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饮食与营养
有健康意识的人会同时考虑饮食与营养。尽管大多数人可以在不考虑营养的情况下安排饮食,但如果在乎营养,就不可能不考虑饮食。 本思维导图为大家整理了人体所需的营养和饮食要点记录,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编辑于2020-03-01 10:56:59饮食与营养
营养状况的评估
影响因素的评估
身体因素:疾病及药物影响食物过敏,年龄、活动特殊生理阶段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经济状况、饮食习惯、饮食环境、生活方式、营养知识
饮食营养的评估
饮食状况评估:用餐情况、摄食种类及摄入量、食欲、药物等
体格检查
人体测量
身高、体重
男性:标准体重(kg)= 身高-105(cm)
女性:标准体重(kg)= 身高-105-2.5(cm)
实测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数计算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00%除以标准体重
皮褶厚度
利用皮褶计测量
常用测量部位为肱三头肌部、肩胛下部、腹部
1.肱三头肌部:右上臂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
2.肩胛下部:右肩胛下角处
3.腹部:距脐左侧1cm处
标准值
男性:12.5mm
女性:16.5mm
上臂围
上臂围是测量上臂中点位置的周长。
标准值
男性:27.5cm
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评估
血清蛋白质水平:血红蛋白、清蛋白
氮平衡试验
免疫功能测定:淋巴细胞总数及状态
医院饮食
基本饮食
普通饮食
膳食原则和要求: 营养平衡,美观可口,易消化、无刺激
用法:每日热量2200-2600kcal、蛋白质70-90g、脂肪60-70g、碳水化合物450g、水2500ml,每日3餐
适应症:消化功能正常、无饮食限制、体温正常、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的病人
食物选择:一般食物
软质饮食
膳食原则及要求:营养平衡,易消化,易咀嚼,食物碎、烂、软,少油炸、油腻、粗纤维及强烈刺激性调料
用法:每日总热量2200-2400kcal,蛋白质60-80g,每日3-4餐
适应症:消化吸收功能差、咀嚼不便、低热、消化道术后恢复期的病人
食物及烹调方法的选择:软饭、面条、切碎煮熟的菜、肉等
半流质饮食
膳食原则和要求:半流质,无刺激性,易咀嚼、吞咽和消化,纤维少,营养丰富,少食多餐
用法:每日总热量1500-2000kcal,蛋白质50-70g,一日5-6餐
适应症:口腔及消化道疾患、中等发热、体弱、手术后病人
食物选择:泥、末、粥、面条、羹等
流质饮食
膳食原则和要求:液状食物,易吞咽、消化,无刺激性,短期使用,辅以肠外营养
用法:每日总热量836-1195kcal,蛋白质40-50g,少量多餐,每日6-7餐,2-3小时一次,每次200-300ml
适应症:口腔疾患、各种大手术后、急性消化道疾患、高热、病情危重、全身衰竭病人
食物选择:乳类、豆浆、米汤、果汁等
治疗饮食
三高
高热量饮食
饮食原则:基本饮食的基础上加餐2次,可进食牛奶、豆浆、鸡蛋、蛋糕、巧克力及甜食等。总热量为3000kcal/d。产妇每餐有汤。
适用范围:用于热能消耗较高的病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面积烧伤、结核病及产妇等。
高蛋白饮食
饮食原则:基本饮食的基础上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优质蛋白。蛋白质供给量为1.5-2.0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120g,总热量为2500-3000kcal/d。
适用范围:适用于高代谢性疾病,如烧伤、结核、恶性肿瘤、贫血、甲亢、大手术后病人、低蛋白血症病人、孕妇、乳母。
高纤维素饮食
饮食原则:选择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蒜苔、粗粮、竹笋、香蕉、菠菜等
适用范围:便秘、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人
四低
低蛋白饮食
饮食原则:补充蔬菜和含糖高食物,成人饮食中的蛋白质不超过40g/d,视病情可酌情减少至20-30g/d;肾功能不全者应多摄入动物性蛋白,忌用豆制品;而肝性昏迷者应以植物性蛋白为主。
适用范围: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脑病等限制蛋白质摄入的病人
肾功不全的病人:以肉、鱼、蛋为主肝性昏迷的病人:以植物性蛋白为主
低脂肪饮食
饮食原则:食物清淡、少油,尤其要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病人不必限制植物油(椰子油除外)。成人脂肪量<50g/d,肝胆胰疾患的病人<40g/d。
适用范围:用于肝胆胰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症及腹泻等病人。
低胆固醇饮食
饮食原则:胆固醇的摄入量<300mg/d,禁用或少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和脑、鱼籽、蛋黄、肥肉和动物油等。
适用范围:用于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
患者禁食:动物内脏和脑,鱼籽蛋黄,肥肉,动物油
低盐饮食
饮食原则:成人每日食盐<2g(含钠0.8g)或酱油10ml/d,但不包括食物内自然存在的氯化钠。禁食腌制品,如咸菜、皮蛋、火腿、香肠、咸肉、虾米等。
适应范围:心脏病、急慢性肺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但水肿较轻、各种原因所致水钠潴留
一无
饮食原则:无盐饮食除食物内自然含钠量外,烹调时不放食盐,饮食中含钠量<0.7g/d;低钠饮食除无盐外,还需控制摄入食物中自然存在的含钠量(<0.5g/d),二者均禁用腌制食物、含钠食物和药物,如含碱食品(油条、挂面、汽水等)和碳酸氢钠等药物,烹调时可采用增加糖、醋、无盐酱油、少钠酱油等调味。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同低盐饮食,但病情较重者。
一少
饮食原则:少食物纤维,如粗粮、竹笋、芹菜等,不用强刺激性调味品和坚硬、带碎骨的食物,肠道疾患少用油脂。
适用范围:用于伤寒、痢疾、肛门疾病、腹泻、肠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咽喉部及消化道手术后的病人。
试验饮食
胆囊B超检查饮食
目的: B超检查胆囊、胆管、肝胆管疾病
方法:前3日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日晚餐进无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清淡饮食检查当日早晨禁食,第一次摄片后,如胆囊显影良好,进食高脂肪餐3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摄片,观察胆囊收缩情况。(高脂肪餐-油煎荷包蛋2个,脂肪量约25-50g)
甲状腺131I试验饮食
目的:协助测定甲状腺功能
方法:试验期2周 ;试验期间禁用含碘食物如海带、海蜇、紫菜、海参、虾、鱼、加碘食盐等 ;禁用碘剂做局部消毒
葡萄糖耐量试验饮食
目的: 糖尿病诊断
方法:试验前食用碳水化合物≥300g共3日;停用一切升降血糖的药物 ;试验前晚餐后禁食(10-12小时);试验日晨采血后,将葡萄糖75g溶于300ml水中顿服;糖餐后0.5h、1h、2h、3h分别采血测血糖
肌酐试验饮食
目的: 协助检查、测定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方法:试验期为3天;禁食肉类、禽类、鱼类、忌饮茶和咖啡;主食<300g/d,蛋白质<40g/d;蔬菜、水果、植物油不限;
尿浓缩功能试验饮食
目的: 检查肾小管浓缩功能
方法:试验期为1天;水500-600ml/d,控制摄入量;蛋白质供给1g/(kg*d);避免食用过甜、过咸或含水量高的食物
特殊饮食护理
胃肠内营养:采用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能量及营养素的支持方式
要素饮食
概念:是一种化学组成明确的精制食品,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或较为稳定的悬浮液。
特点:无须经过消化过程即可直接被肠道吸收和利用
适用人群:严重烧伤及创伤等超高代谢、消化道瘘、手术前后需营养支持、非感染性严重腹泻、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
分类
1.营养治疗用:游离氨基酸、单糖、重要脂肪酸、维生素、无机盐类、微量元素
2.特殊治疗用:针对不同疾病病人,增减相应营养素达到治疗目的高支链氨基酸低芳香族氨基酸、低苯丙氨基酸
用法
分次注入:每日4-6次,每次250-400ml
间歇滴注:每日4-6次,每次400-500ml,每次输注持续时间约30-60分钟
连续滴注:在12-24小时内持续滴入要素饮食,或用肠内营养泵保持恒定滴速
并发症
机械性并发症:鼻咽部和食管黏膜损伤、管道阻塞
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急性腹膜炎
代谢性并发症:高血糖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其他并发症: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
注意事项
1.每种要素饮食的具体营养成分、浓度、用量、滴入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临床医师、责任护士和营养师共同商议而定
2.应用原则一般是由低、少、慢开始,逐渐增加,待病人耐受后,再稳定配餐标准、用量和速度
3.配制要素饮食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所有配制用具均需消毒灭菌后使用
4.已配制好的溶液应放在4℃以下的冰箱内保存,防止被细菌污染。配制好的要素饮食应保证于24小时内用完,防止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
5.要素饮食不能用高温蒸煮,但可适当加温,其口服温度一般为37℃左右,鼻饲及经造瘘口注入时的温度宜为41-42℃。可置一热水袋于输液管远端,保持温度,防止发生腹泻、腹痛、腹胀
6.要素饮食滴注前后都需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净管腔,以防食物积滞管腔而腐败变质
7.滴注过程中经常巡视病人,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查明原因,按需要调整速度、温度;反应严重者可暂停滴入
8.定期记录体重,并观察尿量、大便次数及性状,检查血糖、尿糖、血尿素氮、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做好营养评估
9.停用要素饮食时需逐渐减量,骤停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10.临床护士要加强与医师和营养师的联系,及时调整饮食,处理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11.要素饮食不能用于幼小婴儿和消化道出血者;消化道瘘和短肠综合症病人宜先采用几天全胃肠外营养后逐渐过渡到要素饮食;糖尿病和胰腺疾病病人应慎用
管饲-鼻饲法
肠内营养泵
胃肠外营养:按照病人的需要,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病人所需的全部能量及营养素,包括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一般饮食护理
进餐前护理(饮食教育,环境准备,病人准备)
进餐时护理(分发食物,鼓励进餐,问题处理)
进餐后护理(保持清洁,做好记录,做好交接)
概述
人对营养的需要
热能: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及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能量,由食物内的化学潜能转化而来。
营养素:是能够在生物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机体及调节和维持生理功能的物质。
营养质量指数:营养素密度与热能密度之比。
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合理饮食
促进生长发育
构成机体组织
提供能量
调节机体功能
不合理饮食
营养过剩
饮食不当
营养不足
饮食、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补充额外损失及消耗的营养素
补充额外损失及消耗的营养素
体重: 清晨,空腹,排空大小便,测量时,被测者立于磅称的中央,衣着不宜过厚,且每次测量时,穿着同样衣服
身高: 被测者赤脚直立,两脚跟部靠紧,脚尖40-60°角;膝伸直,两上肢自然下垂,自然放松,头正,眼耳在同一水平面上,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右侧读数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
热能供给量 男性:9.41~12.55MJ/d 女性:7.53~10.04MJ/d
热能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16.7kJ/g(4kcal/g) 脂肪37.6kJ/g(9kcal/g) 蛋白质16.7kJ/g(4kca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