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导论第三章
《心理学》导论第三章 条件反射和学习 作者:梁宁建
心理学导论 作者梁宁建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三章 条件反射和学习
学习概述
学习的含义⭐️⭐️
什么是学习
定义
个体通过联系或经验而导致行为比较持久改变的过程或结果,也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对环境的适应
生理适应
固有的遗传机制和成长
心理适应
学习构造新的心理机制
学习的特征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标志)
外显行为
学习行为
内隐学习
行为潜能
已产生学习但未能在行为上表现出来
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持久的一致性
基于经验的过程
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
无计划但在生活中因偶然情境获得某种经验产生的学习
学习与反射⭐️
反射的类型⭐️⭐️
无条件反射
含义
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本能”
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
吸吮反射、抓握反射、防御反射等
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
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内脏反射、朝向反射和性反射
无条件刺激物 无条件反应
条件反射
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条件刺激物 条件反应
学习就是条件反射建立和巩固的过程
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概述⭐️⭐️⭐️
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
实质
刺激与刺激之间的联结(S-S学习/S型条件作用)
经典实验
人物
俄国 巴甫洛夫
目的
用经典条件实验程序和方法探讨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
结果
在条件反射形成前,作为无条件刺激物(US)的食物,引起了无条件反射(UR),但作为中性刺激物(CS)的食物,不能引起条件反射
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铃声与食物同时出现,使铃声(CS)与流唾液(UR)相联系
联系了的条件已经形成,此时不需要食物(US),仅有铃声即会引起唾液分泌
形成模式图
应用
电视广告、香水广告-异性、戒毒-吸毒者厌恶
动力定型
条件反射锁链系统
如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习得
概念
个体在学习的两个刺激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关键是刺激物间在时间上的关系
形式
同时性条件作用(其次)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同时呈现,或者先条件再无条件直至条件反应出现
延迟性条件作用(最易形成条件反射)
先条件刺激,当它未消失时,无条件刺激出现
痕迹性条件作用(再次)
先条件,终止一段时间后,再无条件
泛化与分化
泛化
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
分化
条件反射精确化
消退
对条件性行为不进行强化而造成行为出现率降低
延迟
因条件反射延迟而产生的抑制过程
二级条件作用
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条件刺激当作无条件刺激,使它与另一中性刺激同时出现,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更复杂的条件反射
第一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建立起的反射系统
例 望梅止渴
第二信号系统
人类使用的言语、文字等作为刺激物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
例 谈梅生津
人类特有;起主导作用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操作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的含义⭐️⭐️⭐️
什么是操作条件反射
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个体某种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即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原理
个体学会反应与活动结果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斯金纳
学习种类
应答型反应
个体自发
强化
条件作用形成的关键变量
正强化物、负强化物
惩罚
行为之后施加厌恶事件
行为之后取消正强化
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
斯金纳箱
构造
按压杠杆、食物盘、电击棒
学习者主动操作情境;工具性条件反射
在一定条件下建立条件反射,需要强化(与经典相同)
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比较
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消退、泛化、分化、延迟等
连续强化与间断强化
学习理论
学习的认知理论⭐️⭐️
顿悟学习
观点
学习是重新组织知觉情境并领悟其内在关系的过程
个体并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学习,而是顿悟的结果
顿悟是对整个情境的理解或认知重组而作出的有组织的反应
格式塔 苛勒 黑猩猩取香蕉实验(箱子实验和棒子实验)
目的行为学习
提出人物
美国新行为主义 托尔曼
“中介变量” S-O-R
需求系统
认知信念价值系统
行为空间
个体的整体性行为具有趋向或避开某种目标的目的性和达到目的的认知性
中介变量对个体行为具有决定作用
认知地图
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有关场景的类似地图的表征
白鼠位置学习实验
潜伏学习
个体在学习期间,学习效果没有显现外部行为的学习过程
个体在没有外部强化条件下出现的学习行为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心理期待
期待是目的的表现,也是一种强化
事例
学习在缺乏奖赏的情况下仍然能继续进行
个体的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确立目标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概述
什么是观察学习
个体不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只是观察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并非仿照其行为去表现,从而系的这种行为的过程
美国 班杜拉
学习分为亲身经历的学习、观察学习
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
观察学习过程
学习的实质
信息加工的过程
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
影响因素:榜样的特征、观察者自身的特征
保持过程、动作浮现过程、动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