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第48集
布达拉宫,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代开始,成为吐蕃的中心,对于唐帝国和当时欧亚大陆的国际形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唐太宗李世民和松赞干布带领下,唐王朝与吐蕃在亚洲大陆上相遇了。这次相遇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084年,司马光在洛阳的地洞里,终于写完了《资治通鉴》。294卷,1362年的历史,从战国写到宋朝开国,这一年,他把整整17年的心血,恭恭敬敬地呈给了神宗皇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政治家写史,专门写给皇帝看的执政参考书。所以取材的时候,跟治国无关的一概不写。比如写唐朝写了80卷,但一个字都没提李白。 奇怪的是,这么一本只给皇帝看的书,为什么后来成了中国人都想读的书?
1083年,大宋名将种谔去世。神宗皇帝不解恨,下令彻查他的问题。种家是个奇怪的家族。老祖种放不考科举,跑到终南山当隐士,被皇帝五进五出请来请去,拿赏赐买车买房。第二代种世衡56岁从文官转武将,在最歧视武将的宋朝简直是疯了。到第四代种师道,50多岁才弃笔从戎,71岁还在打仗,成了大宋最后的军神。
1082年,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和《临江仙》,还有书法杰作《寒食帖》。一年之内,这么多传世名作,简直是杀疯了。但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其实相当于一个被监视居住的“罪犯”。穷到要自己种地才能吃饱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和唐朝关系的发展
文成公主
公元641年, 吐蕃使者迎亲来到长安
唐太宗派他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亲自护送文成公主入藏
带去的文化成果,影响了
藏纸
藏历《春牛算》
藏医《四部医典》
佛教
全民信佛,在藏族人心中,文成公主就是菩萨的化身
松赞干布用佛教代替苯教,苯教是吐蕃的原始宗教,是贵族势力控制民众和赞普的工具
历史意义
政治上唐蕃建立了亲密关系,稳定了唐朝的西南边疆
为西藏地区最终归于祖国版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冷战时期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第二年,松赞干布也突然去世,双方关系开始紧张
公元650年,赞普的王位传给了孙子芒松芒赞,因为年幼,大权落入宰相噶尔东赞域松之手。
宰相推崇苯教,吐蕃进入了长达50年之久的噶尔家族专权时期,与唐朝陷入连绵不断的战争。
公元698年,噶氏家族被王室铲除,唐蕃战争缓和,双方再度和亲。
金城公主
进藏
公元710年,唐中宗的侄孙女金城公主踏上了吐蕃的行程。
吐蕃王朝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原本要嫁的王子被苯教大臣杀害
与赤德祖赞的和亲进一步促进交流和影响
嫁妆
带去了大批书籍和工匠,还有龟兹乐一部
唐玄宗把《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汉文典籍赐给吐蕃
带去的医书翻译后,结合民间医药学编成藏医著作《月王药诊》
金城公主的儿子赤松德赞确立了佛教在吐蕃的崇高地位
严惩反佛大臣,采取有力措施推行佛教
迎高僧入藏弘法,修建正规寺院
颁布兴佛诏书,挑选贵族子弟出家为僧
举行佛教与苯教的公开辩论,苯教失败
中晚唐 时期
乘虚而入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吐蕃占领唐朝的陇右之地。
公元763年,20万吐蕃大军占领长安。唐军反击,吐蕃15天内退出长安。
吐蕃掉头西征,占领西域、河西走廊共50余州150余县,人口达160万。
最后会盟
唐朝宰相李泌提出“北合回纥,南通南诏”的遏制吐蕃计划。
南诏顺利归唐后,吐蕃大规模扩张减弱,双方再度和谈。
公元821年,唐穆宗与吐蕃进行了最后一次会盟,划定边界,规定和平措施。
吐蕃衰落
公元838年,赤松德赞去世后,朗达玛继位,推行毁佛政策。
公元842年,朗达玛遇刺身亡,吐蕃陷入长达400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直到蒙元时期,西藏才统一入中国。
吐
蕃
兴
衰
布达拉宫
每年藏历九月,藏族人用牛奶和白糖搅拌的颜料将布达拉宫粉刷一新。
藏族人民用这种方式保护着他们心中最至高无上的宫殿。
政权建立
青藏高原
在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之间,奔流着雅鲁藏布江
江的两岸是河谷平原,属于农业发达的地区
吐蕃人繁衍于雅鲁藏布江的南岸支流-雅砻河谷
统一高原
青藏高原散布着十几个割据邦国和部落,战争时常发生
雅岩部落实力壮大,首领囊日松赞消灭了一些部落,为吐蕃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囊日松赞死后,13岁的儿子弃宗弄赞继位,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一大业,被吐蕃人民尊称为“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
生平
生于公元617年,在位(629—650年)
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正式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
统一
平定内乱,武力兼并邻近部落。
迁都
从雅砻河谷迁到逻些河畔,建布达拉宫
改革
建立一整套政治、法律与军事制度
划定行政区域,设置各级职官
建立王廷议事会,制定赞普与臣下的会盟制度
创建
统一文字 ,创造新的吐蕃拼音文字系统
制作藏历,土地和畜牧的度量衡制度和税收制度
和亲大唐
第一次求亲
公元634年,松赞干布派使者入唐朝贡,太宗也派使臣回访
松赞干布向唐王室求婚,希望娶一位唐朝公主
唐太宗需要进一步了解新兴的吐蕃王朝,没有答应求婚。
第二次 求亲
发兵攻打吐谷浑并派兵威胁唐王朝
太宗示之以威,派兵大败吐蕃
派人请罪,并再次提出和亲,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
内容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第48集 工具|Mindmaster 制作|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