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诊断——舌象
中医学 中医诊断学 舌形+舌色的简约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舌
淡红舌薄苔
舌质
舌神
舌色
淡红舌
淡白舌
气血虚阳气衰
红舌
实热
舌体大,舌红有黄苔
虚热
阴液亏虚,虚火上炎,舌体小少苔,或有裂纹
舌尖红
心火上炎
舌边尖红
外感风热表证初期
舌两边
肝胆热
绛红(暗红色)
红舌演变,热入营血,耗伤营阴,血淤凝滞
有苔(热入营血)
无苔(阴虚火旺,久病后期阴液耗损)
青紫舌
气虚 气滞 寒凝 热盛
白紫舌
阳气衰,阴寒盛,血行瘀滞
紫红舌
热毒炽盛,津液耗损,气血壅滞
绛紫舌
青舌
水牛舌,阴寒过盛
瘀斑舌
血络损伤或血瘀于面
淤点舌(不高出舌面)
舌形
老嫩
颜色偏暗,实证,实邪亢盛,气血壅室于上,正邪剧争,形体坚敛苍老
浮胖娇嫩偏淡,虚证,气血亏虚,不能充盈舌体,阳气亏虚,寒湿内生
胖瘦
舌淡胖大,阳气亏虚,水湿内停
舌红胖大,湿热或者痰热内阻
瘦薄舌,白气血两虚,红阴虚火旺
肿胀
不能回缩,心脾又热,气血上壅;嗜酒病温热,邪热挟酒上壅;中毒
点刺
像草莓突出为舌面的红色星点和刺,蕈状乳头水肿,脏腑有热,与舌部位有关,邪热炽热
裂纹
舌体失养,阴血不足:热盛伤阴,阴虚火旺,血虚不润,脾虚失养
舌红赤苔有裂纹,热盛伤津
舌绛无苔有裂纹 阴虚火旺
淡白有裂纹,血虚不润
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裂纹,脾虚失养
裂纹上有苔,先天
齿痕
水湿
脾虚or气虚,舌淡红不胖有齿痕
阳气亏虚,水湿内盛,淡白胖大有齿痕
色红胖大有齿痕,温热或痰热内阻
舌态
动态变化
强硬
警惕中风先兆
热入心包;舌强硬红绛少津
高热伤津
风痰阻络;舌苔厚腻,风痰阻络
伸缩
萎软舌
红绛少苔:热盛伤阴or肝肾阴亏
淡白无华 气血俱亏
歪斜舌
中风先兆,肝风内动,夹痰夹淤,痰淤阻滞
颤动舌:肝风内动。气血虚,阴液亏损,热极动风
甲亢、久病者、神经官能症
血虚动风,舌淡白
阴虚动风,肝阳化风,阴液亏损,舌红少苔
热极生风,舌绛紫颤动
酒毒内蕴
吐弄舌:心脾有热
病危者,弄舌多为热盛动风的先兆,小儿智力低下
缩舌
危重者
舌下脉络
舌苔
正常:胃气上升形成,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舌中根部稍厚。异常:挟邪气——湿浊、痰浊、积食
苔质
厚薄
见底
不见底
邪盛入里
内有痰湿、食积者
润燥
津液的盈亏,输布
润苔:津液未伤
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
燥苔:津液已伤
高热吐泻,服用温燥药物or阳气被痰饮,瘀血所阻,津液输布障碍不能上承舌面
糙苔;热盛伤津之重症
滑苔:水湿内停
外感寒、湿邪or脾阳不振,寒湿内生
腻腐
痰饮、湿浊、食积
腻苔:苔质致密,颗粒较小,难以刮取
湿浊内蕴,阳气被遏制
黄腻:痰热,温热内蕴,or外感暑湿
白腻;痰浊,寒湿内阻
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似豆腐渣,刮之易去
阳热有余,蒸腾胃中浊气,积聚于舌面
食积肠胃or痰浊内蕴
脓腐苔,内痈or邪毒内结
剥落
地图苔,舌苔部分剥落,底部光滑,边缘凸起,界限清楚,剥落处有转移
儿童多见、阴虚有关
类 剥苔:剥落处有新生苔质颗粒
正气已虚、湿浊之邪未化
镜面舌:全部脱落如镜面,最严重,胃阴不足or气血两虚
真假
苔色
白
薄白苔
白滑苔:寒湿
白厚腻苔:痰湿食积,尚未化热
白厚腻干苔:湿浊痰饮停聚于内,津气不能上承
积粉苔:热毒内蕴,夹有湿邪
白燥裂苔:燥热伤津
黄
入里化热
薄黄:风热表证or风寒入里化热
黄腻苔:湿热蕴结、痰饮or食滞化热
黄而粘腻:痰涎、湿浊与邪热胶结
黄燥苔:邪热伤津,燥结腑实
黄滑苔,寒湿,痰饮聚久化热
灰黑:严重,寒盛或热盛
白腻灰黑:阳虚,寒湿痰饮
黄腻灰黑苔:温热内蕴,日久不化
干焦黑苔:热极津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