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如生物合成途径、提取、分离精制、化学结构研究,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8-20 11:06:31 北京市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类型
生物合成途径
一次代谢,二次代谢
生物合成途径
醋酸-丙二酸途径:脂肪酸类,酚类,醌类
甲戊二羟酸途径:萜类,甾类
桂皮酸途径:苯丙素,香豆素,木脂素,有C6-C3-C6骨架的黄酮
氨基酸途径:生物碱类
复合途径:黄酮(查尔酮,二氢黄酮)萜类生物碱
提取
常用
溶剂法
溶剂性质
石油醚(Pet.et)<四氯化碳(CCI)<苯(C,H二氯甲烷(C HCl)<氯仿 (CHC I:)<乙醚(Et,O)<乙酸乙酯(E tO Ac)<正丁醇(n-Bu OH)<丙酮(Mez CO)< 乙醇(E tO H)<甲醇(Me OH)<水(H,O)(亲水)
溶剂选择:化学成分极性
分子母核大小
取代基极性
平面性越强,极性越小(二氢黄酮大于黄酮)
形成分子内氢键极性小
水:生物碱类,苷类,有机酸盐,糖类(多糖难溶于冷水)
提取方法
冷提法
浸渍法
注意防止霉变
渗漉法
效率高
适用于热敏性,挥发性成分 常用水,醇
热提法
煎煮法
回流提取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
溶剂少,提取完全,但时间长
索氏提取器
影响因素:溶剂选择,方法选择,药材粉碎度,提取温度(60—100),提取时间,浓度差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
升华法
樟脑,咖啡因,游离羟基蒽醌
现代
超声波提取
时间短,效率高,无须加热,但量小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二氧化碳,氨气等
用于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夹带剂/改良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
压力,温度
微波辅助提取法
挥发油,苷类,多糖,生物碱,甾体
仿生提取法
生物酶解法
子主题
分离精制
溶剂法
酸碱溶剂法
pH梯度萃取
酸溶:亲脂性生物碱
碱溶:亲脂性有机酸,酚类,内酯或内酰胺结构
两相溶剂萃取法
分配系数
正丁醇-水:极性大成分,皂苷
乙酸乙酯-水:中等极性,黄酮类
氯仿或乙醚-水:极性小,游离蒽醌类
子主题
沉淀法
溶剂沉淀法
水提醇沉法
多糖,蛋白质由大到小沉淀
醇提水沉法
亲脂性成分,油脂,叶绿素等沉淀
醇/法,醇/丙酮法
皂苷极性由大到小沉淀
酸碱沉淀法
专属试剂沉淀法
雷氏铵盐-季铵型生物碱(水溶性生物碱分离)
胆甾醇-甾体皂苷
明胶-鞣质
盐析法
黄藤中提取掌叶防己碱,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
结晶法
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析晶,过滤,润洗
关键:溶剂选择
结晶成分冷热溶解度差异大
杂质冷热均溶或均不溶
不发生化学反应
沸点适中
能给出较好的结晶(甲醇,乙醇,丙酮,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水
结晶纯度判断
一定的晶形,均匀的色泽,较小的熔距(0.5-1.0),固定熔点,TLC,PC用不同展开剂均同一个斑点
分馏法
沸点差异(沸点低的蒸汽分压高)
主要是挥发油和一些液体生物碱的分离
常压分馏,减压分馏(沸点150以上),分子分馏(高沸点,热敏性,易氧化)
膜分离法
透析法
微滤
多孔半透膜0.02-10微米
中药提取液预处理
超滤
非对称膜或复合膜,0.001-0.01微米
除去生物大分子杂质,多糖,蛋白质,鞣质,热原,病菌
纳滤
复合膜,1纳米以下
小分子杂质,无机盐,单糖,双糖
色谱分离法
分类方法
分离原理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色谱
载体及操作方法
PC
TLC
柱色谱
HPLC(高效液相色谱)
GC(气相)
分类
1.吸附色谱法
原理:吸附能力差异(相似相吸),范德华力,氢键,络合作用,静电引力
分类
极性吸附剂
硅胶
不适合分离碱性成分
氧化铝
吸附能力强,需要对杂质预处理
对极性强的物质吸附力强
非极性吸附剂
活性炭
对极性弱的物质吸附力强,在水中(溶剂极性强)吸附能力强
对芳香族化合物吸附力大于脂肪族,对大分子吸附力大于小分子
主要分离水溶性成分及脱色
聚酰胺
酰胺键形成氢键(原理为氢键吸附)
酚类,酸类,醌类,硝基
规律
氢键多吸附强
形成分子内氢键吸附减弱
芳化程度高吸附强
双重色谱
原因
有非极性脂肪键和极性酰胺基团
黄酮类物质
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大)
极性固定相酰胺基团
洗脱剂:有机溶剂(氯仿:甲醇,极性小)
先洗脱:游离黄酮(苷元极性小)
Rf:苷元大于苷(TLC)
反向色谱
固定相:非极性脂肪链
洗脱剂:含水溶剂(甲醇-水,极性大)
苷先洗脱 (极性大,柱色谱)
TLC苷元小于苷
洗脱剂洗脱能力
水<甲醇或乙醇<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聚酰胺与酚性成分氢键结合能力在水中最强,随醇浓度增大而减弱
醇浓度由低到高洗脱
加碱破坏氢键,用于聚酰胺精制和再生
2.凝胶色谱法
原理:分子筛,分子由大到小洗脱
多用于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
种类
亲水凝胶,疏水凝胶
常用
葡聚糖凝胶
亲水,只能在水中应用
羟丙基葡聚糖凝胶
亲水,亲脂,可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应用
适合分离水溶性大分子物质
3.离子交换色谱法
原理:解离度差异
分类
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型,弱酸型-分离生物碱
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型,弱碱型-分离酚酸性成分
4.大孔吸附树脂法
原理:吸附原理,分子筛原理
影响吸附的因素
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在水中易吸附极性大的物质,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在水中易吸附非极性化合物
化合物体积越大,吸附力越强
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吸附力小(酸性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易吸附)
洗脱液
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
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剂极性小,吸附能力强
需要预处理
5.分配色谱法
原理: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
分类
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反向色谱
正相硅胶:适合分离中等极性或极性小成分
反向硅胶(ODS C18反向硅胶)适合分离极性中等或极性偏大成分
被分离物质在固定相中的溶解度应大于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
操作方法
柱色谱
薄层色谱
纸色谱
流动相为展开剂,固定相为纸中的水
6.液滴逆流色谱法
7.高速逆流色谱法
8.加压液相色谱法
多反相
化学结构研究
理化鉴定
化合物纯度测定
结晶
液体物质:沸点一定,沸程<5,折光率,比旋度(有光学活性)
旋光谱,圆二色谱-分子内立体结构
结构研究
初步判断化合物类型
测定分子式,不饱和度
质谱法
分类
分子式确定用HRMS高分辨质谱
官能团/结构片段/基本骨架
紫外吸收光谱UV-共轭结构(如α ,β异构体)
红外光谱IR,吸收光谱-官能团,羟基,羰基,苯环,双键等,手性化合物构型判断
分子平面结构-分子的立体结构
核磁共振光谱NMR-结构鉴定-吸收能量-化学位移
核磁共振氢谱
四甲基硅烷化学位移为零
子主题
核磁共振碳谱
0—250
二维NMR谱
二维化学位移COSY
X射线衍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