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侵犯财产罪11罪
侵犯财产罪11罪,具体有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民诉管辖之合同纠纷管辖,深度解析民事诉讼中合同纠纷的管辖规则。该作品集运用思维导图形式,条理清晰地展示了合同纠纷管辖的法律条文、适用情形及实践案例,帮助法律从业者及学习者快速掌握关键知识点,提升案件处理效率。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科类选修,逻辑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部分资料提及的充足理由律。这些规律在逻辑思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确保了思维的确定性、无矛盾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这是一篇关于抗辩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保证人享,连带保证人享,否认对方的权利,永久抗辩权。
整本书涵盖法硕及法考权威之集大成,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适用于考试复习!希望对大家有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宪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刑法笔记之刑法总则知识架构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侵犯财产罪11罪
1. 抢劫罪
幅度:x>3.10.x
客体:财产所有权+人身权
客观:暴力胁迫强行劫取财物+压制反抗
主体:14岁+责任能力
主观: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
杀伤奸+知觉下or 无知觉+取走财物=抢劫or 盗窃+前罪的数罪并罚
盗窃,诈骗,抢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证据而当场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
抢劫→对人使用暴力
抢夺→对物使用暴力→飞车夺物=抢劫
2. 抢夺罪
客体:动产+人身权
客观:公然或成其不备夺取财物,没有暴力
主体:16岁
抢劫→对人使用暴力 vs 抢夺→对物使用暴力→飞车夺物=抢劫
幅度:3,3-10,10+
既遂标准:(行为犯)只要行为人都是既遂
3. 盗窃罪
客体:公私财产所有权
客观:为秘密窃取,数额1000+,2年内3次,入户or携凶盗窃
主体:16岁+刑事责任能力
主观:直接故意+有非法占有公私财务为目的
幅度:3,3-10
既遂:控制
4. 诈骗罪
客体:财产所有权
客观:虚构或隐瞒真相的方法,让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
主体:16岁+责任能力
主观: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幅度:3,3-10,10-x
注意:诈骗要求被害人对财产处分又有无认知
5. 敲诈勒索罪
客体:人身权+财产权+其他权
客观:实施威胁,以恶害相告,迫使其当交二千-五千之内
主观: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6. 侵占罪
客观:将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
主观:拒不退
幅度:2,2-5
7. 职务侵占罪
客观: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的财务据为己有
主体:企事业单位or 职工
主观:故意
8. 挪用资金罪
客体:资金使用权
客观: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3个月以上
主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主观:故意挪用
幅度:3,3-7
9. 故意毁坏财物罪
客观: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大
主体:16岁以上
主观:故意排除的意思
幅度:x<3,3-7
10. 破坏生产经营罪
客体:经营秩序+财产所有权
客观: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破坏生产
主观: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
11.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客体:报酬权
客观:以转移财产、逃匿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
主体:自然人和单位
主观: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
本罪=纯正不作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