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哲学
本图整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论、辩证法的知识内容,用思维导图整理,简单易懂方便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哲学
基本问题
第一性问题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五行说
阴阳说
形神说
气里说
活火说
始基说
物质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不彻底性
物质微观结构层次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无外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人的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
中外“神创论”
黑格尔:理念论
孔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朱熹:理在事先
客观精神
同一性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唯物论
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永恒的
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暂时的
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主观性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个体意识的差别性
意识的创造性
否任意识的主观性(x)
意识的客观性
反应的对象是客观的
产生差别根源的客观性
虚假的映象也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否认意识的客观性(x)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方法论: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律不能改变)
表现: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辩证法
两个总特征
三个基本规律
五对基本范畴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
同一性
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
斗争性
互相排斥、互相分离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寓同)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普遍性
方法论: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
是事物的公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 (特色、特点、精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中国化、本土化)
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普寓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不平衡性
主次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次方面: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转化后的性质也改变
方法论: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2⃣️必须分清主次
主次矛盾:一般讲的是问题解决(重点、中心、关键、核心) 主次分明:一般讲的是分析事物(主流、主导、性质、本质、两面性)
内外因
内因:事物发展的内因
外因: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发展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
质量互变
量变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 1⃣️注意量的积累 2⃣️善于抓住机遇 3⃣️掌握事物的度
数字、积累、坚持、适度、适量、过度、过量、度、乘胜追击…
否定之否定
揭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及本质
肯定(优点)-否定(缺点)-否定之否定(改正缺点)
辩证否定观 1⃣️事物的自我否定 2⃣️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3⃣️实质:“扬弃”,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性继承)
否定之否定 1⃣️内容:事物自己发展自己 2⃣️形式: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3⃣️前进性(方向)与曲折性(道路)的统一
方法论 1⃣️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树立辩证的否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