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电解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大学的无极分析化学的一章,与高中知识有衔接,非化学专业,生物科学的必修课程,一起来看吧!
无极分析化学的一章,热力学是研究宏观系统中各种能量相互转化过程遵守的规律 研究能量变化,自发进行,反应限度 无时间观念,只需要始态、终态、宏观性质。
计算方法几乎未涉及:气体分子动理论: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电解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主要考虑浓度对其的影响,认为瞬间达到平衡 M=mol/L 络合物就是配合物 H3O+可写为H+,nh3就是nh4oh EDTA:乙二胺四乙酸,H4Y,稳定爆了 只有多元h,oh和一元h,oh需要条件
酸碱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
理论
给出质子(H)的为酸,接受质子的为碱
能给出一个质子,为一元弱酸,两个及以上的为多元弱酸
既能接受又能给出的为两性物质
都不能的为非酸非碱
cl-
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H+)+共轭碱
注意是一个H的转化!!!!
共轭酸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碱性弱
酸碱反应的实质
质子传递反应
分类
解离常数
酸碱强弱的表示方法
解离度
K
常用这个,因为只受温度影响,a还会受浓度影响
弱酸
可为分子酸或;离子酸
离子酸通过共轭关系算KaKb=Kw
弱碱
K越大,解离程度越大,酸碱性越强
多元弱酸弱碱
分步解离
。。。
pH与水的离子积
水的离子积
别名
水的质子自递常数
=C(H+)C(OH-)
吸热反应,kw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常取10的-14
pH
pH=-lg[c(H+)]
在298K时
pH大于7为碱性
pH对溶液中各型体浓度的影响
型体
eg:H2CO3,HCO3-,CO32-
定义
分布系数
随H+浓度变化而变化
指某体型的平衡浓度/总浓度
氢离子浓度计算
一元或多元酸碱
多重的
两性物质溶液
k1,k2为共轭酸碱的
共轭酸碱对溶液
ca为HA,cb为NaA
运用
无反应的混合,看浓度与组成的变化
酸碱缓冲溶液
缓冲能力
总浓度
一般浓度比较大,可以用共轭酸碱的公式算
浓度越大越好
缓冲比
越接近于1
如何选择
只维持pH
不参与反应
缓冲比接近于1
pKa接近所需控制的pH
浓度在0.01到0.1最好
浓度大会浪费,产生副作用
高浓度的强酸强碱
两性物质
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比为缓冲比
共轭酸碱对为缓冲对
有效pH缓冲范围
缓冲比在0.1-10
pH=pKa+(-)1
基础点
三个式子
质子平衡式两种求法
找参考水准
由物料电荷两式推
近似计算
两数相加减:差20倍以上
根号下相加减:差10倍以上
配位平衡
配合物
概念
外界一般为
过渡金属离子
简单离子
只含一个配位原子的为单齿配体,两个以上的为多齿配体
图片不清楚的部分为单,双,三,四,六
配位数
影响因素
中心离子的电荷和半径
电荷多,吸引电子能力强,配位数大
半径大,配位数多
配体的电荷和半径
反之,越小越好
配位键数目
配合比:中心离子数/配体数目
中心离子有空轨道
配体给孤电子或派电子
螯合物
多齿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环状结构的配合物
多齿配体为螯合剂
螯合比
中心离子数目/螯合剂数目
EDTA最强
螯合环
环上几个原子就是几环
五元环六元环最稳定
命名
以外界,分大类
外界(化)内界
简单阴离子
外界(酸)内界
复杂阴离子
内界(酸)外界
阳离子
内界
CO为羰基
顺序
配体数,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名称(中心离子氧化数)
中心离子氧化数,就是所带电荷数
带倍数的无机含氧酸阴离子和复杂有机物配体,用括号
e.g:二(乙二胺)
配体为中文(一,二)中心离子为罗马数字,为0可不标
不同配体用此隔开
无机在前
先阴离子
同类型配位原子,先简单
同类型配体,按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
稳定性
螯合效应
因为螯合而稳定性大大增强
判断
环的大小
五,六最稳定
环的数目
多多益善
稳定常数
同类物质
越大,配离子越稳定
不同物质
有螯合环稳定
逐级稳定常数
累积稳定常数
Kf=kf1*kf2...
计算
可近似认为反应后离子浓度为0,从而近似计算
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
越小越难溶
溶解度s
单位
mol/L
分步沉淀
条件
Q大于等于K
第二种沉淀开始时,第一种沉淀已经完全
小于10的-6次方
也可带入10的-6次方去算
溶度积规则
Qsp大于Ksp时沉淀生成
多重平衡
几大效应
稀释效应
越稀越电离
同离子效应
加入相同离子的易溶性强电解质
使其解离度降低
盐效应
其解离度增大
无关的易溶强电解质
原因
浓度越大,离子间因为相互吸引而产生的牵制增大,分子化作用减小
计算方法
找总K
看Q和K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