯中的因果关系
过失犯中的因果关系
结果加重犯中的因果关系
未遂犯中的因果关系
共犯中的因果关系
特定财产罪中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理论
条件说(德国的通说)
相当因果关系说(日本的通说)
客观归属论(客观归责论)
制造出法律所不允许的危险
实现法律所不允许的危险
构成要件的保护范围
因果关系的判断
存在实行行为
具有条件关系
择一的竞合
重叠的因果关系
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能认定相当性或可以客观归责
故意、过失与事实错误
故意论
故意的体系地位
责任要素说
构成要件要素说
作为责任要素的构成要件要素说(二重的故意说)
故意的认识内容
故意的认识对象
实行行为
行为主体
行为客体
结果
因果关系
故意中事实认识的程度
故意的本质
认识说
可能性说
盖然性说
意思说
希望说
容认说
修正
实现意思说
客观容认说
动机说
故意的种类
1
侵害故意
危险故意
2
确定的故意
不确定的故意
概括的故意
择一的故意
未必的故意
附条件的故意
3
事前的故意
事后的故意
过失论
过失理论(过失犯的构造)
旧过失论(预见可能性说)
新过失论(基准行为说)
新新过失论(不安感.危惧感说)
注意义务
注意义务的内容
结果预见义务
结果避免义务
预见可能性
预见可能性的程度
具体的预见可能性说
危惧感说
预见可能性的对象(犯罪事实)
构成要件的结果
因果关系的基本的部分
预见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主观说
客观说(行为无价值)
折中说(偏向二元论,接近新过失论)
被允许的危险理论与信赖原则
信赖原则的适用条件
过失的种类
1
有认识的过失
无认识的过失
2
单纯过失
重过失
业务过失
错误论(事实错误)
法律的错误
事实的错误
具体的事实错误
具体符合说
法定符合说
抽象的事实错误
抽象符合说
法定符合说
构成要件符合说
严格符合说
形式的符合说
实质的符合说
实质的同质性说
罪质符合说
不法责任符合说
法益侵害与危险符合说
因果关系错误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
事前的故意(韦伯的概括故意)
第九章 违法性
违法性的本质
1
形式的违法性
实质的违法性
内容
法益侵害说
规范违反说
二元说
2
主观的违法性论
客观的违法性论(结果无价值论)
新客观的违法性论(行为无价值论)
3
结果无价值论
行为无价值论
违法二元论(主流观点)
违法性的要素
积极的违法性要素
客观要素
主观因素
消极的违法性要素
可罚的违法性
违法性阻却事由
目的说
法益衡量说(结果无价值)
优越利益说
社会相当性说(行为无价值)
正当防卫
要件
急迫不正的侵害
急迫
不正(不法)
为了防卫自己或他人的权利
防卫行为的必要性与相当性
防卫过当
紧急避险
第十章 责任
责任能力
违法性的意识及其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
免除、减轻责任事由
外国刑法-大陆法系(贾济东)
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学
刑法概述
刑法的界定
一般认为,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性质
司法法
刑法的独立性、从属性、补充性
刑法的从属性/补充性
刑法从属于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其他法的领域,只有在这些法的制裁不充分的场合刑法才能被适用
刑法的独立性
指刑法不论其概念构成或者机能,均不从属于刑法以外的其他法的领域而有独立性
刑法的种类
1
形式意义刑法
刑法典
实质意义刑法
除刑法典外包含刑法内容的规范
2
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3
司法刑法
行政刑法
行政违法行为
4
权威刑法
极端限制个人自由,刑罚严酷
自由刑法
自由主义
5
✓行为刑法
行为人刑法
刑法规范
理论构造
刑法规范寓于刑法的条文之中
命令或禁止一定行为(禁止/命令规范→规定作为/不作为行为)
类型
1
行为规范
裁判规范
2
评价规范
决定规范
刑法的任务和机能
刑法的任务
法益保护说(结果无价值)
社会伦理秩序维持说(行为无价值)
✓折中说
现代刑法的机能
规制的机能(行为规制机能)
保护法益机能
一般预防
特殊预防
自由保障的机能(保障人权机能)
罪刑法定主义
刑法学概说
概念
狭义的刑法学,指刑法解释学
广义的刑法学,是指刑事法学或称全刑法学
刑法解释学
立场
主观说(立法者意思说)
客观说(法律客观意思说)
✓综合说
刑法解释方法
第二章 刑法理论流派
启蒙主义的刑法思想
格劳秀斯(自然法之父)
霍布斯
洛克(自由主义奠基人)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
孟德斯鸠
启蒙期的刑法思想概括:合理主义
特征
(1)干涉性; (2)态意性; (3)身份性; (4)苛酷性
前古典学派的刑法思想
贝卡利亚(近代刑法学的鼻祖)
边沁
费尔巴哈(近代刑法思想的奠基人/近代刑法学之父)
康德(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
黑格尔(古典唯心主义和违心辩证法的创始人)
近代学派的刑法思想
实证学派(自然科学方法)
刑事人类学派(意大利学派)
龙布罗梭(近代犯罪学之父)
菲利
加罗法洛
刑事社会学派
李斯特(刑事社会学派集大成者)
牧野英一
木村龟二
后期古典学派的刑法思想
宾丁(规范学派创始人)
比克迈尔
贝林(构成要件理论创始人)
M.E.迈尔
梅茨格尔(新古典犯罪阶层体系的集大成)
刑法学派之争
二战后的刑法思想
拉德布鲁赫
韦尔策尔(目的行为论最主要和最典型的代表者)
格拉玛蒂卡
安塞尔(新社会防卫论的倡导者)
耶赛克
罗克辛
雅科布斯
许西曼
第三章 刑法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思想基础
三权分立-孟德斯鸠
心理强制说-费尔巴哈
现代罪刑法定主义的思想基础
自由主义
人权思想
形式内容
法律主义
禁止事后法
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
禁止类推解释
实质内容
明确性原则
刑法法规内容妥当
法益保护原则
责任主义原则
主观责任
个人责任
谦抑主义
刑法的补充性
刑法的片断性
刑法的宽容性
第四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上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
刑法的溯及力
限时法
刑法的空间效力
国内犯
国外犯
国际刑法及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第五章 犯罪概说
犯罪的概念
形式的犯罪概念
实质的犯罪概念
✓混合的犯罪概念
犯罪的本质
权利侵害说
法益侵害说
义务违反说
社会伦理规范违法说
综合说
法益侵害说与义务违反说相综合
法益侵害说与社会伦理规范说相综合
犯罪的分类
(严重程度)重罪、轻罪、违警罪
政治犯、普通犯、混合犯
自然犯(刑事犯)和法定犯(行政犯)
亲告罪和非亲告罪
第六章 犯罪论体系概说
犯罪体系理论的历史演变
古典犯罪论体系
新古典主义的犯罪论体系
目的行为主义犯罪论体系
折中说
犯罪论体系类型
平面的犯罪论体系
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二元说
行为与行为人的二元说
四要件理论(四元)
阶层的犯罪论体系
三元说
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
行为、不法(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责任
四元说
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
第七章 行为
行为的机能
界限机能
统一机能
基本机能
结合机能
行为学说
自然行为说
身体行为说
有意行为说
目的行为论
社会行为论
人格行为论
第八章 构成要件
构成要件概说
理论沿革
德国的构成要件理论
贝林
韦尔策尔
ME迈尔
梅茨格尔
日本的构成要件理论
小野清一郎
构成要件的种类
1
基本的构成要件
修正的构成要件
2
积极的构成要件
消极的构成要件
3
封闭的构成要件
开放的构成要件
4
基本的构成要件
派生的构成要件
独立的构成要件
构成要件的要素
1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一般的主观要素
特殊的主观要素
2
记述性构成要件要素
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
构成要件符合性
行为主体与客体
行为主体
身份犯
真正身份犯
不真正身份犯
行为客体
实行行为
不作为犯
不真正作为犯与罪刑法定主义
作为义务的体系地位
违法性说
保证人说
二分说
作为义务的产生根据(义务来源)
形式的三分说
实质的法义务说
先行行为说
事实上的承担说
结果因果支配说
机能的二分说(社会性期待说)
作为可能性
不作为与作为的等价性
过失犯的实行行为
结果
结果与犯罪分类
1
实质犯
侵害犯(实害犯)
危险犯
具体的危险犯
抽象的危险犯
形式犯
2
结果犯
行动犯
3
即成犯
继续犯
状态犯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机能
侵害犯中的因果关系
过失犯中的因果关系
结果加重犯中的因果关系
未遂犯中的因果关系
共犯中的因果关系
特定财产罪中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理论
条件说(德国的通说)
相当因果关系说(日本的通说)
客观归属论(客观归责论)
制造出法律所不允许的危险
实现法律所不允许的危险
构成要件的保护范围
因果关系的判断
存在实行行为
具有条件关系
择一的竞合
重叠的因果关系
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能认定相当性或可以客观归责
故意、过失与事实错误
故意论
故意的体系地位
责任要素说
构成要件要素说
作为责任要素的构成要件要素说(二重的故意说)
故意的认识内容
故意的认识对象
实行行为
行为主体
行为客体
结果
因果关系
故意中事实认识的程度
故意的本质
认识说
可能性说
盖然性说
意思说
希望说
容认说
修正
实现意思说
客观容认说
动机说
故意的种类
1
侵害故意
危险故意
2
确定的故意
不确定的故意
概括的故意
择一的故意
未必的故意
附条件的故意
3
事前的故意
事后的故意
过失论
过失理论(过失犯的构造)
旧过失论(预见可能性说)
新过失论(基准行为说)
新新过失论(不安感.危惧感说)
注意义务
注意义务的内容
结果预见义务
结果避免义务
预见可能性
预见可能性的程度
具体的预见可能性说
危惧感说
预见可能性的对象(犯罪事实)
构成要件的结果
因果关系的基本的部分
预见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主观说
客观说(行为无价值)
折中说(偏向二元论,接近新过失论)
被允许的危险理论与信赖原则
信赖原则的适用条件
过失的种类
1
有认识的过失
无认识的过失
2
单纯过失
重过失
业务过失
错误论(事实错误)
法律的错误
事实的错误
具体的事实错误
具体符合说
法定符合说
抽象的事实错误
抽象符合说
法定符合说
构成要件符合说
严格符合说
形式的符合说
实质的符合说
实质的同质性说
罪质符合说
不法责任符合说
法益侵害与危险符合说
因果关系错误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
事前的故意(韦伯的概括故意)
第九章 违法性
违法性的本质
1
形式的违法性
实质的违法性
内容
法益侵害说
规范违反说
二元说
2
主观的违法性论
客观的违法性论(结果无价值论)
新客观的违法性论(行为无价值论)
3
结果无价值论
行为无价值论
违法二元论(主流观点)
违法性的要素
积极的违法性要素
客观要素
主观因素
消极的违法性要素
可罚的违法性
违法性阻却事由
目的说
法益衡量说(结果无价值)
优越利益说
社会相当性说(行为无价值)
正当防卫
要件
急迫不正的侵害
急迫
不正(不法)
为了防卫自己或他人的权利
防卫行为的必要性与相当性
防卫过当
紧急避险
第十章 责任
责任能力
违法性的意识及其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
免除、减轻责任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