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第26集
西汉末年,经济凋敝,民生困苦引发社会大动荡,公元八年,延续了200多年的西汉王朝寿终正寝,王莽乘势建立新朝,但因改革失败,社会更加动荡,中国大地再次陷入极度混乱之中,世人重新对刘氏汉朝产生眷恋,人心思汉。从关中到山东,从江淮到河北,各地纷纷爆发起义,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各种名号的农民武装,大都打着刘氏宗族的旗号,他们各显神通,逐鹿中原。然而,谁也不曾料到,此时并不起眼的刘秀正以它独特的方式,走向历史舞台。
提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你知道的肯定是他诗文写得好。但有件事你八成不知道,他曾经主张过焚毁书籍。这就有点奇怪了,身为儒家士大夫,秦始皇焚书坑儒被骂了千年的事肯定是知道的,欧阳修怎么敢提出焚书的主意呢?
一提到欧洲中世纪,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个黑暗时代。还会下意识认为,这黑暗是罗马教会造成的。可事实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漫长黑暗乱世里,罗马教会却成了保留亮光的地方。比如招兵买马跟蛮族人干,拿出财产解决罗马城的粮食短缺问题,甚至有权力的人也愿意保护他们。这就怪了,在我们一般印象里制造黑暗的罗马教会,怎么反倒成了黑暗中的那点 “亮光” 呢?
053年,辽朝皇帝跟大宋提出,想要一张宋仁宗的画像来看看。但大宋根本没接这个茬。往后几年,辽朝皇帝三番五次想要仁宗的画像,但大宋却推三阻四,犹犹豫豫。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张画像的事儿吗?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人家找你要一张画像,这就像粉丝找明星要一张签名照片,这不是联系感情的好办法吗?宋仁宗为什么就是不给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恢复汉室一统天下
扫平关中
公元25年6月,刘秀在鄗县的千秋亭举行登基大典,国号汉,年号建武。
更始帝迅速腐化,不能妥善安置投奔他的赤眉军,引起赤眉军离叛。
公元25年春天,赤眉军突入关中,重创更始军,刘秀趁机派人马西征,夺取河东,渡过黄河,刘秀则统领主力部队,围攻洛阳。
公元25年9月,赤眉军攻下长安,更始政权瓦解。赤眉军出关东归,陷入刘秀汉军的包围之中,被迫投降。
定都洛阳
公元25年10月,刘秀率部进入洛阳,洛阳从此成为东汉政权的都城。
为何不选长安
刘秀从南阳起军,以河北为根据地,离洛阳近
洛阳在东方,定都统治整个东方区域
当时的长安被多次劫掠,宫室建筑已被焚毁一空
公元30年,刘秀基本扫平了东方的敌对势力,以洛阳为中心,控制了全国五分之四的地区。
一统天下
新的挑战
1||| 公孙述称帝,牢牢占据益州
2||| 隗嚣控制着陇右一带,兵强马壮
3||| 窦融控制河西地区,划地自保
4||| 三方只要联合,西北西南不再归汉朝,关中地区也会受威胁
刘秀向窦融伸出橄榄枝,窦融认清人心思汉的形势,果断的易帜归汉,发兵助战,成为解决西北变局的关键所在。
公元34年,隗嚣集团彻底灭亡,公元36年,汉军攻入成都消灭了公孙述
新莽末年以来动荡混乱的局面终于结束,光武帝刘秀完成了恢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历史使命。
开创光武中兴
人事政策
退功臣
敬而远之
敬:妥善安置云台28将,高爵厚赏,给予特权
远:除邓禹、李通、贾复三人可参议国家大事,其他人退出权力中枢
得到开国功臣的理解和拥护,到最的君臣相当无事
进文吏
包括大量儒生在内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官僚队伍中,便于皇帝总揽权纲,统御臣工,防范政治异己势力崛起。
实现从武官系统到文官系统,从武功到文治的转换
尊儒重儒
设立了五经博士,在洛阳设立太学,用儒家经典来教育世人。
刘秀到太学里讲论儒学,造成了东汉崇儒重儒的社会风气。
政治策略
柔道治国
强调德治倡民以善、广教化、移风易俗
铁腕治吏
开国之初任用酷吏,刚猛制吏的政治风格,一直延续数十年,开创了东汉最值得称道的吏治清明时代。
土地制度
度田
重新丈量土地,统计人口,让隐藏的土地和人口核实,缴纳赋税,承担赋役。
儒学大师欧阳歙担任汝南郡太守,土地核查失职,且贪赃千余万,上千名儒生跪伏,哀求从轻发落,光武帝拒绝赦免,下令将其处死。
光武帝厉行度田,增加了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与服役丁口来源,缓解了西汉中期以来困扰执政者的土地兼并问题。
病逝南宫
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病逝于洛阳南宫的前殿。
光
武
中
兴
更始政权推翻王莽
刘秀身世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属宗室子弟。
刘秀年轻时温厚柔和,曾在长安游学,学习尚书
公元22年,刘秀与大哥刘演在南阳起事,加入了起义队伍。
更始政权建立后,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
昆阳之战
战前
公元23年春,以绿林军为主的南方反莽联军实力壮大,立刘氏族人刘玄为更始帝,号称更始政权,不断向外扩展。
王莽决定以军事优势铲除绿林军,刘演率更始主力军围攻宛城,王莽率40万大军攻打军事要塞昆阳。
战中
昆阳起义军只有八九千人,无法与王莽抗衡,退避自保,人心涣散
刘秀提出少数人突围求救的方案,率十三人突围成功,就近征调援兵。
刘秀联合其他援军与昆阳守军,一举击败王莽大军。
战后
王莽的主力被歼灭,加速了王莽政权的覆灭
昆阳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作为战争的策划和组织者,刘秀刚柔相济,团结能团结的力量,展现出深远的战略眼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
刘秀一战成名,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新朝灭亡
哥哥被杀
刘秀兄长刘演率大军攻取了南阳首府宛城,更始军建都宛城。
刘演刘秀兄弟威名远扬,更始帝找借口杀死刘演,刘秀陷入险境。
忍辱负重
刘秀赶往宛城向更始帝谢罪,不敢为兄长服丧,饮食言笑如同寻常,更始帝惭愧,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刘秀继续韬光养晦,温文尔雅,举止得体,赢得更大信任。
推翻王莽
公元23年10月,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莽政权灭亡。更始帝先迁都洛阳,又于第二年迁都长安。
另一支声势浩大的反莽起义军赤眉军,归降更始政权。更始帝试图恢复汉朝疆域,统一全国。他分别派使者到各地建立地方政权。
刘秀建立王业
镇慰河北
公元23年冬季,更始帝下令命刘秀以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持节(代表皇帝)北渡黄河,镇慰河北。
河北
指黄河北面的冀州、幽州、并州、相当于今河北、山西、北京、天津
重要的粮食产区,盛产优质兵器和战马,是国家军事重地
政治联姻
刘秀在河北发展的不顺利,更始帝只封官职,并没有多少人马。
强大的王朗在邯郸称帝,以十万户悬赏缉拿刘秀
刘秀处境艰难,违背个人情感,娶真定豪族郭氏之女郭圣通为妻,得到了当地豪强势力的支持。
郭圣通:刘秀第一任皇后,后被废, 后世史家多讥刘秀无情
称霸河北
刘秀团结渔阳、上古两郡的武装势力,渔阳、上古是抵御匈奴的前线,驻屯大量精锐骑兵,号称突骑。
公元24年5月,刘秀攻入邯郸,称霸河北,刘秀具备了南下河洛、问鼎天下的资本,决心彻底摆脱更始帝。
内容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6集 工具|Mindmaster 制作|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