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古代及近代过渡教育史
外国古代及近代过渡教育史,分享了东方文明古国、西方文明古国、中世纪的教育的知识,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同学不要错过了,超全人物及知识点,还有之间的区分。不管是教资还是考研,或者是专升本都有帮助。
考研知识--中国古代教育史,如清朝“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官学教育的改革有(清)官学体制、(清)教学方法改革:六步黜陟法。
暑假也要好好学习。本导图可搭配主页里中国古代教育史导图,整理从原始社会的学校萌芽到清朝的文教政策:兴文教、崇儒经、以开太平,欢迎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原理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外国古代及近代过渡教育史
东方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希伯来
西方文明古国
古希腊
教育制度
荷马时期的教育
古风时期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
雅典教育
古典时期的教育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教育思想
毕达哥拉斯
黑格尔称他为古希腊“第一个民众教师” 亚里士多德认为他是第一个试图讲授道德的人
灵魂论
教育目的:要求为知识而求知识
教育内容:数学是研究万物的中心
苏格拉底
一、教育目的:治国人才
二、德智体三育论
1.德育论(中心)
智徳统一观
知识即美德
道德可教
德育内容(四大德):智慧、正义、勇敢、节制/自制
对德育的评价(积极性、局限性)
2.智育论
内容: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第一次把几何、天文、算术列入必学科目
3.体育论:健康在于锻炼
三、教育方法:产婆术/苏格拉底法——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法
讥讽
助产术
归纳
定义
对苏格拉底法对评价(积极性、局限性)
柏拉图《理想国》
一、理论基础:“学习即回忆”
二、教育作用
对个体:塑造人
对社会:建立和维持理想国
三、教育目的
最高目的
最终目的
四、教育内容:“七艺”
五、教育管理
六、教育阶段
1.学前教育(7岁前):早期教育
2.普通教育(7-18岁):和谐教育
3.高等教育(18岁以后):培养哲学王
如何评价《理想国》(先进性、局限性)
教育实践:学园(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
亚里士多德
一、理论基础:灵魂论
三、教育制度
四、德育论
1.伦理学是德育的基础(中道=中庸)
2.道德实践才能形成德行
3.动机与效果统一,知行统一,主客观统一
五、和谐教育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自由教育)
(分析题)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文雅教育
六、自然教育与年龄分期论(首次提出教育效法自然)
0-7:家庭教育
7-14:初等教育
14-21岁:中等高等教育
评价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积极+局限+综合)
教育实践:吕克昂(高等学府)
古罗马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基督教的兴起(以成人为教育对象)
西塞罗
《论雄辩家》
思想
目的:培养雄辩家
内容:广博知识;修辞学;举止优雅,风度文雅
方法:练习
人道:即德行(3条)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雄辩家的培养》
西方第一个教育学专著
教育观
教学观
教师观
奥古斯丁
教育的作用:认识上帝 上帝即真理,真理即上帝
中世纪的教育
西欧:西罗马帝国
基督教教育
世俗教育
宫廷教育
贵族教育
目的:官吏
内容:“七艺”、拉丁语、希腊语
方法:问答法
骑士教育
家庭教育
目的:骑士
内容:骑士七技
方法:分阶段培养
0-7、8岁:家庭教育阶段
7、8-14岁:礼文教育阶段
14-21岁:侍从教育阶段(学习“骑士七技”)
评价(优点、局限)
中世纪大学
1.简介
2.原因
3.典型
4.特点
5.意义
城市学校
新市民阶层
2.特点
3.评价
中欧: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的教育制度
教会教育
拜占庭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中东: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的教育制度
萨拉森帝国及各大食国的教育
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
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外国近代教育史过渡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兴起
弗吉利奥:第一个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
维多里诺:创建“快乐之家”
伊拉斯谟: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家
莫尔:《乌托邦》
拉伯雷:《巨人传》
蒙田:《论学究气》《论儿童的教育》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基督教分裂,产生新教教派
马丁·路德:创建路德派宗教,义务教育思潮兴起
加尔文:创建加尔文派宗教,做免费教育
亨利八世:创建英国国教
罗耀拉:帮助天主教内部改革,建立耶稣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