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的思维导图,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一节 班集体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与班集体(p350
(一)班级(p350
1、概念和地位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2、来源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伊拉斯谟(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二)班集体(p350
1、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的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2、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准则可以是明文规定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一)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组建阶段(p351
组建阶段是班集体的雏形期。
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和动力
提出目标
遵守制度和要求
引导开展活动
集体对班主任有较大的依赖性
不能离开班主任监督独立执行要求
班主任不注意严格要求班级可能松弛涣散
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p351
核心初步形成阶段是班集体稳定发展的时期。
一定了解和信任
积极分子涌现团结
班干部发挥核心作用
班级的凝聚力开始显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班级的组织与功能比较健全,班级的核心初步形成。
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班主任过渡到提出建议
由班干部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
3、集体自主活动阶段(p352
班集体趋向成熟
已有明确奋斗目标
班干部有独立主持班务工作的能力
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级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集体开始成为真正的教育手段。
(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p352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组建阶段。刚接手一个班级时首先做好。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
(6)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三、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内容(p352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教学管理
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模式(p353
常规管理
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平行管理
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模式。
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民主管理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模式。
实质: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
目标管理
师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转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小组个人和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
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模式
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与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