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5章 糖代谢(4)
人卫9版 生化--第5章 糖代谢,糖异生是由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丙酮酸)→G/Gn的过程,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系解重点的思维导图,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肝门静脉系的思维导图,收集腹腔内(除肝)不成对脏器静脉血;盆部消化道;脾、胰、胆囊V,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5章 糖代谢(4)
糖异生
概述:【由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丙酮酸)→G/Gn的过程】
主要器官:肝;肾也可以
糖异生不完全是糖酵解的逆反应
(一)丙酮酸→(丙酮酸羧化支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羧化酶;辅因子:生物素)→草酰乙酸
消耗CO2,与生物素结合;消耗ATP
(丙酮酸羧化酶仅在线粒体中存在)
将草酰乙酸运出线粒体的方式【是否由乳酸开始→此时产生NADH】
草酰乙酸→苹果酸→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两步都是);存在NADH的搬运
草酰乙酸→天冬氨酸→草酰乙酸
谷草转氨酶(两部都是);没有NADH的搬运
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脱羧,产生CO2;消耗G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在线粒体+细胞质存在)
(二)F-1,6-EP → F-6-P
果糖二磷酸酶-1;放能反应,不产生ATP
(三)G-6-P → G
G-6-P酶(肝有,肌无)
糖异生和糖酵解的方向调节主要针对两个底物循环
【底物循环】:由不同的酶催化底物和产物互变的反应
【无效循环】:两种酶活性相等
(一)G-6-P 和 G-1,6-EP 的互变
(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和 丙酮酸 的互变
上述两底物循环调节相互联系和协调
【通过中间代谢物协调】G-1,6-EP → (激活)→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促进糖酵解
【通过激素协调】胰高血糖素→(降低)F-2,6-EP水平+(失活)丙酮酸激酶磷酸化
抑制糖酵解,促进糖异生
糖异生的主要生理意义是维持血糖稳定
【肝的糖异生】饥饿/运动时调节血糖;饥饿后进食初期恢复合成肝糖原储备;【肾的糖异生】在长期饥饿时维持酸碱平衡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