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班队管理
第一章第一节:小学班队与班队管理,就是方便整理上课笔记做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撰写思维导图
小学四至六年级奥数知识点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百分数
小学数学整除及同余
小学教案撰写
数与代数知识总结
一般现在时(小学)
小学语文复习方法思维导图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整理
小学班队与班队管理
小学班队概述
小学班级组织
特点
是一个儿童组织
是一个学习组织
是一个社会组织
有特定的组织目标
有固定的组织成员
有制度化的组织结构
有普遍化的行为规范
有开放的社会系统
班级组织含义及由来
含义
实现一定教育目的
条件相同的学生
按照一定的规模
有共同人际交往、活动的需求
特征
建立
有一定组织机构
有规章制度
组织
由来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源于集体教学形式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班队管理的意义
班队是学校教育系统中最基础的单位
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实质是促进人的发展
(班队管理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
促进集体发展,行程良好班风
(良好的班风是有效班队管理的结果)
使学生学会自治自理,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管理是一种协调他人共同实现目标的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班队管理的理念
正面引导
尊重信任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平等公正
知行统一
在教育过程中把提高认识与行为实践密切结合
因材施教
以身示范
集体教育
班队管理的目的和方式
管理的核心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小学班队管理的主要内容
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班级常规管理
班规
班级组织管理
班委会和小组最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定型集体(正式组织)
目标单一、固定
崇尚划一、控制
不定型集体(非正式组织)
目标具有多重性、流动性
崇尚个性、创造
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环境管理
师生学习生活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物化环境:指教室及提供教学活动的场所和教学设施
心理环境:指由人际互动(师生、生生互动)所产生的各类人际关系、舆论导向和心理氛围
学生行为管理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内容
家庭与社区教育管理
家校联合
管理与班级管理
定义
定义(管理)
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
核心
效果——做正确的事
效率——正确的做事
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的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各项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领导三要素
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部下对应权利;追随者对应影响力。
有部下或追随者
领导者拥有职位、权利或影响力
通过影响部下来实现组织目标
作为最小的班主任,该具有什么样的角色和身份?
角色
人际角色
信息角色
决策角色
技能
人际技能
技术技能
概念技能
AQ
指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外界敏感度和自我意志力
EQ
IQ
管理层金字塔
高层管理者——起决定、决策作用——做正确的事
概念技能突出
中层管理者——起协调作用——正确的做事
有技术技能需求。但实际上往往是三种技能全面均衡要求
基层管理者——讲究实干、做事——把事情做正确
班主任素质与能力
能力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
“四有”教师
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师德只是基础,即及格要求
有坚定理想信念,有正确政治方向,有较高理论修养和高尚道德品质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专业素质
知识方面
有系统、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
有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能力方面
缜密有方组织管理能力(有计划)
有计划
统筹兼顾,考虑周密
制定班级管理目标
学生自主自治自理
机智灵敏应变教育能力(教育机制)
教育机制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准确、及时、适度
因材、及时、因人施教
分析研究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敏锐观察能力
灵活沟通协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眼神、表情、手势)
身心素质方面
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艰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乐观、自信、自律
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班主任定义(胜任力)
是否有一个胜任力来担任班主任这个职位
是一位教师
是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负责
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
关注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
“管是为了不管”
从“管”到“不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能力原则——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替他做
意愿原则——凡是学生能做却没想到去做的,教师要督促他去做
方法原则——凡是学生想做、能做而又不知该如何做的,教师要教他方法
教师的“为”与“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