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克里姆特绘画语言分析——以作品《吻》为例
克里姆特绘画语言分析——以作品《吻》为例的思维导图,他的画作中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提出对生命之谜的探索,并大量借鉴了东方元素,画面充满了哲学气质,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作品。
探析绘画中的符号化语言,不能单纯为了符号去创造符号,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图像式的绘画符号,应该把重心放在符号的承载意义上,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克里姆特绘画语言分析——以作品《吻》为例
摘要
1862年,分离画派创始人,象征主义大师克里姆特出生在奥地利的金匠家庭里,特殊的家庭背景及社会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
象征主义是指以象征为名,理想化地表达画作,画家们不再执着于描绘真实的景象,而是通过隐喻的、带有装饰性质的画面表现理想中的世界。
他的画作中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提出对生命之谜的探索,并大量借鉴了东方元素,画面充满了哲学气质,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
装饰;综合材料;符号;精神
一、创作的时代背景
在巴黎被称为新艺术派,在维也纳被称为分离派,克里姆特便是分离画派的创始人
具象与抽象的哲学、多重材料的结合、拜占庭装饰艺术、东方绘画因素以及情欲的表达,独特的画作为后辈的画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情感来源。
二、作品的构成
构图方式——特异构成的运用
基本型特异
大小特异
正负形
主体人物 外形圆润 vs 背景
颜色明暗
主体色块明亮
背景颜色深沉
作用:颜色对比使画面产生了空间感
形状
男性长袍上以矩形为主
女性长袍上以螺旋纹和曲线为主
作用:区别主体人物的性别特征,也是在暗示观者画中男性和女性性格的区别
画面肌理
主体人物:笔触集中、细腻刻画打磨
背景:均匀的颜料、细碎的金箔铺就,笔触平淡
作用:让画面内容似乎处于一个安静氛围的、超现实的地点
三、表现与塑造
写实手法
描绘人物外貌
抽象手法
背景和人物造型
躯干拉长,更加纤细
服饰 高度抽象
简单线条概括躯体
长袍 扁平处理,几何符号装饰
营造出超脱现实世界的氛围
通常把男性画成配角,被深爱的女性是主人公,这些特立独行的线条包含着克利姆特主观情感。
四、材料的运用(综合绘画)
常见材料有金银箔、珊瑚、玻璃、宝石等
由于材质本身的属性通常会给人深沉厚重质感,在《吻》中却丝毫感受不到压抑和沉重,给人轻盈及温柔的感觉。
(一)金箔
常见于:宗教艺术或是拜占庭的镶嵌艺术
(二)沥粉
为了追求更强的装饰效果而采用沥粉
让画面更加富丽、浑厚,同时也更具观赏性
把金粉+油画颜料调和,画出有规律的螺旋纹饰
侧面: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立体的线条和耀眼的金箔
正面:利用光线感受到凹凸不平的质感
五、作品特点
克里姆特有收集浮世绘作品习惯
东方因素的注入
脚腕上缠绕的藤条,日本特有
被作为恋爱的象征
表现画中的“情意”,在画面中起到了联系的作用
象征主义不仅反映了哲学家黑格尔和叔本华的某些思想,也是艺术作品通过直观经验的特殊表现,最终是一种情绪上的象征,即艺术家内在精神,而不是观察到的自然。
“情绪的象征”包含着画家瞬间的敏感情绪,这或多或少包含着画家的隐私,触及着伦理道德和不为人知的隐蔽的灵魂
画作充满着情欲、生死、犯罪这些最原始的生命特征,对于生命的思考与象征手法结合在一起,最终呈现出画家的精神世界
描绘女性的大师,他洞悉女性的一切,把女性的妩媚、桀骜、脆弱和感性表现的灵动而真实,《吻》表现了克里姆特对爱极致的独特感受。
六、结语
执着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本能,舍弃传统的规律,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观念,以装饰化、工业化的画面赢得了后世的追捧。
在画面中坚持了自己的主张,真性情的表达着自己和心中热烈的情感,人的精神与肉体被和谐地融为一体,
画中女性主角被他赋予了神秘摇曳颓唐哀伤的气质,她们优雅知性,画面奢华、明亮
热情的画作传递着热情和对爱的不懈追求,赋予画面力量和想象。
在华丽的表面又时刻流露出画家本人对生死、欲望、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