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道德经》读书笔记②:第24-47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经》,其作者老子为圣人孔子之师。《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字左右,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事、教育、人生处世等各方面智慧。
编辑于2023-07-10 15:11:45 广东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大道的支配下出现了唯一的元气,由元气分解为阴阳二气,由阴阳二气生出天、地、人,天、地、人相互配合产生了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气和阳气两个对立面,它们通过互相激荡而得以调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人们所讨厌的名称就是孤、寡、不穀,而王公却用它们称呼自己。所以说做事情往往如此,本意也许是想减少它,结果反而增加了它;本意也许是想增加它,结果反而减少了它。别人用来教导我的,我也用它去教导别人:“强悍霸道的人不得好死。”我将把这一原则当作教育人的重要内容。
本章阐述了万物生成的过程
指出万物皆由阴阳二气构成。
提醒人们,事情发展的结果往往出乎个人的意愿与预料,因此做事不可强悍霸道。强悍霸道者不过是为了争名夺利,结果却会使自己身败名裂。
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解释的几种主要观点
“一”指元气,“二”指阴、阳二气,“三”指天、地、人。
“一”指“道”,“二”指阴、阳二气,“三”指阴、阳二气与“和气”。
“一”指“冲气”,“二”指阴、阳二气,“三”泛指众多事物。
认为“一”“二”“三”没有特殊的意义,只是说事物由混沌的气分化为万物,代表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罢了。
儒、释、道三家都反对强梁
在孔子弟子中,子路的性格最为强梁,后子路死于卫国内乱。
佛教反对强梁,把能够忍辱视为成佛的前提条件之一。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天下最柔和的东西,能够存在于最坚硬的东西里,虚无的空间可以存在于看似没有间隙的坚固物体之中。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我从这里认识到清静无为的好处。不用语言的教育,清静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比得上这些原则的。
本章再次强调“无”的重要性
用“无有入无间”这一自然现象,再次强调“无”的重要性,以此来印证自己所倡导的“不言之教”“无为”等原则的正确性。
老子的政治主张是对自然规律的效法
这种效法,有些颇具合理性,但也有一些较为生硬、机械,从“无有入无间”推理出“无为之益”就显得不那么顺理成章。
由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现象有相通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所以老子的这些推理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太正确的一面。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美名和生命哪个更值得亲近?生命和财富哪个更值得重视?获得名利与丧失生命哪个更有害处?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所以说过分的吝啬反而会招致更大的破费,过多的聚财反而会招致严重的损失。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道满足,不会遭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不会遇到危险,可以长久平安。
本章提醒人们三件事情
1||| 生命健康比名利更为重要;
2||| 对于财富不可过于吝啬,否则会造成更大损失;
3||| 只有懂得知足和适可而止的人,才能够平安度过自己的一生。
关于对名利的贪求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说:“尚名好高,其身必疏;贪货无厌,其身必少。”
求名、贪财就是“得”的内容;
人们本想通过获得更多的名利使自己过得更舒适一些,然而往往事与愿违;
名利的获得反而给自己招来灾难,使自己失去健康和生命。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最成功的好似有所欠缺,而它的作用却不会消失。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最圆满的好似一无所有,而它的作用却不会穷尽。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最直的好似弯曲,最巧的好似笨拙,最善辩的好似不善言谈。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运动能够战胜寒冷,安静能够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是天下最重要的原则。
辩证法的角度指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异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本章最后强调清静无为是修身治国的最根本原则。
关于“大巧若拙”
1||| 装拙
假装糊涂,而这种假装出来的“拙”里却隐藏着“巧”
2||| 不“装拙”
表现形式看似拙,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大巧。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国家的政治措施如果符合大道,那么连跑得很快的马也可以拉回去种地;国家的政治措施如果违背了大道,那么连怀孕的母马也要用来作战,以至于在战场生子。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最大的灾祸是不知满足,最大的危险是贪得无厌。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因此懂得满足的这种满足,才是一种永恒的满足。
本章讲贪欲
老子把战争归因于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贪求。
根除了贪欲,也就消除了战争,避免了许多危险。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不用走出门户,就能够了解天下大事;不必朝窗外看一眼,就能够知道自然运行规律。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出门越远,获得的真知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因此圣人不必亲自去实践就能懂得,不必亲自去观察就能明白,不必亲自去做就能成功。
本章讲诱惑
提醒君主为了避免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尽量不要外出,而应该坐在室内静心思考治国方略。
然后利用臣民的力量,做到“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古代不少学者认同老子的这一认识方法,他们的理解大约有三种
1||| 使用众人智慧
君主自己不出门,他是通过别人来了解天下情况的。
这种解释没有否认实地调查的重要性。
2||| 以己推人
认为圣人之所以能够“不出户,知天下”,是因为圣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而推知别人的感受。
3||| 排除欲望干扰以静心思考
认为圣人之所以能够“不出户,知天下”,是因为圣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而推知别人的感受。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MindMaster
道 德 经 思 维 导 图 读 书 笔 记 ② 书 籍 张 景 / 张 松 辉 译注 中 华 书 局 绘图:花漾春天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要想收缩自己的对手,必须暂时让对手扩张开来;要想削弱自己的对手,必须暂时加强自己的对手;要想废除自己的对手,必须暂时让对手振兴起来;要想夺取对手的东西,必须暂时先赠予一些东西给对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这就叫作含而不露的聪明,也即以柔弱的手段战胜刚强之人的策略。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使用这些策略时要像鱼不可离开水那样不能脱离一定的客观条件,也像国家的优良武器一样,不能让别人知道。
关于斗争策略
本章提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等一系列的斗争策略,进而提出“柔弱胜刚强”的主张;
老子最后告诫人们,在使用这些策略时,既要注意特殊的客观条件,又要注意保密。
庄子认为老子处世思想的核心就是“守柔”,是以柔克刚
《吕氏春秋·不二》也说:“老耽贵柔。”老耽即老子。
贵柔思想并非老子的首倡,远在商代,人们就提出“柔克”这一概念。具体到老子,他的守柔思想是来自他的老师常摐。
《列子·黄帝》也有一段论述“守柔”的话
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故上古之言:强,先不己若者;柔,先出于己者。先不己若者,至于若己,则殆矣。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大道永远是清静无为的,然而却又成就了万事万物。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王侯如果能够遵循着它,百姓将会自然而然地发展生产。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生产发展繁荣之后如有欲望产生,我将用无形无象的大道使他们安定下来。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无形无象的大道也不过就是没有欲望而已,如果人们没有欲望而做到了清静无为,天下将自然会太平安定。
本章是对统治者的要求
做到清静无为,即使国家富强了,也要遵循大道,不可多欲多事。
只有如此,百姓才能生活富裕,国家才能安定祥和。
国君如何治理国家
大道运行,是无目的的、无欲望的,就主观来说,大道并不想有所作为,然而客观上却成就了万物,所以说它是“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认为,君主如果能效法大道,坚持无为政治,自然也能把国家治理好。“化而欲作”是说天下安定、国家繁荣以后,万物、主要是指包括国君在内的人,可能会产生多为的欲望,如大兴土木、发动战争等等。
要用大道来说服他们,使他们清静下来,像大道那样永远“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并不去有意表现自己的美德,所以他才真正具有美德;不是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却处处要表现自己的美德,所以他并不具有美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真正崇尚美德的人清静无为,是因为他们没有个人功利目的需要多为;不是真正崇尚美德的人碌碌多为,多为是为了达到个人的功利目的。真正崇尚仁的人去做好事,做好事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那些非常重视义的人去制定各种规则,制定规则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心;那些非常重视礼的人去推行礼仪,如果没有人响应,他就会卷起袖子,死拉硬拽地强人就范。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因此说失去了道而后才去提倡德,失去了德而后才去提倡仁,失去了仁而后才去提倡义,失去了义而后才去提倡礼。礼,是忠信不足的标志,是祸乱的开始。那些超越时代的思想主张,站在道的角度来看,属于华而不实的东西,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要笃守忠信,排除虚礼;要遵循规律,不要提倡超越时代的思想主张。所以要舍弃虚礼和超越时代的思想主张,笃守大道。
本章开始为《道德经》下篇,本章讲德
“上德”之人不会去有意表现自己的美德,他们的仁爱行为也不带有任何个人功利目的,而不具备美德的人刚好与此相反。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为道、德、仁、义、礼做出了自己的价值定位。
关于“礼”
老子认为,礼制的出现是人与人之间诚信不足的标志,是私有财产出现以后,人们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产物,更是当权者维护既得利益的工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贞:通“正”】。 从前所有能够同大道保持一致的事物:天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清明;地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安宁;神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有灵;河谷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充盈;万物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滋生;侯王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做天下人的首领。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发:通“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如果放弃了大道,天无法清明,恐怕要破裂;地无法安宁,恐怕要废掉;神无法有灵,恐怕要绝灭;河谷无法充盈,恐怕要枯竭;万物无法滋生,恐怕要灭绝;侯王无法保持高贵的地位,恐怕要亡国。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gǔ】,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因此贵要以贱为根本,高要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这不正是以低贱为根本的表现吗?难道不是吗?想要获取过多的荣誉反而会失去荣誉。因此不要把自己看作是高贵的美玉,而应定位为一块丑陋的石头。
本章的两个内容
1||| 强调包括天地、神灵在内的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大道,否则将无法存在。
2||| 阐述“贵”与“贱”、“高”与“下”的辩证关系,要求人们不要过高估价自我,应该安守谦卑地位。
关于“一”的解释
1||| 多数学者:把它解释为“道”,这几成定论。这样注译,上下文文从字顺,也符合老子思想。
2||| 本书解释:把全书的“一”都解释为数目字或它的引申义。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万物在大道的支配下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弱者,道之用。 大道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提醒万物保持柔弱的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产生于某种物质,而物质产生于空间。
老子思想中的两大原则
1||| 在道的支配下,万物是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2||| 再次强调守柔思想。
重温“有无相生”(第二章)的辩证观
强调有“无”才有“有”,为有“弱”才有“强”这一处世观寻找理论依据。
关于“有生于无”
全书中的“无”,除了用于“虚无”“没有”等本义外,其他指的都是空间,而“空间”正是由“虚无”引申而来。
然“有无”能够“相生”,那么现在强调其中的一面——“有生于无”,当然是可以的。
在第十一章中,老子就专门强调空间的作用,认为各种器物之所以有用,原因就在于它本身存在着“有”“无”两个对立面,如果全是物质,而没有空间,那么物质就失去它的作用,器物也就没用了。
老子如此反复强调空间的作用,其最终目的仍是想通过自然现象来为他的政治主张、处世原则寻找理论根据。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素质最高的人听到了大道,就会尽心尽力按照它去做人做事;素质一般的人听到了大道,若有若无,将信将疑;素质低下的人听到了大道,就会认为它大而无用、迂阔空洞而加以嘲笑,不被素质低下的人所嘲笑,大道也就不足以成为大道了。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因此格言说:“明白易懂的道理听起来好像难以理解,鼓励人前进的道理听起来好像让人后退,容易做到的道理听起来好像难以施行,最崇高的品质反而好像一无所有,最洁白的颜色反而好像是黑色的,伟大的品德反而好像有许多欠缺,能够有所建树的品德反而好像不厚道,品质纯真反而好像变化无常,最大的方形看不到它的棱角,最大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声音反而无法听到,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清它的形状。”大道虽然无形无声、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就是这个大道,善于帮助万物并且成就万物。
本章的三个主要内容
1||| 素质不同的人,对大道会采取不同的态度;
2||| 现象与本质之间有时候看似存在矛盾,然而二者之间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3||| 虽然大道很难被常人所理解,然而就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大道,成就了万事万物。
素质不同的人,对大道的态度
上士:素质最高的人
勤而行之
努力按照大道去做人做事
中士:素质一般的人
若存若亡
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将信将疑
下士:素质低下的人
大笑之
大而无用、迂阔空洞而加以嘲笑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MindMaster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遵循大道去辅佐君主的人,是不会凭借武力去逞强于天下的。 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用兵打仗的事很快就会得到报应:战争发生过的地区,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有一个灾荒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只要很好地取得胜利就罢手,不敢依仗武力称王称霸。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胜利了而不自大,胜利了而不夸耀,胜利了而不骄傲,胜利之后还要感到自己是出于不得已才打的这次胜仗,胜利了而不逞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强盛了就会走向衰败,求强求壮的做法是不符合大道的,不符合大道就会很快灭亡。
本章主要阐述反战思想
老子的反战思想与墨子的“非攻”主张十分相似,他们都反对不义的侵略战争,而对反侵略的行为采取支持态度。
本章中的“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为千古名言,此后许多大臣都用这句话去反对君主的穷兵黩武。
第三十一章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战争,是一种不吉祥的东西,人们大概都很讨厌它,所以掌握大道的人不去使用它。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君子平时以左边为高贵,作战时却以右边为高贵。战争,是不吉祥的东西,不是君子应该使用的,迫不得已时才使用它,最好漠然处之。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即使战胜了也不应该赞美胜利,如果赞美战争的胜利,这就是以杀人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人,不可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志向。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吉庆之事以左边为高贵,凶丧之事以右边为高贵。打仗时副将居于左边,主将居于右边,这是说要用办理丧事的礼节去处理战争的事情。 杀人之众,以哀悲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战争杀人众多,要带着悲哀的心情参与战争,战胜了,也要用办理丧事的礼节去处理它。
本章继续阐述老子的反战主张
战争是不祥之物,因此人们都讨厌战争,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参与战争,而且还要带着悲哀的心情去参战。
打了胜仗,不要夸耀,更不可热衷于战争。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大道永远处于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状态,它好像未加工过的原木一样,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天下没有人能够改变它。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王侯如果能够遵循大道,万物将会自然而然地宾服于他,天之气和地之气就会相互交融,降下甘露一类的美好事物,没有人指使人们该如何做而自然均平安定。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人们开始制作各种各样有名称的器物和制度,各种器物和制度出现以后,也应该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打个比方,大道与天下万物的关系,就好像江海与河川的关系一样。
本章的两个提醒
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大道,只要君主按照大道办事,国家自然安定,百姓自然宾服。
人们在发展生产、制造工具、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时,应该把握好适当的度,要做到“守中”,适可而止。
老子的“知止可以不殆”思想
与全书的“物壮则老”思想是一致的。
老子对待人们制造器物、建立制度这些事,是抱着“过犹不及”的态度。
他并不反对人们使用某些器物,但要求人们在制作器物时要适可而止,有一个限度,不要无限制地发展下去。
老子说的“圣人为腹不为目”(十二章),“甘其食,美其服”(八十章)。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够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的,能够认识自我的人则更为睿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则更为强大。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遵循大道坚持力行的人是有志的。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违背大道的人就能长久生存,死而精神永存的人是真正的长寿之人。
本章讨论四个问题
1||| “知人”与“自知”
2||| “胜人”与“自胜”
3||| “知足者富”
4||| 提醒人们要遵循大道行事,只有如此,才能死而不亡,精神长存。
关于善于知人、用人,是一个涉及每一个人的大问题
庄子认为,由于人心的隐蔽性和多变性,对人心的认识比对山川、上天的认识更为困难。
庄子认为,通过一系列的考察,一个人品质的好坏就会显露无遗。
孟子也认为人心是可知的,他的方法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眸子。
考察人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横向讲,对人要全方位考察;从纵向讲,对人要长期考察。知人难,是从古至今公认的事情。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大道的作用是那样的广大而普遍,可以说无处不在。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 万物依靠它才能生存,而它从不限制万物,大功告成也不去求名、不去占有,护养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者,永远没有什么欲望。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可以把道看作是卑微的,因为虽然万物归附于它,而它却不当万物的主宰者;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伟大的,因为它始终不追求成为伟大者,所以才能成为伟大者。
本章再次描述大道的特性
1||| 大道无处不在;
2||| 大道支配着世界上万事万物,但自己却没有任何欲望;
3||| 大道能够做到“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不做任何事物的主宰者。
关于大道无处不在的道理
客观上提醒人们,只要留意,在万物中,甚至在极为卑微的物体中,都可以领略到大道。
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广泛,如著名书法家怀素从“夏云之奇峰”中学习草书,归终居士从自然的各种声响中懂得了天理人情,高启在泉水那里悟得大道等等。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如果君主掌握了大道,天下人都会归附于他,归附他不会有任何害处,都能过上太平安乐的好生活。 乐与饵,过客止。 然而由于贪图诸如音乐美食等各种安逸的事物,往往会使那些皈依大道的人半途而废。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大道这种事物说出来,淡淡的没有任何味道,看它又看不见,听它又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
本章内容是针对君主而言,但也适用于普通民众
如果君主遵循大道,将会惠及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然而安逸生活往往会绊住君主寻求大道的脚步。
希望过上安逸生活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处理不好,安逸的生活会成为君主学习大道、皈依大道的障碍。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MindMaster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踮起脚跟想站得高一些的人反而站不稳,跨着大步想走得快一些的人反而走不远;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仅仅依靠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反而看不清楚,自以为是反而名声不高,自我夸功反而会把功劳夸没了,自高自大反而做不了领导者。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站在大道的立场上去衡量这些行为,可以说这些行为都像剩饭肉瘤一样多余无用,人们大概都很讨厌这些行为,所以懂得大道的人不去做这样的事情。
本章紧承22和23章内容,再次提醒包括君主在内的人们
不要做跳跃式的暴烈行为,因为“欲速则不达”;
告诫大家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因为这些行为不符合大道,而不符合大道的行为会招来别人的厌恶。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实际上讲的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孔子对此也十分赞成,他告诫子夏两条原则
办事不要急于求成
不要两眼只盯着小利
关于”自伐“与”自我炫耀“
自伐
自我夸耀才能
自我夸耀功劳
这两者都会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自我炫耀
是招人厌恶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有一个事物混然而成,它出现在天地之先。它无声无形,独立存在永不改变,它支配万物循环运动永不停止,可以把它看作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我不知道这个事物的名字,就给它起个字叫“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叫“大”。 “大”使万物向前发展,发展下去就会走向极盛,走向极盛后又要返回到起点。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说道有道的规律,天有天的规律,地有地的规律,治国也有治国的规律。天地间有四种主要规律,而治国的规律只占其中之一。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大道,大道就效法它自身的样子。
本章主要阐述三个内容
第一,再一次描述了道的特性及作用;
第二,提出万物“周行而不殆”的循环论;
第三,明确要求人们效法天地自然。
老子认为大道“先天地生”,朱熹也有类似观点。
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老子的“道在物先”与朱熹的“理在气先”是一个意思,“道”是各种规律的总称,是万物产生的基础,但又不能直接生出万物。
关于“周行而不殆”
老子认为万物的运动是永恒的,是循环的:从原点出发——走向极盛——再回到原点。这就是所谓的“周行”。
既然任何事物发展的结果,最终都不免要回到原点,那么最好就不动,或者虽然动一动,但不要达到极盛,这样就不会走向反面,或者说能够推迟走向反面的时间。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是轻的基础,静是动的根本。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因此圣人整天在外旅行而从不离开自己的衣食行李,即使有奇观美景,也安闲而居,超然于美景之外而不为所动。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为什么一个大国君主,却为了个人享乐而不重视自己的国家呢?不重视国家就会丧失自己的生存基础,轻举妄动就会丢掉自己的生存根本。
本章把“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一普遍自然现象运用到政治领域里
提醒君主不要轻视自己的国家,否则就会丧失自己的生存基础,导致国破身亡。
老子把圣人和万乘之主对举,一褒一贬,十分清楚。
圣人在外旅行,深知衣食行李是他们的生活基础,所以即使遇到奇观美景,他们也静守在衣食行李旁边寸步不离,不为奇观美景所动。
对万乘之主来说,国家是他们的生存基础,然而他们为了个人享乐,而不把国家放在心上。
田成子和隋炀帝都是“以身轻天下”的万乘之君
成子接受了大臣的劝谏,醒悟较早,避免了一场政变,保住了自己的政权。
隋炀帝晚年,社会已不安定,但他为了享乐,还要去江都一游,并为此杀害数位劝谏者,结果天下大乱,隋炀帝也被自己的属下杀死在江都。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车辙痕迹;善于讲话的人,不会出现语言瑕疵;善于计算的人,不必使用筹策;善于关门的人,不用关楗却固不可开;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却牢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因此圣人总是善于感化、使用别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利用万物,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事物。这些做法可以说是明智的。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凭借。不善人如果不尊重他们的老师,善人如果不爱惜他们的凭借,即使是明智的人也会变得十分糊涂。善人与不善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而微妙的。
本章阐述三个内容
1||| 要求人们善行、善言等;
2||| 要求人们善于使用人与物,不可轻易地抛弃他们;
3||| 要求人们妥善地处理好善人与不善人之间的关系,以保证社会的和谐安定。
古人非常重视讲话的艺术,甚至为了避免言多有失而主张三缄其口。
第一,切记不可讲伤人之语。
第二,借用圣贤言语进行批评或反批评。
第三,要注意谈话对象的不同。
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无用之人
只要善于使用,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材而用,在圣人那里,就没有被抛弃的人和物。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道什么是雄强,却要安于柔雌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沟谿。甘愿做天下的沟谿,高尚的品德就永远不会丧失,就能恢复到无知无欲、柔和不争的婴儿状态。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天地之间这个大空间,不就好像是一个大风箱吗?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道什么是荣耀,却要安于屈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高尚品德就会永远保持圆满,就能够同大道保持一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大道会分散显现为万物各自的本性,圣人就顺应着万物各自的本性去进行管理。所以说最完美的治理是不去伤害万物的本性。
本章讲了两个内容
1||| 要求人们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要像婴儿那样,无知无欲,柔弱不争;
2||| 老子告诫人们,在治理国家时,一定要顺应万物的天性,不可依据个人意愿而随意去伤害万物的天性。
曾国藩对“知其雄,守其雌”两句特别欣赏,把它视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一阶段:在京做官时,以程朱理学(儒家)为依归;
第二阶段:办理军务前期,崇尚法家思想,还想写一部《挺经》;
第三阶段:办理军务后期,崇尚老庄思想。
曾国藩回乡守丧期间,认真研读老庄思想,守丧结束,再次出山,集十二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其中后六个字就是出自《道德经》本章: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君主想要治理好天下却又按照个人意志去采取行动,我将会看到他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天下这个神圣的器物,是不可以按照个人意志去治理的。随心所欲地去治理天下的君主,一定会搞乱天下;想把天下据为己有的君主,一定会失去天下。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所以事情往往如此:本意也许是想走在前面,结果可能反而落在后面;本意也许是想轻轻哈气为物取暖,结果可能因为吹气太快而使物变凉;本意也许是想强壮,结果可能反而变得瘦弱;本意也许是想稍微减损一点儿,结果可能是全部毁掉了。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因此圣人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度的、过分的言行和欲望。
本章讲君主在治理国家时的注意事项
1||| 不要按照个人意愿与臆想去采取行动,更不能把国家据为己有。
2||| 君主的个人意志往往违背自然法则,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败。
3||| 君主的个人意志往往违背自然法则,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败。
关于“或行或随”四句的解释
任继愈
所以,一切事物(本来就)有的前进,有的后随;有的轻嘘,有的急吹;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的小挫,有的全毁。
陈鼓应
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呴暖,有吹寒;有刚强,有羸弱;有安定,有危险。
高亨
认为前六句为一章,后五句为一章,互不相干。
本书
客观结果往往与主观愿望相反,由此自然导出“或行或随”的一般性结论,“行”是主观愿望,“随”是客观结果。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Mind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