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统计学
大学统计学思维导图,后续继续完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统计学
总论
三层含义
统计工作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统计资料
原始资料
次级资料(二手资料)
四大学派
国势学派
记述学派、以文字为主,提出名词统计学
政治算术学派
有统计之实,无统计之名
数理统计学派
随机现象推断统计、:完成统计学和概率论结合、建立了丰富的数理统计理论
社会统计学派
传统的政治经济现象描述为主
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与数量关系
基本概念
数据类型1
分类数据
以定类尺度衡量,
顺序数据
定序尺度,表现明显等级或顺序关系
数值型数据
定距或定比尺度,区别为0
数据类型2
时间序列数据
比如GDP
截面数据
现象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情况
面板数据
若干单位在不同时间进行重复调查追踪形成的数据
数据类型3
绝对数
统计数据基本表现形式,是其他指标形式形成基础
相对数
相对数可能没有单位
平均数
现象总体一般单位
数据类型4
变量分类
离散型
产量
可以用组距数列,单项数列
上下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连续性
产值
组距数列,相邻两组上下限必须重叠
随机变量
确定性变量
标志、指标、指标体系
标志
定义:个体属性或特征的具体名称
分类
按性质
品质
定类定序定距的数据是品质标志
数量
不能说数字标志
按变异情况
不变标志
所有个体的标志的标志表现相同,从个体变异性角度来看
可变标志
不是看今后是否变化
指标
定义:体现总体特征、由各个个体的标志值汇总综合而成,反映总规模总水平
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总体指标
样本指标
指标体系
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多个统计指标就构成统计指标体系
方法
现场观察法
报告法
问卷法
访谈法
实验采集法
其他
调查种类
全面性
全面调查
统计表
普查
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随机抽样
简单,分层,系统,整群
非随机抽样
任意,定额,判断,滚雪球抽样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组织方式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标志值在总量中占绝大部分的比重
有目的有意识的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时间状况不同
经常性调查
时期,连续性调查,不同时期可加,数值间无交叉
一次性调查
时点调查,存量
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程序
审定、分组、汇总、统计表、统计图
审定
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分组
定义:按一定标志划分成若干部分的统计方法
作用:区分类型、反映结构、分析关系
原则:科学性、完备性、互斥性
种类
按标志的多少
简单分组(一个标志)
复合分组(两个及以上)
按标志的性质
品质分组
数量分组
统计整理结果的表现
分布数列
品质数量(定性)
变量数列(定量)
单项数列(每组只有一个变量值)
组距数列(若干个变量值)
规则
上限不在内
组距的求法
相邻组组限重合
本组上限-本组下限
相邻组组限不重合
本组上限-上一组上限 或者下一组下限-本组下限
组中值
(上限+下限)÷2
缺下限组组中值=本组上限-临近组组距÷2
缺上限组组中值=本组下限+临近组组距÷2
累计分布数列
向上累计
标志值低于各组上限的总体单位累计数,从变量值小的组到变量值大的逐組累计
向下累计
统计图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集中趋势的描述
数值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位置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离散程度的描述(标志变异指标)
极差
平均差
标准差与方差
标志变异系数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
定义
又称绝对数或绝对指标,反应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反映内容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单位数的加总(总体单位总个数)
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加总
时期指标(可加)
时点指标(不可加)
计量单位
实物
价值
劳动
注意点
现象的同质性(形成一个统计总体的基础)
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例子
社会总产值,财政支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相对指标
定义: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对比的关系,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比率
计量形式
无名数
抽象化,系数,倍数,百分数,番数
复名数
有分子分母计量单位共同构成,人口密度,人均,,
结构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