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此思维导图主要是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相关知识制作的,欢迎使用。
大学毛概笔记分享!这份思维导图整理了大学毛概绪论主要知识点和考点,主要针对前言部分进行制作的知识点总结,干货满满,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国情
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半殖民地(政治、经济、文化)
半封建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矛盾(民族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阶级矛盾)
主要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时代条件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时代条件的变化
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国际因素和时代条件
指导思想变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领导力量的变化
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实践基础
近代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革命实践
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错误倾向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革命的对象(推翻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
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民族革命)
帝国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推翻帝国主义是中国走向独立自主和富强的前提
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封建主义
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
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
官僚资本主义
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革命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最进步)
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
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
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
两面性
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变“新”的首要标志
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民主
二、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前途: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
革命的实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义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民族的:内容上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科学的:反对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追求客观真理,强调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
大众性: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创作源泉,以革命文化武装大众( 90%以上的工农大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革命的道路
道路的提出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道路形成的依据
必要性
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只能采取武装斗争(军队)的形式
中国农民的数量和革命性决定了中国只有实行土地革命
城乡力量的对比,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乡村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
现实可能性
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较好的群众基础
重要客观条件: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坚强后盾: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主观条件:党的领导及策略的正确
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建立统一战线的依据
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
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
诸多矛盾交织
主要经验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
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政治、组织、思想)
武装斗争
军队建设根本原则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军队建设出发点与归宿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一整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人民战争的理论和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原则
党的建设
建设经验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革命理论的意义
理论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实践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本章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分析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