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境
·美好人生,不是期待永远的风平浪静,而是学会在风中飞翔,在雨中跳舞。 ·“积极的人向太阳,走到哪里哪都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伍不一样。”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不管是心情开朗或郁闷,让你觉得世界是光明或黑暗的,都市心境——当你的心随情绪起舞时,他们就创造了你的处境。 ·望本导图对您有帮助,制图不易,望您欢喜,谢谢!
编辑于2023-06-16 11:16:22•耳石症,亦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病症,具有反复出现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为特征。 •通常症状为患者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会突然出现旋转性眩晕或头晕,可能伴有眼震、恶心及呕吐,发病时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情况下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
•漏斗胸的外型特征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带驼背以及上腹突出。病因不明,认为与遗传有关。 •漏斗胸属渐进式病变,在出生时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愈来愈明显而被家长发现。 •漏斗胸的发病率高达0.1-0.8%,男性较女性多见,多有家族史。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
•腰痛是指后背肋下缘至臀皱襞范围内的疼痛症状,由各种已知或未知疾病所致,常见为腰背局部肌肉紧张、僵硬,也可由腰部范围内器质性病变引起。 •按发病时间分为急性和慢性腰痛,急性疼痛病程不超过6周,慢性腰痛持续时间一般超过3个月,表现为疼痛、僵硬且影响日常活动。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谢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耳石症,亦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病症,具有反复出现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为特征。 •通常症状为患者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会突然出现旋转性眩晕或头晕,可能伴有眼震、恶心及呕吐,发病时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情况下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
•漏斗胸的外型特征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带驼背以及上腹突出。病因不明,认为与遗传有关。 •漏斗胸属渐进式病变,在出生时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愈来愈明显而被家长发现。 •漏斗胸的发病率高达0.1-0.8%,男性较女性多见,多有家族史。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
•腰痛是指后背肋下缘至臀皱襞范围内的疼痛症状,由各种已知或未知疾病所致,常见为腰背局部肌肉紧张、僵硬,也可由腰部范围内器质性病变引起。 •按发病时间分为急性和慢性腰痛,急性疼痛病程不超过6周,慢性腰痛持续时间一般超过3个月,表现为疼痛、僵硬且影响日常活动。 •制图不易,望您欢喜,谢谢❤️。
心 境
情绪的五个“特征”
所有情绪都会随时间不停变化
•但我们为自己感到难过的时候,会陷入一种自怜的情绪中,认为世界跟我们过不去。然而,如果我们能暂停时跳开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情绪立刻有所改变。
认清楚“想法只是想法”。
但你学会不去相信情绪低落时的想法后,才能脱离低潮;你学会不加理会,你的消沉感才会消失不见。
一切情绪都已自己过去的经验有关
痛苦的记忆如同魔鬼沾,愉快的的回忆好比不粘锅。
•当你了解到每个人都有着不同过去,你是否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去接纳别人?是否能谅解别人所犯的错误? •当你了解自己也可能是过去的受害者,是否能较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挫折失意?能否让自己不再被过去的伤痛左右?
那些不懂得去爱的人,也是欠缺被别人爱的人。
情绪会随着想法、认知而改变
美女在情人眼中是愉悦,在和尚眼中是杂念,在蚊子眼中,则只不过是一顿宴饮罢了。
外在事件本身并不必然决定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反而是我们如何诠释事件,才是关键所在。
人生际遇的好坏,并不取决于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那些事,而取决于我们用什么角度来看待。
•每当有任何不愉快的情绪产生时,首先,意识到此刻你正被情绪控制,而不是事情让你不愉快。也就是说,把不快乐的情绪和不快乐的事情分开看,而不是傻傻地把他们当成一回事。
情绪背后都有支持它的信念
除非你知道你的信念,否则你不会了解你的情绪。试着跟这自己的情绪,你会找到其背后的信念。
•如果你能在这些情绪发生时,把他分解开来,知道哪一部分是信念,哪一部分是情绪的话,你就比较容易释怀,被情绪牵动的折磨也会大大减少。
•每当你经历一个负面的情绪,先停下,用一分钟检视支持这个情绪的信念,问自己:“我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是我的何种信念造成?是什么让我有这样的信念?”
情绪反应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内心世界
你对生活不满,可曾想过你不满的是生活还是你自己?因为就在你周围,也有人活得很美好。
很多人一味的想改变环境,那是搞错了。境由心生,是你的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比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了解人心。比改变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人心。
情绪管理三步走
情绪管理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我们想要的情绪和不想要的情绪。
当试图压制某些想法时,这些想法可能会暂时消失,但很快就会再次出现,而且频率更高。
•负面情绪就像污浊的河水,如何才能使它清澈呢?你只要坐在河边,泥沙自然会沉淀下来。你不需要进到河里去清理,如果你跳进去清理,只会让水变得更浊。
你一旦感受到这些情绪,不在强加解释或试图压抑,这些情绪自然消失。
第一步 观察我现在有什么思想或情绪
•当你见到并感觉到,当下的感受也只是感受而已,如此简单,那么,你逐渐就会知道,加诸感受之上的念头,在当下对你其实毫无用处可言,只会让情况更糟而已,可以不必这样。
•下回当你情绪生起时,记住,当一个观众。不论什么思想经过你头脑的银幕,你只要成为一个旁观者;不论有什么情绪经过你心的银幕,你只要单纯地观看,而非更进一步卷入思想中。这样,你就不会随着剧情陷入混乱。
第二步 把“我”跟“我的思想及情感”分开来看
•人的心就好比杯子,而念头和情绪就好比污秽。如果杯子上有污秽,你会怎么做?污秽和杯子是分开的,你只要将污秽去掉,杯子就干净了。
•当你陷入绝境时,仔细观察。你陷在烂泥里,没错,但你不是烂泥。你陷入山谷里,但你不是山谷。山谷只是你周遭的境遇。你不是你的经历,你只是那你经历的人。
•记住,“凡能够被你所知的,都不是你”。当你察觉到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不是你。你看到痛苦不是你,你又怎么会放不下?
第三步 直接体验,全然接纳
诚实面对情绪,安于自己的不安,告诉自己:“没关系,你就坦然接受自己的感觉,有这种感觉也没关系。”
•接纳自己的感受为什么变得如此困难?会害怕是理所当然的,觉得无助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是我原本就该有的感受!
•当我们流泪、心痛时,别忘了,这世上原本就有一种心情叫做悲伤;当我们被激昂的情绪淹没时,别忘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 •每一次你经历自己内在的痛苦,它就一点一滴地消失,当你不再害怕看见自己的负面情绪,越来越能够面对它、接纳它,这些情绪就会逐渐离开,不再困扰我们。
只有充分去经历了苦,苦才能真正被治愈。
三个问题,翻转情绪
问题一 引发我产生这个情绪的原因是真的吗?
•我们的头脑很会编故事,即使故事多半是我们想象或虚构的,一旦故事被创造出来,就会按下情绪开关,生活的战争就这么引爆。
这是不良情绪的一个奇特现象——我们经常欺骗自己,告诉自己一些根本不是真的事情来制造痛苦。
•人之所以会纠结,是因为太认真地看待自己的念头。 •想法本身不具有杀伤力,除非你紧抓不放,对它深信不疑。想法本身不会给我们带来烦劳,是我们执着于想法才会带来烦恼。
你不能阻止你的头脑去产生念头,但你可以有意识地觉察它。只观察自己的念头,而不是认同它们。
四个小问题翻转自己的想法
这是真的吗?
你能百分百确定这是真的吗?
当你相信这个想法时,会如何反应?
如果没有这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
问题二 这个情绪,是我自己选择的吗?
情绪不是一种被动反应,而是一种主动的决定。
智慧便是以非习惯的看法去看同样的事物。
我们的情绪的确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生活不会尽如人意,但如何看待世界却随心所欲。
如果你意识到这不是你要的选择,而你也不喜欢这个选择的结果,要知道,你永远都有其他的选择。
问题三 我要让这情绪影响多久?
陷入悲伤和痛苦是一段不容易的历程,需要时间去调适,但到底需要多久,则见人见智。
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时间不能治愈所有创伤,必须自己学会治愈。
•当我们难过,受打击、悲伤、害怕时,可以允许自己失落,但要给自己一个期限,在这段期限内,你可以尽情的悲伤,把所有不甘心、不快活等负面情绪尽情抒发出来,想骂就骂,想哭就哭都没关系。 •可是,哭过以后就要擦干眼泪,继续向前走。
•世界对你充满恶意,是因为你自己没有诚意
工作中讲专业,生活中讲做人。
让对方感到重视,你自然也会被重视。
你觉得世界对你满满都是恶意,可你从没反思过,你对这个世界是否有足够的诚意
好心境:你必须知道的事
事实就是这样
•我们都知道与现实对抗没用,如果你去抗拒,就会挫折沮丧。哪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因为你没办法接受已经发生的事。 •我们感受的所有不快乐,都是因为我们与事实对抗。
接受事实,并不表示就此对自己的人生作壁上观,而是接受,内心才能获得平静。
生活并不是期待风平浪静,而是要去学习如何在风中飞翔,在雨中跳舞。
生命的真相是不圆满
月圆,不久就会月缺;有花开,就会有花落。生命的真相就是不圆满。
•佛法常被称为一种受苦的哲学,这看似消极悲观的哲学却能班帮助人“离苦得乐”。其中奥秘就在:从一开始就了解世界的不圆满的。 •既然是不圆满的,那如果有什么缺憾,也就不会因此而痛苦,因为它本来就不圆满。
参透为何,必能迎接任何。
•如果你现在的情况,你过得不好,你就需要花很多努力来变得更好;如果你能了解,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接受所有的缺憾,那么你将变得越来越好。
如实接受,然后随遇而啊安
一般人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这当然是错的。痛苦与快乐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你怎么能只要快乐而不要痛苦呢?
生活有酸有甜,才有体会;心情有悲有喜,才叫丰富;生命有苦有乐,才是人生。
若没有忍受过艰苦,也就没有苦尽甘来的喜乐。
•如实接受,让后随遇而安。勇敢的接受种种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交错的生命,做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接受你现在所接受的苦,以欢喜开放的心来面对这一切。生命的际遇并不都是美好的经验,但你可以让经验变美好。
一切都是为了学习
•每一种遭遇,每一个问题,都是让你体会自己拥有的能力,体会你能从生命中活出更多的可能性。 •每一种状况,都会让你开阔眼界,累积知识,一点一滴地成长,最终成长为我们能成为最好的样子。
•没有错误,只有学习。 •人生没有可遗憾的,没有走错的路,没有真正的错误。用必然的眼光看我们的所作所为,只是本来要做的。
•在你人生的路上会遇到许多难题,那些功课是你的,你要去承担。走错了,就当是在看风景;多走了,回忆里就有更多风景。 •只要勇敢迎风向前,并尽全力学习,把成长当目标,那么你的人生将会因此改观。
信任上天的安排
上天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最好的结果。
•你可以回想生活中事情开始好转的一些时刻,也许你获得新工作,也许你遇到你的爱人,也许事情峰回路转让你美梦成真。你将会感到讶异,生命中许多好事都发生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
•当内心乌云密布,晦暗不明的时刻,你可以在心里想象乌云和天空,相信乌云之后必有晴空,将激发一种更大的信心,因为,时候到了,乌云自会散去。
坚持下去,相信希望
•人生,有时看似愁人参雾,转眼即海阔天空。 •当人不顺遂时,路也变得崎岖难行,如果我们能辩识出自己是置身低潮所致,懂得随遇而安,或是改变心境,往往烟消云散,豁然开朗。
•黎明并没有离的很远,但在到达黎明之前,黑暗必须先被经历。在接近黎明的时候,那个黑夜会变得更暗。 •然而,每个从黑夜走来的明天,都将会看到阳光再现。
亲爱的朋友,在最困难的时候,你能不能坚持下去,相信希望?
你有快乐的自主权
谁在决定你的快乐与不快乐?答案是——你自己。
•当你开始负其责任,在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很沮丧,但如果你能经历过那个阶段,不久你就会找回力量。因为现在的你可以不必求别人,你不是奴隶,你已从别人手上拿回快乐的自主权。
快乐,是靠自己成全。当你对自己的快乐越来越负责,就会发现自己越有力量,也更快乐。
只有你可以令自己愤怒
•要脱离负面情绪恶性循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要明了并记住:你是自己脑中唯一的思考者,是你的想法造成你的痛苦。
你无法控制他人的言行,但你可以控制自己对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反应,而且这的确只有你能控制。
这个世界能伤害我们的都不是外在的人、事、物,唯一能够伤害我们的,通过我们的内心起了作用。
你的心属于你,不属于别人。
虽不如意也快乐
•当你面临一个自己无力控制,却有打心底里讨厌的情景时,可以有两个选择:你可以暴跳如雷,自怜自艾,然后把自己弄得身心俱倦;你也可以放过自己,不在花大量的时间活在“自己的脑海里”,去注意周遭发生的事情。
快乐本来就是一种选择,是一个决定。你决定要快乐,就可以找到快乐;你选择痛苦,就会找到痛苦的理由。
•人生虽不如意,也可以快乐。快乐不是来自外在的人、事、物,因为它们不会永远如我们所愿。
•如何维持长期亲密关系
维持恋爱关系的重要因素
平等:平等是亲密关系维持的重要条件之一,按照公平理论,人们在相称的公正前提付出应该与其收益成正比的情况下,才对亲密关系最为满意。
归因:幸福的夫妻经常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即把对方良好的行为归结为对方的内在原因,而把对方不好的行为归结到所处的情境中去。
嫉妒:在亲密关系中,嫉妒一方面是浪漫爱情的标志,它实际上反映个体对这种关系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嫉妒也常常引发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当这些消极情绪积累起来,有时候是很可怕的事情,在许多情况下嫉妒是损害双发关系的。
沟通:建立恋爱关系的过程中少不了持续性地、交互式地自我表露,而且往往乐在其中。通常来说,伴侣彼此自我表露越多,他们往往越幸福美满。在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隔阂,而我们还没意识到的时候,也许改变一下我们的表达方式,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良好的沟通方式
准确表述:尽可能清楚明白、详细具体地指出惹怒我们的特定行为。这样不仅能告诉伴侣自己的想法,还能把谈话的重点集中在可处理的、单独的某个行为上,而行为比性格容易改变。
积极倾听:•要准确地理解对方话语表达的意思。 •要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话是在意的。
守礼而镇静:在被伴侣激怒时能保持清醒,在开始生气的时候冷静下来,都是非常可贵的。
尊重与认可:有意识地传递直接、清晰的信息,认真倾听,即使出现争执任然保持礼貌和克制。但最关键的要素是明确地表示出我们对伴侣观点的关心和尊重。对伴侣的认可,即承认他们的观点的合理性,表达对他们立场的尊重,一直是亲密交往中值得拥有的目标。
•不管多么炽热、完美的恋爱关系,我们都不可能期望它会像建筑物那样持久地保持自身的稳定(何况建筑物也时常崩塌),一段稳定、持续的爱情,需要恋爱双方耗尽毕生的精力去培育、呵护。这是一项贯穿人生的宏大工程。
多留意美好事物
不论什么时候,你的情绪都取决于你专注的焦点。
•人生中不愉快的事总是有的,想拥有美好的生活,并不是拿个袋子把头罩住,或是咬咬牙就能把消极的思想赶跑的,而是要学会多留意美好事物。
对待生活就像对待自己的照片一样,要摆在最好的角度来看。多留意美好的事物,你就会发现世界原来这么美好。
你关注什么,就吸引什么
“关注什么,就吸引什么”,你所关注的事情往往最可能出现在你的生活当中,也就是——你的意识和想法会吸引那些你所注意的事物。
•以情绪作为指标,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自己置身哪一种意识层次。 •若你心情是美好的,就意味着你专注拥有的;而若你觉得心情低落,就表示你专注于自己欠缺的。若你感觉是愉悦的,就意味着你置身正面思考;而若你觉得不愉快,就意味着你置身负面想法当中。此时就该转念了。
平静的心灵
•我们真正的生命能量源于你的心灵。 •当心灵能量充盈,人会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及建设性,心境也会开朗、有朝气。相反,当我们精力不足时,会觉得疲惫,缺乏企图心,对人、事、工作与困境等,都会有种无力感。
平静即和谐。当你内心处于和谐之中,就不会抱怨任何事。
•能量是种喜悦。如果你停止任何抱怨,高高兴兴的接受每一件事,不在耗费能量,你将会知道不抱怨的生活是多么和谐喜悦。
放下完美,人生更美
你觉得日子过得很苦,是你要求太高。达不到标准固然痛苦,然而,心念往往会聚焦在挫折上,更让人痛苦。
对不完美无须忧虑。
当我们喜悦时,我们不追求完美;一旦追求完美时,你就错失了喜悦的源头。放下完美,人生才会更美。
接受自己,接纳别人
。要摆脱完美主义的纠缠,关键在于接受自己。一个真能接受自己的人,也会接纳别人,你会发现其他人也是充满缺点的凡人。
•批判别人,是源自不接受自己;当你看到别人在做你不允许自己做的事情时就会觉得不高兴,然后开始批判、谴责。 •如果你对自己要求很高,你也将同样标准要求别人,反之,会批判别人,就一定会批判自己,所以每一次批判别人之后,自己都会受一次伤。
人要有同情心,宽容就会出现。我们本来就不完美,但这不完美没有什么不对,因为这是人的本质。
•要别人接受你的关键是,你必须先接受自己的缺点。 •唯有真心接受自己,你才会真心接纳他人。要接纳别人,是要先体会别人的感受,不是先保护自己的感受。 •唯有你真正面对过痛苦,你才能对别人说:“是的,我了解你的痛。”
让别人做他们自己
每个人都不同,对你而言,看来,“就是这样”,别人看了却“未必这样”。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我活在这世界上,不是为了你的期待,而你活在这世界上,不是为了我的期待。你是你,我是我,如果在偶然间,我们发现了彼此,那很美好。如果没有,那就算了。
•当你不再想去改变别人时,关系是美丽的,因为你了解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决定放手让别人做自己,你就不会随他们起舞。这样又怎会有纷争呢?
多爱自己一点
接受自己缺点。
停止自责。
不与别人盲目攀比。
做自己,不迎合。
为自己负责。
自给自足。
对自己好一点。
相信自己值得。
我们总是苦苦的追求着“有人爱”,但自己不爱自己,或是为别人而失去爱自己的能力。多傻啊!
这个人是我的镜子
人最在意、最敏感的地方,往往就是令他自卑的地方。
就像镜子一样,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了解了这点,你对别人的看法就会截然不同。
阴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照亮它们
•当你觉得气愤,认定你是被伤害的一方,使对方造成你的痛苦,当你准备指责对方或发作前,请先沉静下来——内向看自己。 •看看这伤痛是怎么引发的。唯有在已经有伤痛的地方,别人才能让你痛苦。
通常我们最接受不了别人的部分,也是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部分。
•要照亮阴暗面,坦然承认并接受自己的“阴影”,承认自己也有自私、粗心、虚伪、软弱、失败的一面,我们就不必继续武装自己,也不会为了别人几句话就抓狂。
诚实接受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天赋的本能,情绪本能不是问题,如果情绪出了问题,有问题的不是情绪,情绪只是帮我们指出内在的问题。
我们不当的情绪都是过去未解决的问题引发的。
情绪和感觉之间的差别,就是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差别。
当我们感受到悲伤或沮丧等情绪时,先别去抗拒或否定它们,而是去接纳情绪,跟随他们进入心灵的更深处,如此一来,身心反而能够沉淀和宁静。
了解“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反应”,才不会把不当情绪转嫁给别人,或是在纷乱的情绪中随波逐流。
说出心中的感受
•人越亲近,有时越疏离,因为我们都以为自己应该懂得对方,对方也应该懂自己,这样的主观想法,最容易产生矛盾。
人际关系的问题往往源自彼此不明不白的需求,而构成误解。
永远不要为真情流露感到抱歉。当你这么做时,就是在为真话道歉。
只要回到爱,正面的情绪就会自动显现
•人有各式各样的情绪,但分析起来,心灵深处只有两种情绪;爱与恐惧。 •所有正面情绪都来自爱,所有负面情绪都来自恐惧。
愤怒的背后其实是恐惧,恐惧的背后则来自对爱的渴望。
恐惧和爱是同一回事,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而已。
你不用试图去改变别人,当你用爱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改变
观看你的思想
•一个人若是能够时时观察到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一个觉知状态,随着这观察,你会开始看到自己的愤怒、怀疑和评断。 •接着你会了解,既然念头可以被你观察,那么显然你的念头并不是你。
•当你能够目睹情绪的发生,在那个观察过程中,你会了解:“我不是这个情绪。”你就超然,你变得跟它有一定距离,就不会陷入其中。
•当我们对自己的起心动念逐渐变得更有觉知后,很少受控于情绪。当我们发现,我的不耐烦只是自己的念头而已,这个不赖烦,就开始瓦解了。
快乐,就不用想太多
当你没有想任何事,你不会快乐吗?
怕是自己想出来的,不想也就不怕。婴儿单独睡觉,即使房间再大、光线再暗、位置再偏远,也不需要人陪伴。
思想是问题的根源,你一直想着那件事就是你不开心的原因。
•内向是滋生心理疾病的温床
内向者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对自我的过多关注。
•我们的“积极”一直在反复地指责自己是“消极”的,这是虚假的积极心态。真正的积极心态,是对自己当下的个人感受和遭遇说“是”——“我的生活当然有目标和期待,但我也甘心屈从于此”。
我们根本无法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一个人,每一个人就像一个宇宙一样复杂。
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
忧郁的时候,列一张忧虑清单
担忧于事无补。如果问题有办法解决,就用不着担心;如果解决不了,更不需要担忧,因为你担心也于事无补。
•无法控制的事情,交给上天安排。生命中有太多无法掌控的事,我们都必须学会放手。将难题交托给比自己能力更大的力量,心里即如释重负。
愤怒的时候,先问三个问题
1.这件事真的严重得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吗? 2.我生气是否有理? 3.发怒有用吗? •如果任何一条的答案都是“否”,就请冷静下来。
•少说话,少做决定,当人在气急之时,不但思考不成熟,情绪一发不可收拾,表现失态,而且常说出不想说的话,做下不适当的决定,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愤怒的后果,远比它的原因更令人担心。
•做情绪的主人。别人对你的态度不是你能掌控的,但你可以自己做主,对这件事情怎么反应,你可以选择你的态度——生气、火冒三丈,或冷静、淡然处之。选择权在你手上。
怀恨的时候,写下这件事对你后来的帮助
•如果你想原谅得罪你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拿一张白纸,写下当时的经过,把重点摆在正向层面上,尤其要写下这件事前对你后来的帮助。 •你的人生因为它而变得更好吗? •你因为它而更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吗? •你发掘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长处吗? •你变得更有同情心吗? •你从中学到什么? 用这种方法写下事件造成的正面影响,将有助你转化观点,化解愁恨。
•学会爱自己。如果你懂的爱自己,你就不会为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伤害自己;如果你懂的爱自己,你就不会为了恨那个人而悔蔑自己的灵魂;如果你懂得爱自己,你就不该继续浪费你的生命。
挫折失望的时候,拉长时间看
•人生的幸福不是从你想获得什么而来,因为世事总是无法尽如心意,真正的快乐是来自“有什么,就享受什么”。当你得到想要的东西,那很好;如果没得到呢,那也没关系;当结果是你希望的,去享受它;如果结果不是你期望的,也去喜欢它。
•一切随缘,是你的,不会失去,就算失去了,也会在隔些时日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不是你的,求也求不到,纵使求到了也是消纵即逝。凡事尽心就好,其余的,一切就虽缘吧!
•此事也将会过去。人生无常,成败得失来来去去,苦不会是永远的苦,乐也不会是永远的乐,都只是暂时的现象,没有永远过不去的黑夜,也没有永远不到来的白天;当然雾散去,又是清澈明净,此事亦将会过去。
放不下的时候,扛着背包走
•遭遇是别人造成的,难过是自己造成的。生命中的遭遇,我们也许无法逃避,但是因为想法所追加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
•你不是无法放下,而是不愿放下。如果你有什么“放不下”,你必须先深入内在,去看看你放不下的东西。究竟是它们抓住你,还是你抓住它们?能够看清楚这点非常重要。一旦你了解到原来是你抓着不放,要不要放下,就看你自己了。
感情失和的时候,把对方当陌生人
•你就是自己期望下最大的受害者。爱是一个人为什么会那么辛苦,是不是你自己设下了太多的标准?爱一个人为什么失望痛苦,是不是你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除非你不再去创造那些期待,否则你很难停止受伤害。
•爱不是改变对方,而是要成全对方。你想去改变对方,那是因为你不喜欢、不爱,所以你才会改变。如果你真的爱他,你就不会改造他。
寂寞的时候,主动伸出友谊的手
•寂寞表示你需要别人,而渴望别人的感觉就是寂寞。所以,要尽可能跟别人多相处,多跟别人接触,特别是要主动去关心他们,去爱他们。去看看你能帮助什么,赶快设法找到一个起点。
在帮助别人疗伤的同时,你也使自己痊愈。将你的手伸给寂寞真的人,你便不再寂寞。
•学会享受孤独。孤独是一种享受,可以享受自己私人的空间,看自己喜欢的文字,听自己喜欢的歌;孤独可以仔细看着自己,认识自己,找回自己,懂的欣赏孤独的人,才会享受孤独。
烦乱的时候,缓慢规律的呼吸
一次只专心将一件事情做好的人,做的比所有人都还多。
•把今天过好。不必忧虑太多未来的事,未来是由现在所产生出来的。如果你能照顾好现在,那你就等于是照顾了未来。你能为未来做更好的准备,就是把今天做好;如果你希望明天会更好,你应该做的就是把今天先过好。
患得患失的时候,学习无求无我
•不要对别人期望太高。债关系里面,越不在意的的人。拥有越大的主导权。有些人什么都没得到,那是因为——他们要求太多了。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天使之所以能飞,是因为她们将自己看到很轻。你觉得生活沉重,那是因为你把自己看得太重。
人们常说:“我放不下。”你越在乎自己,就越放不下,因为你真正要放下的就是那个“我”。
悔恨的时候,首先要“问对问题”
时间不会倒流,但是头脑可以,只要转个念,我们随时都可以改变过去。
•后悔无助于事。后悔完全无助于事,只因为你在做一件错误的事,所以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把事做对。
•你不是你的过去。你不是昨天的你,甚至也不是片刻之前的你。过去曾经伤害我们的人、事、物,现在并没有伤害我们;现在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想法。
•掉入坑里,就别再挖了。轮子陷入泥沼中,转动越快,往往馅得越深;馅溺在悔恨中也是一样,不但于事无补,只会越陷越深。
抱怨不满的时候,去想想更惨的人
•多感恩,少抱怨。如果你能经常对小事不满,要记住,那是因为你没有什么大麻烦;如果你真的有了大烦恼,要记住 别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抱怨不满上。
•集中注意在你拥有而不是没有的东西上。当你每天都想着“没有的”,整个意识就“匮乏”,只会让自己更沮丧。反过来,集中注意在你拥有的,你将发现你原来拥有那么多。
情绪低落的时候,转移你的注意力
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微笑,而非我们微笑是因为我们快乐,先微笑,然后快乐就随之到来。
•不要太完美。少说“必须”“一定”等强硬性词。现实生活是不可能完美的,因为尝试到达不可能的高标准就是庸人自扰。取而代之的是,设定比较实现的目标,或是顺其自然,这会让你变得轻松自在。
·不要太当真。情绪低潮时,想法多半是悲观的,对于不断冒出的负面念头,不必过分去在意它。
•心情难免起起伏伏,“心情是随时变动的,给点时间就会转好”,有这样的认知,就比较容易接受心情不好的时候出现,也会预期过一会儿心情会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