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特)新民主义革命理论
(毛特)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思维导图,整理了形成依据(时代背景)、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道路和经验的内容。
编辑于2023-05-28 23:20:24(毛中特)新民主义革命理论
形成依据(时代背景)
中国国情
国情
半殖半封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与外国人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与地主皇帝的矛盾)
根本任务
反帝反封建(推翻三座大山)
时代特征
中国革命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0
1919
1949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新民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领导阶级不同
实践基础
旧民主义革命失败欢呼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新民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规定党在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总任务)
总路线,基本路线,政治路线
谁来革命?革谁的命?
提出
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表述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对象(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首要对象)
封建主义(主要对象)
官资主义(革命对象)
民族资本主义(朋友)
资本主义
不同时期有具体的表现(革命对象)
大革命时期
帝国著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时期
国民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
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动力(四个星)
工人阶级(无产阶级)
受压迫最深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
新社会生产力的代表
近代中国(最进步,最革命的阶级)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贫农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中农是可靠的的同盟军
中革基本问题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分清敌我 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中心问题(核心)==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实质:农民革命/农民战争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
农民问题
实质(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城市小资产阶级
可靠的同盟军(小有资产,自食其力,不剥削他人,不雇佣他人)
民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动力之一)
不用时期的两面性
新民主义时期(动摇性/摇摆性)
社会主义时期(剥削性/守法性)
采取的对待策略(既联合又斗争)
领导(无产阶级)
革命的中心问题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分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新民革命)
领导权问题
胜利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领导权的归属问题是在斗争实现的
条件
率领同盟者斗争并取得胜利
给予被领导者以物质福利并进行教育
领导的必要二因素
关键(统一战线)
基本策略(坚持独立自主,既联合又斗争)
坚强支柱(革命武装)
根本保证(党建)
性质及前途
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判断性质的方法——革命任务)
十月革命之前资产阶级革命(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以后(两种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革命-----推/消封建地主
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推/消资产阶级
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非单纯消灭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区分表
 新民主义革命性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体系,一部分
前途(社会主义)
区别;
新民主义革命(1917-1949)-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必然趋势
关系两步走,互相之间有关系
错误观点
一次革命论(左倾)
反帝反封建反资同时进行(步子太快)
表现(毕其功于一役,无间断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右倾)
新民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表现(放弃领导权;投降主义;保守主义)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目标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四大阶级,五星红旗
无产阶级专政
任务
反帝反封建
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反资产反私)
基本纲领(建立怎样国家社会)--新民主义社会/国家
谁领导革命? 革命的性质?
提出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年毛泽东给《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政经文同党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政治纲领
具体阐述(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国家主人):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四大阶级
政体(主人如何管理国家: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表大会制度)
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是新民革的主要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义的国家所有
是新民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具有新民革与是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
官僚--当地反封建--新民革
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反资反私--社革
建立国营经济(领导地位)
新民主义革命的性质
中国落后的生产力
决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文化纲领(共产主义思想)领导地位
新民主文是民族的
新民主文是科学的
新民主文是民主的(人民大众)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的文化
道路和经验
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包城,武夺政)
怎样革命? 革命的前途?
提出
党初期(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1927大革命失败(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井冈山时期(初步形成了农包城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8延安时期(《战争问题》----确立革命道路--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村,后取城,最后夺全国胜利)
必然性(为什么在中国必须走这条道路?--两方面)
中国社会半殖半封
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
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民占绝大多数
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革命主力军
形成道路的可能性
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经发展不平衡,为农村革命斗争建设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根本原因)
受到反动统治阶级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群众基础好
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为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党的领导-------主观条件
内容(处理好三点)
中心内容---土地革命(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
主要形式--武装斗争(枪)(另外两者的强有力的保证)
战略阵地---根据地建设(地盘)(另外两者的依托条件)
经验(共产党人发刊词)
革命胜利的经验?
统一战线(交朋友,搞团体,结联盟)
必要性(为什么要统一战线)
国情决定
半殖半封社会的阶级状况(两头小,中间大)
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可能性(凭啥能建立统一战线)
在半殖半封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矛盾建立与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利用矛盾就叫朋友
两个联盟
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农联盟),基础(主要依靠)
工人阶级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民族资产阶级联盟)---也非常重要,争取扩大
阶级
经验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主要依靠)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最根本的经验(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原则)--军旗跟着党旗走,党指挥枪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一宗旨)---出发点归宿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非唯一形式)
党的建设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思想建设(首位),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
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与政治路线紧密联系
三大有优良作风(显显著标志)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谈党建六大建设)----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
三大法宝三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