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前12讲的基本内容,框架形式排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犯罪心理学
1.犯罪心理学是什么
犯罪
定义
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刑法惩罚的行为
特征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惩罚性
犯罪心理
广义
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
狭义
支配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
(研究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
犯罪心理学绪论
犯罪心理生成论
犯罪心理类型论
犯罪心理治理论
学科状况
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现象学科,或然性学科
法学(犯罪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历史
文化大革命--现在
2.犯罪心理学有什么用
研究任务
理论方面
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促进研究方法的创新
推动邻近学科的发展
实践方面
促进心理健康
服务诉讼要求
实现犯罪防控
提高矫治效果
避免犯罪被害
3.如何发现犯罪心理
指导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个性观原则
伦理性原则
研究方法
调查法
个案追踪法
心理测验法
比较研究法
4.犯罪是天生的吗
代表人物:龙勃罗梭
天生犯罪人论
隔代遗传
返祖现象
对天生犯罪人的评价
肯定
否定
5.内分泌影响犯罪吗
化学阉割法
路易斯.伯曼
早期
晚期
月经与犯罪
睾酮与犯罪
6.染色体可以影响犯罪吗
染色体变异学说
代表人物:特里西娅.雅各布斯
主要内容
XXY染色体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7.犯罪可以被模仿吗
塔尔德提出模仿论
模仿规律
人们的密切交往会导致相应的相互模仿
插入规律
模仿是蔓延性的
低劣者模仿优势者
模仿论的评价
积极
批判了犯罪生理学派的缺陷
对社会学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
忽视了个人身体,心理等方面行为的影响,把复杂的犯罪现象简单化
8.犯罪是学习得来的吗
犯罪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观察学习的来源
家庭影响
亚文化的重复接触
宣传工具和范例作用
攻击行为的来源
观察学习
生物学因素
直接经验学习
行为发生的机制
环境,个人和行为三者互相影响,彼此联结的因素
保持的原因
外部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9.“贴标签”如何影响犯罪
标签理论
基本观点
个体变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
“初级越轨”—“次级越轨”
转变是逐渐的,交替进行的
评价
影响刑事法律制度
对司法机关本身的执法行为本质的探讨有争议
10.“破窗”如何影响犯罪
代表人物威尔逊,凯林
主要观点
1.无序与犯罪之间存在相关性
2.大量的,集中的和被忽视的无序更容易引发犯罪
3.警察可以通过规则性干预来减少区域性无序
4.警察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强化社区的自我控制能力y
帮助
犯罪防控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消除或控制犯罪心理产生的诱因,重点在 于无序场所
11.无意识影响犯罪吗
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
人格理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侵犯本能说
1.人产生犯罪心理和行为由于侵犯本能导致
2.在社会的约束和监督下,侵犯本能隐藏,在情欲激动时流露
利欲本能说
1.人的生存欲望是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动力
2.当利欲本能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谋求不正当的补偿,诱发犯罪心 理和行为
性本能说
性冲动是产生犯罪心理的唯一原因,是一切犯罪的原动力
权欲说
贪官现象
肯定评价
理论上研究领域扩张到无意识
实践上对奇特案件的侦破,犯罪人的教育改造
局限之处
研究对象是精神病人而不是犯罪人
研究结论有荒谬之处
研究方法不够科学,主观色彩浓厚
12.挫折如何影响犯罪
挫败攻击理论
代表人物
多拉得.米勒
犯罪是个体受挫折后产生的攻击反应行为
当一个人的动机受到挫折时,为了减轻心理的紧张,必然要通过攻击 行为来宣泄
类型
内罚性反应
外罚性反应
不罚性反应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欲求的程度
挫折的突然性因素
个体的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