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化—第二十二章 糖酵解
生物化学糖酵解,主要是反应过程和糖酵解的调控
细胞生物第四章细胞质膜的知识点包括细胞质膜与生物膜、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与基本成分、细胞质膜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杨荣武版生物化学第八章酶学概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糖酵解
一.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葡萄糖
糖酵解 有氧或无氧
丙酮酸
无氧
乳酸
子主题
有氧
乙酰CoA
6-磷酸葡萄糖
磷酸戊糖
二.糖酵解反应过程
㈠.葡萄糖的磷酸化
1.关于己糖激酶
特点
⑴.糖酵解过程中第一个限速酶
⑵.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4种己糖激酶同工酶,分别称为I至IV型
I,II,III型与IV型比较:
⑶.己糖激酶在催化反应中,巧妙地使用“诱导契合”机制,而避免了ATP在活性中心发生水解的可能性。
⑷.专一性差,不是只能与葡萄糖结合,也可与其他六碳糖结合。
相关概念
激酶:一类从高能供体分子转移磷酸分子到特定靶分子的酶,激酶需要Mg2+作为辅助因子(写反应式时,Mg2+要标注出来)
2.反应特点
消耗1分子ATP
3.磷酸化的好处(即生理意义)
⑴.葡萄糖由此带上负电荷,极性猛增,很难再从细胞中“逃逸”出去
⑵.葡萄糖的能量状态得以提高,由此变得不稳定,有利于其在后面一分为二,被“腰斩”为三碳糖
㈡.6-磷酸葡糖的异构化
1.关于磷酸葡糖异构酶
通过此反应,醛糖变成了酮糖,羰基从1号位变到2号位
㈢.磷酸果糖的再次磷酸化
1.关于磷酸果糖激酶-1(PEK-1)
⑴.糖酵解中出现的第二个限速酶,是糖酵解三个限速酶中催化效率最低的酶,
⑵.糖酵解中最重要的限速酶
⑴.又消耗1分子ATP
⑵.是整个糖酵解途径最重要的限速步骤
㈣.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
1.关于醛缩酶
⑴.该酶是逆向命名
⑴.1分子六碳糖裂解成1分子磷酸二羟丙酮(DHAP)和1分子3-磷酸甘油醛(GAP)
⑵.要注意裂解位点以及生成产物分别是原底物的哪个位置上的C原子
㈤.磷酸丙糖的异构化
如上图所示第⑤步
1.关于磷酸丙糖异构酶
严格地说,它并不直接属于糖酵解途径,充其量不过是将DHAP转变为糖酵解的中间代谢物3-磷酸甘油醛,后者才可以进入下一步反应。但是,人们已习惯将它视为第一阶段的最后一步反应。
第一阶段:需能,共消耗2分子ATP
㈥.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及磷酸化
1.关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⑴.巯基酶,碘代乙酸和有机汞能够抑制酶活性,从而丙酮酸代谢障碍,出现类似脚气病的症状
⑴.由无机磷酸分子供能
砷酸与无机磷酸极为相似,因此可以代替无机磷酸参加反应,形成1-砷酸-3-磷酸甘油酸,但这样的产物极不稳定,很容易自发地水解成3-磷酸甘油酸并产生热,无法进入下一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但砷酸并不抑制糖酵解,反而能刺激糖酵解以更快的速率进行。
第㈦步也生成3-磷酸甘油酸,所以1-砷酸-3-磷酸甘油酸的自发水解,会导致ATP合成受阻,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这也是砷酸有毒性(砒霜中毒)的原因。
⑵.脱氢由NAD+(氧化型辅酶I)接受→NADH
⑶.同时进行脱氢和磷酸化作用
⑷.产生1,3-BPG和NADH
在反应中,醛基变成了羧基,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贮存在1,3-BPG的高能磷酸键上,还有一部分被NADH中的高能电子带走。
⑸.糖酵解过程中唯一脱氢反应(氧化作用)
㈦.第一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1.关于磷酸甘油酸激酶
需要Mg2+
⑴.这是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先合成一种高能中间物,然后在一种转移酶的催化下,中间物上的高能键被转移给ADP,形成ATP。这里的高能中间物是1,3-二磷酸甘油酯。
⑵.开始收获阶段:产生2分子ATP(因为有2个磷酸基团)
㈧.3-磷酸甘油酯的变位
1.关于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也需要Mg2+
㈨.2-磷酸甘油酸的烯醇化
1.关于烯醇化酶
⑴.高能磷酸化合成
㈩.第二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1.关于丙酮酸激酶
⑴糖酵解过程中的第三个限速酶
⑵.需要Mg2+和K+
⑴.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⑵.产生2分子ATP
第二阶段:产能,净合成2分子ATP
总结:
1.三步不可逆反应:①、③、⑩
2.耗能反应:①、③
3.两步产能:⑦、⑩
4.一步脱氢反应:⑥
5.净生成能量ATP2分子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四.其他物质进入糖酵解
五.糖酵解的调控
㈠.己糖激酶和葡糖激酶的调节
6-磷酸葡萄糖(产物)可反馈抑制己糖激酶,但肝脏葡萄糖激酶不受其抑制。
肝脏葡萄糖激酶:Km值高,大剂量G激活酶
长链脂肪酰CoA可别构抑制肝脏葡萄糖激酶。
脂肪分解产物,机体利用脂肪时,会减少糖的利用
㈡.PEK-1的调节
变构抑制剂:ATP,柠檬酸和质子
ATP: 既是抑制剂,又是底物 PFK-1:两个结合ATP的部位 酶的活性中心:亲和力高 别构中心: 亲和力低
ATP浓度低,只与活性中心结合,PFK-1有活性,EMP正常进行
ATP浓度较高,可与别构中心结合,PFK-1与F6P亲和力降低,EMP抑制。
柠檬酸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
细胞能荷丰富的“指示剂”
负别构抑制剂
细胞的能荷大幅度提高时,三羧酸循环将被削弱,柠檬酸因此积累,并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转运蛋白离开线粒体进去细胞质基质,并且作为负别构效应物抑制PEK-1的活性。 柠檬酸似乎在向PEK-1传递一种信号:“细胞已经使用其他替代性燃料合成了大量的ATP,你作为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调节酶也该歇歇了。”
质子
pH下降时糖酵解速度降低,防止在缺氧条件下形成过量的乳酸而导致酸中毒。
变构激活剂:AMP,ADP和2,6-二磷酸果糖(F-2,6-BP)
AMP,ADP
细胞能荷匮乏的“指示剂”,正别构激活剂 AMP效果更显著
2,6-二磷酸果糖
PFK-1最重要的激活剂 F-2,6-BP 是由PFK-2 催化 F-6-P磷酸化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