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绪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绪论知识点分享给你!本思维导图带你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功能、任务,历史的主流和本质,主题和主线,历史分期和其基本框架以及学习近代史纲要的方法等中国近代史知识和。如果有不足,可以提出,请多多关照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功能,任务
性质: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能:他从历史教育的角度上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任务“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和近代以来以及当代基本国情 “四个选择”——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二,如何认识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正确认识个别历史事件或具体历史细节与整体历史的关系,切忌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不得由个别历史事件或碎片化历史细节轻率得出对整体历史的结论。
必须把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微观的历史细节放在一个宏观的历史框架和长时段的历史过程中考察,并将其按照一定的联系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历史,才能透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微观的历史细节,认识到历史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主题和主线
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主线: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及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扩大国际参与步入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通过社会革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③,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并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四,历史分期和其基本框架
历史分期: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年至1919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从兴起到失败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有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样,刻骨铭心的磨难和屈辱,又有辛亥革命的历史巨变,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表现出“风云变幻”的特点。 中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年至1949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篇——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1949年到2016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改革开放伟大的新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赶上了时代,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呈现出辉煌的历史进程。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分水岭的依据是什么? 答: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1840年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完成了近代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完成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征程。
五,学习近代史纲要的方法
①首先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要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剖析,近代以来中国的基本国情,揭示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②要有世界的眼光,要把中国近现代历史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范围内来考察,从整体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宏观视域来考察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 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注重拓展阅读和社会实践。 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密切关注当前现实,把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同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