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且明确的指导思想。(选择)
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对“素质教育”进行界定,主要包裹: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四个方面。而在96年3月《九五计划···》明确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首次用法规文件肯定了素质教育的政策方向。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
2006年6月29日,素质教育被写进教育法,纳入国家的法律体系
2010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