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的思维导图,介绍了教育管理学在官府、教育内容— 六艺、育人制度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逻辑填空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解题步骤,解题误区,高分点拔,方法,词语辩析法,有助于提升此类题型的解题能力。
第二章 -四书五经,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哟!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 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教育管理学在官府
1. 简介
西周时期教育特征;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制定法纪规章,文字记录成册,当官者掌握,史称“学术官守”,造成“学在官府”
2. 含义
政治制度导致只有官学没有私学,政治机构和教育机构没有分离独立
3. 原因
(1) 客观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2) 根本
生产力水平限制
社会制度限制
4. 特点
(1) 政教一体、官师合一(没有专门的教师职业)
(2) 以“六艺”为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 六艺
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1) 礼
政治、伦理、道德、礼仪(通过礼制表明尊卑关系,强化宗法、君臣等级制度)
(2) 乐
诗歌、舞蹈和音乐等艺术教育(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中心
(3) 射
射箭技术
(4) 御
驾驶马拉战车技术
(5) 书
文字读写(《史籀篇》最早的识字版本)
(6) 数
算法(为系统地数学教学创造条件)
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
3. 特点
(1) 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2) 思想道德+文化知识
(3) 传统文化+实用技能
(4) 文事+武备
(5) 礼仪规范+内心修养
文武兼备、诸育兼顾
4. 意义
体现中华文明的早期辉煌
后来人们也将孔子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称为“六艺”
育人制度
家庭教育
1. 性质
(1) 对象:奴隶主贵族
(2) 先接受家庭教育,再学校教育
2. 内容
(1) 基本的生活技能与习惯教育
(2) 初步的礼仪规则
(3) 初级数的概念
(1) 男女有别
女子女德教育,男子可继续学校教育
(2) 计划性
按照年龄发展提出不同要求
学校教育
1. 国学 王都 (大司乐)
(1) 大学
对象
贵族子弟+优秀平民
类型
天子
辟雍
诸侯
泮宫
内容
服从于培养统治者的需要。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学大艺,履大节
考核方式
两段,五级,九年
特点
等级性;计划性
(2) 小学
奴隶主贵族(政治地位影响入学年龄)
年限
7年
奴隶主贵族德行准则、生活技能、书(写字)、数(计数)
2. 乡学 地方 (司徒)
(1) 对象
奴隶主贵族、优秀平民
优秀平民选拔到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2) 教育内容
“乡三物”,“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
(3) 类型
一曰乡校、一曰州序、一曰党痒、一曰家塾
(4) 考核方式
定期推荐,选送国学
(1) 等级性
(2) 学在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