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轴,大事件分为: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辛亥革命与君主主义专制的终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中国的革命新道路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编辑于2023-06-07 16:05:49 浙江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 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
19世纪末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25,1837年 英国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839年6月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 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842年8月29日 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1月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3年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43年10月 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7月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 中法《黄埔条约》
1851年1月 建号太平天国
3月,占领南京
1853年 《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9月 天京事变
1856年10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 《天津条约》
1859年 洪仁玕《资政新篇》
1860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 中英,中俄《北京条约》
1861年 洋务运动开始——安庆军械所
1864年7月 太平天国被湘军攻破,起义失败
1887年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1894年7月 中日甲午战争
9月17日 黄海海战
1894年11月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 严复《天演论》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公车上书”
1898年6月11日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900年7月 沙俄海兰泡惨案及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1900年8月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901年 《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与君主主义专制的终结
1905年8月20日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5年11月 旧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
1911年4月27日 广州起义
4月27日 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1年底,孙中山在南京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覆灭
同日,孙中山递交辞职咨文
1912年3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位
1912年8月,建立国民党
1913年3月 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
1913年 孙中山 发动“二次革命”
1915年5月 袁世凯接受中日“二十一条”
1916年1月1日 袁世凯复辟帝制举行登基大典
3月23日 被迫取消帝制和洪宪年号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年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1月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9月,11月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
该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1923年2月7日 京汉铁路罢工遭到镇压,称“二七惨案”
1923年6月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新三民主义
1925年1月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
1925年5月 五卅惨案及五卅运动
1926年3月12日 孙中山病逝
1926年3月 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
1926年7月 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7月15日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中国的革命新道路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汉口)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1927年9月9日 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7日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6月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农村包围城市
反对“左倾”思想
1930年1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1931年11月,赣南会议(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
毛泽东的领导权被剥夺
1934年10月 长征开始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1936年10月22日 长征结束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 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日
1932年4月15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
1937年2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1937年9月 平型关战役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7年9月23日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3月 台儿庄大捷
1938年5月 毛泽东《论持久战》
1938月6月 国民参政会成立
1938年9-11月 中共第六届六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9年——1943年 三次反共高潮
1941年5月 抗日民主根据地确定基本方针
”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减租减息
1944年9月 提出建立各抗日党派民主联合政府
1945年5月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反动方针
1945年4-6月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 重庆谈判
1945年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10月10日 “双十协定”
1946年1月10日 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
1946年6月26日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
1947年7月-9月 西柏坡会议《中国土地法大纲》
耕者有其田
1948年9月-1949年1月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1949年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0年3月 海南岛战役 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1950年6月 全国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10月 抗美援朝
1953年 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5年 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底 农业和手工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公私合营基本完成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
1957年4月27日 整风运动
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1958年5月 “大跃进”
1958年8月 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1960年11月 国民经济调整
1964年10月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底 提出“四个现代化”历史任务
1966年5月,8月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67年7月 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2年2月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6年1,8,10月 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逝世
1976年10月14日 党中央宣布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7年9月 恢复高考制度
1978年11月-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1979年1月 中美正式建交
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79年2月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1979年7月 设置经济特区
1982年1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提出“一国两制”
1982年9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5年5月 百万大裁军
1987年10月 中共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92年1月 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10月 中共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9月 中共十五大 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