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伦理学_简版
伦理学_简版,详细分析了伦理学整体发展脉络,有 道德问题、社会存在、延伸阅读、场景设置、伦理学简史。
编辑于2023-05-23 17:08:05伦理学
道德问题
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如何区分对错
“道德恐慌”其来有自
柏拉图
公元前4世纪
智者派邪恶的道德怀疑论
同胞的轻信
雅典被败坏
社会存在
我们都是特定社会的产物
归因生活共同体
个性特征
个人观点
亚里士多德
国家的首要功能是使集体主义人类进行哲学讨论
最终就共同的伦理法规达成一致
延伸阅读
参考文本
柏拉图:《理想国》
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霍布斯:《利维坦》
卢梭:《爱弥儿》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功利主义》、《论自由》
康德:《道德法则》
休谟:《人性论》
A. J. 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
R. 黑尔《道德语音》
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
J.罗尔斯《正义论》
A. 麦金泰尔《追寻德性》
M.努斯鲍姆《爱的知识》
Z. 鲍曼《后现代性的暗示》
好的介绍性书籍
保罗·瓦迪和保罗·格洛什《伦理学之谜》
D. D. 拉斐尔《道德哲学》
J. 特拉斯特德《道德原则和社会价值》
A. 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
J. L. 麦基《伦理学》
古希腊哲学书籍
尼古拉斯·帕帕斯《柏拉图》
R. 克罗斯和A. D. 伍兹里《柏拉图的<理想国>》
J. 阿克里尔《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J. 乌姆森《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理论》
一本不”哲学“但有趣的书
L. 史蒂文森《七种人性理论》
对密尔、康德和萨特介绍书籍
G. 科内《三个道德哲学家》
两部短著
R. 黑尔《柏拉图》
J. 巴恩斯《亚里士多德》
康德道德哲学最简短最清晰指南
H. B. 阿克森《康德的道德哲学》
R. 沙利文《康德伦理学引论》
现代道德哲学更具理论性介绍
W. D. 哈德森《现代道德哲学》
G. J. 沃诺克《当代道德哲学》
从一般功利主义观点对应用伦理学介绍
P. 辛格《实践伦理学》
P. 辛格《应用伦理学》
功利主义哲学辩证性介绍
J. J. 斯玛特和B. 威廉姆斯《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
政治哲学透彻和迷人介绍
J. 普拉梅纳茨《人与社会》
D. 托马斯《政治的观念》
最晚近的道德和政治理论的解释
A. 布朗《现代政治哲学》
D. 马斯卡姆《政治思想家》
S. 哈姆希尔《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
政治伦理学其他书
M. 米奇利《动物以及他们为什么重要》
P. 辛格《动物解放》
J. 格洛弗《致死与救命》
各种历史、理论和实践伦理学主题最晚近和最好的文集
P. 辛格《伦理学指南》
杂志
《今日哲学》
作者推荐
《伦理学指南》
R. F. 阿特金森《行为举止:道德哲学导论》
场景设置
十个中心问题
在道德法则和社会的法律之间有某种差别吗?如果有,这是为什么?
人类的真实面目到底是怎样的?是自私而贪婪的,还是慷慨而友善的?
有些人在道德上比其他人“更好”吗?抑或每个人达到善的能力是同等的?
有好的方法教孩子道德地行事吗?
有谁有权利告诉另一个人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吗?
存在着某种总是错误的行为(像虐待儿童)吗?如果有,是什么样的行为?
对于“为什么我应该做一个好人”这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最好的回答?
伦理学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吗?如果是,它是何种知识?我们如何掌握它?
道德是关于遵守一系列规则?还是关于仔细思考后果?
当人们说“我知道谋杀是错误的”时,他们到底是知道它是错的,还是只是强烈地相信这一点?
信念体系的社会起源
通过将道德规则的起源神话话来使之得到认可
道德与宗教
西方基督教
伦理信念和行为以十条禁令为基础
”对等性规则“
寻求一种独立于宗教信仰的证成道德价值的方式
道德与人性
人性的预设
积极&消极
社会鼓励
遗传本能
遗传学
哲学家的“语言魔法”
古老而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
本性与习性
保持政治权力结构的人
热衷遗传决定论
我们有选择吗?
DNA和社会对我们影响甚微
野蛮社会对人的道德品质产生强烈负面影响
该责怪社会吗?
仍然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人性
可塑的
被设定的道德软件包
不同社会、不同时代道德信念千变万化
道德相对主义
对伦理信念巨大多样性的承认
伦理绝对主义
确定无疑存在一系列永远正确的普遍道德规则
“普遍主义者”
存在着普遍的道德规则
“实在论者”
规则是一种真正的知识
“绝对主义者”
必须遵循
危险
做法合法化
强加给其他文化
数百种独特的文化被摧毁
相对主义VS绝对主义
不会干预其他文化的道德信念和风俗
其它绝对主义回应
“谋杀总是错误的”
绝对主义者
存在实在的“道德知识”
相对主义者
只看人们做了什么,不看他们相信什么
他们都是错的吗?
绝对主义
必须解释“核心”道德规则
相对主义
“勿干涉其他文化”
道德知识的问题
相对主义者和绝对主义者的差异
对于道德信念成为真理或被证明为真理的可能性
伦理学简史
希腊城邦
雅典
1000平方英里
25万左右人口
公民具有发言权
民主
雅典公民
18岁以上成年男子
责任与特权
认识到法律统治的重要性
妇女和奴隶没有政治发言权
政治制定者
富人和强势者
权力
投票和公平审判
希腊人与哲学
新型思维
哲学
苏格拉底
神不足以充当道德榜样
普罗泰戈拉
我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存在,也不能确定他们是什么样子
克赛诺芬尼
马神像马,牛神像牛
奴隶制
雅典
8万名奴隶
柏拉图
5个奴隶
亚里士多德
40个奴隶
希腊技术十分原始
哲学是一种公共活动
柏拉图
他们是一个个封闭的体系,永远无法被校正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方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绰号“牛虻”
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因为拒绝承认神。
人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们提出问题
认为存在真正的道德知识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大多数成年人回避关于一个人的道德生活问题
更喜欢赚钱和过平静的常规生活
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质疑所有成年人的通常道德规则。
真正的知识来自讨论和论证,发现知识是一场相互合作的历险。
智慧的人就是那种“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人“
关于道德和政治,人们知道的是多么少。
“你先提出问题,清楚地发现实际上问的是什么,然后你询问什么样的回答是可接受的。”
苏格拉底伦理学:认识自己
人类似于人造对象,具有目标和功能。我们被”软件预先设定了,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代码是什么并正确地执行“
如果我们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就将永远知道如何举止恰当
真正的知识是关于事物”本质“的知识
开启了道德哲学,但令许多哲学家十分头疼
柏拉图
柏拉图的《理想国》
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428-前354)
理想国
A.N. 怀特海:所以西方哲学实际上都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
柏拉图VS智者
双重世界论者
肮脏的物质世界的存在
存在着一个更纯洁、更美好的世界
两类知识
经验知识
理性获得的知识
永恒不变
”理性主义者“
真正的知识必须来自理性的哲学家
信念的根源之一
数学
数不存在于实在世界,但以某种方式即存在于你的头脑中又存在于另外某个抽象的、或许是精神性的处所。
所有的知识都会像数学一样永恒不变。
相的世界
日常的感觉世界之上有一个非凡而不可思议的相的世界。
相是永恒的、无时间的和实在的。
一个封闭社会
道德绝对主义者
道德知识是宇宙中的”编码“
个体的道德和城邦的道德是一回事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和常识哲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柏拉图学生
建立吕克昂学园
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亚历山大大帝
人本质上是社会存在,最好组织在城邦中。
实用主义
对在日常基础上思考道德的普通人更感兴趣
目的论观点与中道
《尼各马可伦理学》
可以通过考察万物的不同目的来理解它们的终极意义
万物都朝向它自己独有的完善命运
”道德软件“
道德责任
如果选择做错误的事情,那么就应当为此受到惩罚。
乏味的好人
理想的典范
乏味的、感性的中年雅典男性公民
道德是一门非常不精确的”科学“和技术,更像学习开车而不像研究物理学
希腊化伦理学
希腊城邦解体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新军事帝国
罗马帝国
希腊道德哲学在马其顿、叙利亚和埃及以各种形式存活下来
公元前50年左右遍及整个罗马帝国
希腊化道德哲学
对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类自我实现和幸福的观点的一系列增益。
犬儒学派
安提斯泰尼(公元前444-前366)
幸福在于培养对世间的野心及财产的淡然心态,因为个体不能长久地控制这些东西
第欧根尼(公元前320)
最多彩的发言人
住在一个木桶里,对亚历山大大帝很粗鲁
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
建议智慧的人避开或无视政治生活的腐蚀和败坏
因为他们不再是民主城邦的成员,而是生活于没有人情味的腐败帝国中的疏离个体。
斯多葛学派
基提翁的芝诺(公元前336-前261)
“自然法”
关于个人生活的观点是宿命论
著名的信徒
罗马人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和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
认为激情常常使人类非常不幸的失去理智
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
把幸福等同于快乐
友谊和哲学讨论,以及葡萄酒和歌。
相信自我控制和宁静淡泊可以帮助大多数人忍受大多数事情。
“花园哲学家”
个体的幸福只能通过逃避公共政治生活才能获得。
基督教的降临
公元4世纪罗马官方宗教
529年教会最终关闭柏拉图学院
道德哲学成为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
圣奥古斯丁(354-430)
试图将福音书的教诲和柏拉图的哲学调和起来
为基督教处理了一个大问题
中世纪与经院伦理学
中世纪哲学家都以基督教为真理的教士
道德争论所围绕的问题
神学的和技术性的问题,而非“道德”问题。
圣托马斯·阿奎那(1224-1274)
同化亚里士多德的教诲
观点:法律必须不仅反映统治者个人的想法,它们还必须是为了所有人的共同善,反应上帝“铭刻在我们所有人身上的“自然法”。世俗的法则诚然有用,因为它确保社会秩序并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
人文主义的兴起
科学和哲学开始脱离教会的影响和教义
文艺复兴在14世纪始于意大利北部,并在15和16世纪传遍欧洲。
“人文主义”
强调人类成就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道德与公共生活
关于这本书的分歧
今日马基雅维利
野蛮人还是无邪者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
17世纪英国保皇派、哲学家
《利维坦》
心理学利己主义
人性本恶学说
社会契约
一种互惠观念的法律主义形式
道德不过是邪恶而理性的人类避免冲突的一种方式
它是真的吗?
霍布斯关于道德从何而来的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
人类亲戚大猩猩非常和谐地过着他们的生活
浪漫的无邪者
让·雅克·卢梭(1712-1778)
我们生来是道德的存在,有向善的巨大潜能
儿童教育如此重要
《论艺术与科学》
《爱弥儿》
高贵的野蛮人
有可能形成一个社会,它实际上通过“公意”的表达而使政府成为不必要
被用于讽刺道德罪愆和所察觉到的文明社会的无节制
导致“浪漫主义运动”
互助者或社会生物学
彼得·克鲁泡特金(1842-1921)
无政府主义哲学家
爱德华·O·威尔森(1929年生)
相信某种关于人性的不那么两极化的观点
人类既不是被强烈贪婪所驱动,也不是被败坏的无邪者。
社会基因
我们很可能幸运地成为某种社会基因或利他基因的携带者,使得我们作为一种物种可以如此成功地相互合作。
遗传性社会本能可能是一切伦理学基础
符号动物
有意识地做我们所做之事
马克思和经济决定论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历史是由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分割开的一系列阶段,这些生产方式又因而决定了阶级和不可避免的阶级之间的斗争。
任何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要掌握生产资料
”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或它关于一切事情的信念,诸如家庭生活、宗教和伦理。
资本主义生存的如此成功
统治阶级垄断了教育、宗教、法律、媒体和哲学达两百多年
敌视一切道德理论活动和学说,所以,“道德“总是遮掩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其它经济利益的意识形态。
虚假意识
一个个体可能相信正依据道德行事,但他总是要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行事,是”虚假意识“的牺牲品。
意识形态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它把一个阶级的利益伪装成一种道德兴趣。
虚假意识转换为”阶级意识“,人们不会在没有理解其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就遵循一套道德规则。
道德的鸡和阶级的蛋
没有道德协议和规则,社会自身很可能无法产生,因而先于”阶级“和”生产资料“之类的特征也无法产生。
经济和道德直接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
功利主义
经验主义者、民主主义者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06-1873)
反对正统权威,反对君主制,反对帝国主义
反对18世纪后期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存在的不明智的东西。
杰里米·边沁(1748-1832)
古怪的隐士
好战的无神论者
法律与道德
《道德和立法原理》
幸福的总额
只有让大多数人的快乐最大化和痛苦最小化的法律才应该被通过。
一个实际例子
自来水案例
公众为他们的意见和感觉投票
只看后果不看动机
动机不重要,只有结果才重要。重点在行为而不在行为者。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论自由》(1858)
《功利主义》(1863)
国会议员,领导争取妇女投票权运动
密尔的思想
通过赋予文化和精神性的幸福以优先于较粗鄙和生理性的幸福的地位,功利主义道德就可以不那么实利主义。
规则功利主义
大多数普通人应当在正常情况下坚守传统的道德规则,而不是任何时候都“计算”他们应当做什么。
密尓的多元主义
《论自由》担心“多数人的暴政”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一个不同个体和生活方式千差万别的社会,并且容纳“新时代旅行者”那样的古怪人。
什么是幸福
伯纳德·威廉姆斯(1929)
“快乐器”它产生不上瘾的瞬时快乐,每个人都在闲暇的时候使用它。
功利主义
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使大多数人口幸福。
它真的科学吗?
一个忽略了人的动机的到的哲学似乎很奇怪。
密尔通过宣传“善”
最大多数的人的最大幸福
大多数人想要的并不总是善的。
道德义务法则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
道德与幸福没什么关系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实践理性
一个道德行为和一个不道德行为有什么区别?
道德行为是出自义务感的行为,而不是遵循偏好或做我们想要的事。
道义论者&义务的信仰者
人类是理性的存在
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
数学和逻辑
实践理性
服务于“善的意志”
做好人的动机
义务VS偏好
义务
总是服从义务性道德法则或“律令”
偏好
常涉及在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之间内心的精神斗争
康德与功利主义者的根本不同之处。
关于富有青年的寓言
选择责任而不是需要
动机而非后果是道德行为的核心特征
道德不是关于做自然而然的事,而是抵抗自然而然的事。
可普遍化检验
如何发现什么是义务性道德规则。我们不是通过问自己我们喜欢做什么来找出它们,而是通过理性。
想象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普遍化”会发生什么,确保我们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来对待。
僵化的规则
义务规则体系似乎是单一的和不可思议的,因为它不允许例外。
道德想象
我们必须总是想象我们是受其他人决定影响着的一方。
伦理学说的对比
功利主义
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道义论
更努力的保护道德
休谟的激进怀疑论
大卫·休谟(1711-1776)
实际上所有得完知识都必须来自我们的感觉
元伦理学
研究道德语言,它的意义、功能和确定性
不给任何人提供道德建议
不能用逻辑或理性来证明道德信念的真。
信念是心理的
真正确定的“知识”少之又少
道德信念是心理的而不是逻辑和经验的
“是一应当鸿沟”是真的吗?
可能是一种关于伦理学的学说而不是伦理学的根本真理。
主观主义者和客观主义者
主观主义者同意休谟
不存在道德“知识”,感受不是事实
客观主义者
柏拉图和功利主义、“自然主义者”
存在道德知识
道德语言无意义
A. J. 艾耶尔(1910-1989)
怀疑伦理学“知识”的可能性
《语言、真理与逻辑》
道德知识是没有意义的
所有的“道德哲学”都是某种语言和逻辑错误。
情感主义
“欢呼·喝倒彩”
认为他对伦理学的逻辑分析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虚无主义和道德混乱
规定主义
理查德·黑尔(1919)
规定主义者
《道德语言》1952
“谋杀是错误的”不只是表达感受,更像是劝告或命令
康德主义者
相信道德语言具有一种它自身的“内置”逻辑
凡是邪恶的就是不一致的
想象的重要性
必须能够想象对于接受者这一普遍性将会是怎样的。
选择去成为:存在主义
让---保罗·萨特(1905-1980)
相信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一个规则,社会总是限制我们的个人自由,并想要把我们铸造成“好公民”
无法做出决定的学生
道德整个以选择的自由为中心,而不是所选择的事情
《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1984)
一个好的存在主义者将力图过一种生活,过这种生活的决定是“仿佛为所有人做出”的决定。
“存在主义自由”
通向后现代主义之路
幻灭和不确定性不断加速增长
这种叫人性的东西是什么
20世纪关于人性的观点变化得非常迅速
关于人性的定义通常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个群体用来压制另一个群体的说服性神话。
弗洛伊德的心理模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关于人性的观点是一种决定论的观点
无意识、自我和超我等层次构成。
无意识与道德自律
无意识强有力地迫使我们去满足本能欲求
超我则坚持要自我拒绝
个体的无意识欲求和文明地稽查和控制力量之间必然出现的恒常和不可避免的冲突。
拉康:自我的虚构
雅克·拉康(1901-1981)
无意识绝不是某种我们必须通过我们的意识本身加以控制的原始实体,而就是我们存在的“内核”。
大屠杀与启蒙的背叛
二战加速了对人类潜能和伦理进程的侵蚀
理性的危险
战争清楚地揭示了理性在计划和制造人类痛苦中扮演地角色
休谟和斯威夫特
对于理性是人类智慧之源深表怀疑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
让-佛朗索瓦·利奥塔(1924)
雅克·德里达(1930)
对理性地绝对信仰的盲目导致危险的政治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怀疑论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
对“形而上学”的突袭
指着普罗泰戈拉
“相对主义庆典”
高效的邪恶
人性,太人性的
相对主义宇宙
人类真理
人类伦理学
后现代主义愿景:超级市场奴隶制
晚期资本主义的未来将会缺乏资源
巨大的法人雇主雇佣着奴隶般的劳动力
消费主义图景
接受资本主义的“道德”
后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
强调我们的“个人道德”多么具有政治性,我们的信念中真正属于“我们的”有多么少
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
引入了“霸权”术语
意识形态超级结构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
资本主义迫使人们把自己看作是“单向度的”
罗兰·巴特(1915-1890)
“实在”是制造出来的
谁支配了话语谁就决定什么是“实在”
米歇尔·福柯(1926-1984)
拓展马克思关于知识是一种“意识形态构造形式”
尼采式的纨绔主义
后现代主义愿景
理查德·罗蒂(1931)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
培养一种对任何人类信念,包括自己的信念,都反讽地与之保持距离地态度。
一种私人道德,不大关心群体的福祉
现代主义之恶
《后现代性的暗示》
齐格蒙·鲍曼(1925)
幼稚信仰“进步”和“理性”的 政府推行整个秩序的梦想深怀敌意。
T. W. 阿多诺(1903-1969)
极权主义国家
环境灾难
道德上令人憎恶
道德哲学和立法者
需要道德和政治信念与解释的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社会
利奥塔
世界日益变得“原子化”
政治和知识丧失可信性
资本主义善于提供多样性
鲍曼
伦理学“冷淡漠然的无主之地”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行动者
缺乏任何普遍共有的道德价值
将有更多的伦理混乱和不确定性
不得不依赖恒常的自我审视、自我评价,并且经常磨砺我们的道德意识。
一种后现代希望:新部族
鼓励自由追求一切
坚持成员是自愿的,共享某种价值和“语言游戏”,并且有一种以“自我认同”为基础的部族认同
社会伦理学
约翰·罗尔斯(1921)
未来的共同体:新社会契约
对产生一个正义的社会,什么样的社会和法律协议是必要的。
《正义论》
试图从一种新的社会契约中导出伦理学
“无知之幕”
形成“自由”和“差别”这两个原则。
社会正义
生气勃勃和有企业家精神的个体会比其他人过的好
最贫穷的社会成员得到最低限度的工资
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1929)
复兴亚里士多德
伦理学应当少关注个体和他们的私人道德决定,而应该多关心共同体和它的道德健康和福祉。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应该多关心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事。
德性伦理学
伦理学为什么陷入混乱?
希腊道德的确定性被休谟和艾耶尔这样的怀疑论者侵蚀了。
康德吧道德变成了冷静漠然地行使理性
功利主义者把它降低为一套不起作用地伪科学计算
我们生活在一个“官僚主义者”、审美主义者”和"治疗学家“地世界中
传统中的希望
人类不可避免地是共同主义者
我们所处的状态
麦金泰尔和亚里士多德发现了重要的东西
威尔·哈顿《我们所处的状态》
发展一种新的公民概念。
什么是德性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后现代主义走向何方?
可能是怀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古怪结合。
新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时代
玛莎·努斯鲍姆(1947)
男人喜欢发明精心制作的抽象形式“体系”,他们将他们的体系和他们的道德问题强加给这个肮脏的人类世界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1759-1797)
“本性”是使男性在公共生活中的优越地位合法化。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1941)
没有“本质的妇女”
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
运用于私人领域的传统“女性德性”
明智的杰克和敏感的艾米
劳伦斯·科尔伯格
《道德发展哲学》1981
不同的道德优先考虑
表明她们的道德优先考虑什么
S.H.E
理智、人道、生态社会
环境伦理学
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
需要就我们对自己星球的行为达成一致
需要另一种经济、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
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
能够在一系列复杂的全球性经验事实与人类意识心态和价值之间做出仲裁。
纽布利案例
环境代价
追求物质财富
它重要吗?
功利主义论证
人类中心主义
“开明的功利主义”论证
整体论伦理学
引证它们的“多样性”、“互联性”和“生态丰富性”
我们不是局外人
需要一种伦理学,它能够或者甚至迫使我们认同整个自然界,我们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环境伦理学
强调我们把自己看作是星球的产物或者伙伴而不是控制者和开发者
詹姆斯·洛夫洛
盖娅假说
伦理学与动物
贬低动物的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笛卡尔
康德
维特斯根斯坦
动物权利
有必须受到尊重的道德权利或自然权利
我们能证明动物具有权利吗?
证明这一点相当困难
功利主义论证
捍卫动物的方式
让它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得到满足
动物与痛苦
不能证明动物经验到痛苦
动物实验
每一年全世界上有百万动物被各种方式实验后杀死。
动物常常是人类的拙劣替代品
有良心的科学家和某些可能的道德准则
人格论证
由什么构成并不完全清楚
黑猩猩有人格吗?
某些类人猿有自我意识,有理性,有计划,甚至以某种非常有限的方式使用语言。
伦理学与安乐死
考克斯医生和博伊斯夫人的案例
庭审
被判处12个月的缓刑
安乐死可接受吗?
严重的道德困境
反对安乐死的论证
一旦人的生命被看作是可以任意处置的或低贱的,那么文明的道德价值就受到巨大威胁。
反论证
昏迷的患者
确定“生”与“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困难
功利主义考虑似乎不在适用
让自然主宰它的进程
停止治疗还是主动安乐死
让患者决定
患者有充分意识,并能够请求结束自己的生命
哲学家怎么说
康德
康德和他的追随者在此给出了冲突的建议
功利主义者
“自由论证”
允许个体自由选择
德性伦理学再出场
所有人都在清楚的方针指导下发挥它们自己的判断
我们的结论是什么
伦理学是困难的,很可能一直如此
伦理学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德性伦理学“的复归
后现代主义加速了我们在认识论上的危机。
仍然处于道德发展的非常原始的阶段
有限地掌握了“知识”的人类
伦理学肯定仍然是值得追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