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有机化学 绪论 (精华总结)
大学有机化学学什么?怎么复习?绪论精华总结思维导图,全面介绍绪论的要点知识,详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组成分类,有机化学反应中的电子效应、酸碱概念,有机物共振理论,有机化学的反应的基本类型,多个学习重点一图介绍,快速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学习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绪论
有机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特点
热稳定性差,易燃烧
熔沸点较低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反应速率慢,副反应多
数量多、结构复杂
同分异构体
原子间以共价键连接
比重比水小
分类方法
碳链骨架分类
开链化合物
碳环化合物
脂环族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官能团分类
决定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基团
研究方法
分离提纯:重结晶、蒸馏、升华、萃取
分子式确定:元素分析仪、质谱仪
结构式的确定: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
有机化合物构造式表示方法
路易斯构造式
短线构造式
键线构造式
构造简式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
诱导效应(吸电子)
是分子中原子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电子效应,通常是以氢原子为比较标准
特点:传递性、方向性、近程性(三个原子后无影响)
吸电子基:电负性大于氢的原子或基团
给电子基:电负性小于氢
共轭效应
在共轭体系中由于电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使Π电子或p电子的分布发生变化的电子效应成为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给电子)
有机物中的C-H键与Π键或p轨道在一定方向上也能产生部分重叠,使C-H键电子向Π键或p轨道偏移而产生的电子的离域现象
烷基的电子效应
烷基与饱和碳原子链接
吸电子
烷基与不饱和碳原子链接
给电子
烷基与碳自由基链接
烷基与碳正离子链接
有机物中的酸碱概念
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为酸;反之为碱
酸碱电子理论(路易斯酸碱电子理论)
酸:具有空轨道能接受电子对的电子接受体
碱:具有孤对电子或Π电子的电子给予体
共振论
基本概念
共价键数目相等的共振构造式,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相同
共价键数目较多的共振构造式比共价键较少的共振构造式更稳定,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更大
电荷分离的共振构造式没有电荷不分离的共振构造式贡献大,而且不遵守电负性原则的电荷分离的共振构造式通常是不稳定的,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很小,一般忽略不计
键角和键长变形较大的共振构造,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小,一般忽略不计
书写共振构造式的基本原则
共振构造式要符合价键结构理论和满足八隅体规则的要求
同一分子的共振构造式,只是电子(一般是Π电子和孤对电子)排列不同,而原子核的相对位置不变或变化很小
同一分子的共振构造式,其成对电子数或未成对电子数必须相同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自由基反应
按共价键均裂方式进行的有机反应成为自由基反应
特点:共价键均裂,有自由基中间体生成。需要光、热或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
离子型反应
按共价键异裂的 方式进行的有机反应称为离子型反应
特点:有正离子或负离子中间体生成。根据试剂种类可分为亲电反应和亲核反应
协同反应(分子型反应)
反应物分子共价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共价键的生成同时进行,反应过程中不生成自由基或正负离子中间体,这类反应称为协同反应
特点:一步反应,经历环状过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