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本理论与价值基础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本理论与价值基础,内容包含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科层制理论、政府分权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公共危机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本理论与价值基础
第一节 政治行政二分理论
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
1、行政与政治有区别
2.行政应集权
3.行政与政治紧密联系
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
1. 政治与行政的关系
①政治与行政有区别也有联系 ②政治与行政应该协调一致
2.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
①政治控制行政的限度 ②行政适度集权 ③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④政府体制改革
第二节 科层制理论
一、科层制的内涵
“合理合法的职权”
二、科层制的特征
组织成员不拥有他们所调配的物资资源 明确的权威等级 严格而缜密的规则 明晰的分工 公私关系分离 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 量才用人
三、科层制的缺陷
1.“科层仪式主义”
导致程序优先于实现组织目标
第三节 政府分权理论
一、分权学说的诞生与发展
二、政府分权的内涵
1.分权
①政治分权:不同党派、不同社会力量分享政权
②政府分权:立法、司法、行政(横向分权或功能性分权)
③地方分权:地方自治制度(纵向分权或结构性分权)
④行政分权: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下级机关或负责人充分的自主权以 实现独立决策和管理的体制
三、政府分权的原因
政府从管理到治理观念的转变,需要政府分权
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包含分权的概念
政府分权更有助于创造社会资本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要求政府分权
服务型政府中的公共参与要求政府分权
第四节 公共产品理论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
二、公共产品的特性
受益的非排他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
三、公共产品的功效
四、准公共产品
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 如教育产品
具有非竞争性,但非排他性不充分 (如公共道路、公共桥梁)
第五节 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概念
二、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官僚理论
俱乐部理论
政府寻租
政府失灵理论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
加强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从体制和制度上防止寻租
减少政府干预范围,引入竞争机制
第六节 公共治理理论
一、治理理论产生的根源和背景
国际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给社会带来的全面影响,尤其是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影响
工业主义和理性主义对于公私管理的公共启示
治理理论的产生受惠于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治理理论的出现是一种对批判传统的官僚制和市场体制的回应
世界各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和市民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治理理论的产生
二、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内涵
特征
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利中心
治理在强调国家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模糊了公司机构之间的界限与责任,强调国家与社会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互动的关系
治理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
治理强调政府在完成社会职能时有责任采用新的方法措施以提高管理效率
三、治理与统治的比较分析
权威的行使主体、基础和性质不同
管理过程中的权利运行的向度不一样
管理的范围不同
追求目标和评价标准不同
四、治理视角中的公共管理变革
从政府垄断走向市场参与
从金字塔的科层官僚组织走向扁平式结构
从集权行政走向分权行政
从统治行政转向服务行政
第七节 公共危机理论
一、公共危机的含义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模式
国外学者:
诺曼·R· 奥古斯丁:防范 - 预备 - 确认 - 控制 - 解决 - 化危为机(危机管理六阶段模式)
保夏特和米特诺夫:信号侦测- 准备预防 - 损失控制 - 恢复 - 学习(危机管理五阶段模式)
罗伯特希斯:缩减 - 预备 - 反应 - 恢复(危机管理 4R 模式)
Altay和 Green :危机前 - 危机中 - 危机后(危机管三阶段模式)
国内学者:
张成福和唐钧:危机预警-危机准备-危机舒缓-危机应对-危机重建
三、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
2. 公共性
3.权变性
4. 综合性
第八节 绩效管理理论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
公共部门的绩效包括且仅包括两个方面:即工作行为和结果
作为绩效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必须符合公共部门的期望
公共部门的绩效必须与其目标相一致
公共部门的绩效应当具有层次性,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
公共部门的绩效应当能够进行评价
二、绩效管理发展过程
三、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异同
四、绩效管理的三种模型
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一种体系
2.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绩效的一种体系
3.绩效管理是把对组织的管理和对雇员的管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体系
五、绩效管理的流程
第九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的多种介说
1.胡德的观点:
2.霍尔姆斯与桑德的观点:
3.奥斯本和盖布勒的企业家型政府观点:
新公共管理的三种不同形态
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框架
分析政府或公共管理的两个主题
1.公共选择理论
2.管理主义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注重政府的政策只能与管理职能的分离
政府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政府应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引入竞争机制
重视产出
政府视公众为客户,提高其回应性
第十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来源
民主公民权理论
社区与公民社会的模型
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
后现代公共行政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容
核心职能是服务而非掌舵
根本目标是追求公共利益
战略性思考和民主性行动
服务于公民而非顾客
责任并不是简单化的
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
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