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关系理论绿皮书(二、现实主义的思想渊源)
国关理论绿皮书,王帆老师的书,第二章,字数:2200余字。(想要整本书的导图可以去作品集购买,全套便宜)
王帆老师的书,做的导图,第四章。字数:5600余字。需要整本书导图的可以去作品集找一下,便宜,一起来看吧!
王帆老师的书,做的导图。字数:4500余字。第三章。(有需要全书导图的去作品集找,全套便宜),一起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2022卡塔尔世界杯知识地图
二、现实主义的思想渊源
国际关系的思想渊源
回溯传统对学科的两个帮助 确立学科合法性;提出支持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概念和分析视角。
国际关系的思想传统:1.古希腊的现实主义传统;2.中世纪基督教发展与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传统。四种讨论——
人类社会的性质
政治权威的属性
秩序产生和维持
暴力在人类历史中作用
其发展绵延古希腊时代、中世纪、启蒙运动,包括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等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理论范式。其他理论范式往往是对现实主义的挑战中得以确立获得承认。
概念的界定: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一个理论群,存在不同的现实主义,其也有共同特征。四个方面概括共同假设: 1.体系:国家体系性质是无政府状态(没有共同政治权威或共同主权者)。无政府状态帮助确立国际关系是独立研究领域的合法性(既区别于其他学科也区别于国内政治)。 2.单元:构成体系的单元是同质的、理性的。同一体系下单元性质上差不多,例如民族国家;单元也会进行利害计算来进行行动。 3.目标:单元追求生存和安全。因为国家间是利益冲突的。 4.手段:权力是行为体实现目标最有效、根本的手段。因此国际关系核心就是获取权力、扩展权力和运用权力。
主要是马丁·格里菲斯三种共同特征(国家、国内外政治区别、无政府状态追求权力安全);
奥利·霍尔斯蒂五项共同假设(核心是战争原因与和平条件、体系结构是重要因素、国家是主义行为体、国家行为是理性的、民族国家是单一行为体);
查理斯·凯格里和尤金·维特考夫概括了十项假设前提(人性罪恶、人们渴望权力和主导、也希望消除权力、所有人反对所有人战争状态、国家目标是获取权力、无政府状态强化军事能力、军事对国家安全最重要、联盟有用但不可靠、不指望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国家都追求权力最大化,体系稳定源于权力平衡)。
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现实主义之父,公元前424-423担任雅典军事指挥官,指挥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被放逐,后回到雅典。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雅典同盟和斯巴达同盟27年的战争。
(一)战争爆发原因与安全困境
原因:权力的相对变动导致战争不可避免;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体系的竞争性使国家对权力变动敏感,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生存,发动战争。斯巴达如此,雅典也是如此。
(二)争取权力、更多的权力
权力是国家生存和利益的保证。权力符合人性、符合信仰、是自然规律。国家谋求更多的权力不是为了自由,就是为了控制他人。
(三)制衡与同盟
寻求安全的两种方式:增强自身实力及建立联盟制衡强者。
(四)权力与正义
正义从属于权力,利益是思考的起点。强国具有决定正义的权利。
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1469年出生在弗罗伦萨,1527年去世。1498年在政府任职,是现代政治学之父。 《君主论》:其思想与中世纪后期历史紧密相关:国家权力和统治者权力的分离;他运用“人的眼光观察国家”,试图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一)君主如何统治
政治运作关于权力,如何更好运动权力、巩固权力决定君主能否获得荣誉、荣耀和名声。
(二)人性的悲观假设
人性是恶劣的,自私的。君主需要根据需要,运用美德和恶德。
(三)权力与军事力量
军事力量应该来自常备军而非雇佣军和援军。武力保障国家安全和自由;国家应当追求与实力相适应的利益。
(四)作为独立领域的政治
将政治与道德区分,强调政治的独立性。要理解政治的权力运行规则,约束个人的道德不应该运用于指导国家的行为。
霍布斯与《利维坦》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是近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理论进一步摆脱伦理学和宗教的束缚,系统提供了启蒙时期国家学说。 《利维坦》:利维坦是圣经中力大无穷的海洋怪兽,霍布斯试图提出一种国家学说,其中自然状态、无政府状态的论述影响深远。
(一)人性与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是一种战争状态,是处于恐惧之中的状态;战争根源有竞争、猜疑和荣誉。创造国家实现个人和国内安全,但无政府状态使国际处于不安全状态。
(二)秩序与正义
正义与法律(秩序)紧密联系。无政府状态中是非与公正与否不存在,需要建立一种法制环境。
(三)研究方法
霍布斯运用机械唯物、数学方法分析政治现象。
(四)契约论交出全部权力
卢梭的宪政现实主义
卢梭(1712-1778),瑞士人,生活在法国,是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系统提出国家学说和社会契约理论。其中论述了无政府状态、安全困境对国家的制约。
(一)人性与无政府状态
人性是人处于自然状态具备的特征。自然状态是和平的,田园牧歌的;国家冲突起源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改变,无政府状态使战争和冲突实现;战争不是人与人的,而是国与国的关系。
(二)国家间竞争关系与合作
猎鹿寓言表述了国家间合作的困难与信任的缺乏。
(三)均势
国家通过制衡确保生存与安全。均衡需要特定的社会条件:共同文明、广泛经济联系及其他跨国联系。
麦克·多伊尔总结四种不同现实主义思想传统
修昔底德——复杂现实主义(无政府状态、相互独立的国家是主要行为体、冲突无可避免)
人性、国内与国际体系特征、三个层次要素
马基雅维利——基础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互动根植人类心理和物质需要,即争取权力;强调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差异)
人性作用
霍布斯——结构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是相同的单元,只存在能力上的差别。)
体系层次的原因
卢梭——宪政现实主义(讨论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差异)
国内与国际互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