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函数
较为粗略的讲解了初中函数,内容有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当b=0的时候一次函数成为正比例函数
图像
形状:直线
写法:y=kx+b
Y:因变量
x:自变量
k:斜率
k大于0的时候函数向上倾斜,一定过一三象限
k小于0的时候函数向下倾斜,一定过二四象限
b:截距
决定了函数与y轴的焦点
k和b决定函数基本特征,斜率斜率为0时候代表函数是平的
特点:一条直线
k相同的函数互相平行,b相同的函数过同一点
b相同他们过y轴的垫相同
例如y=2x和y=2x+2,后者就是前者向上平移而产生的(他们的斜率相同)所以k(斜率)相同的两个函数平行
反比例函数
写法:y=k/x(x不等于0) 图像:右侧
图像特点:双曲线
图像由k决定,k大于0过一三象限,k小于0过二四象限 注意:描述反比例函数时候需要分两段来说,例如y=3/x:在x小于0时候y随x增大而减小,在x大于0的时候y随x增大而减小。(在x大于或者小于0时候,y随x增大而减小)
变式:xy=k(做题常用,求k或者知二推一)
反比例函数和坐标轴没有焦点,不然会出现定义上的错误
二次函数
写法:y=ax^2+bx+c(a,b,c为常数)
标准式:y=ax^2+bx+c
啥用没有,但是课本这么写
判别式:Δ = b^2 - 4ac
如果Δ > 0,二次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如果Δ = 0,二次方程有一个实数解(重根)。
如果Δ < 0,二次方程没有实数解(复数解)
顶点式y= a(x - h)^2 + k
可以方便的确定顶点坐标,从而确定对称轴,顶点坐标为(h,k)
形状:抛物线
特点:
1.有最值(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由a决定开口朝向,a大于0时开口向上有最小值,a小于0时候开口向下有最大值
2.对称轴:过顶点的直线
三角函数
存在于直角三角形内,拥有相同三角函数的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相同
所有三角函数都要以三角形的一个角出发,来比较
一共有六种,初中学四种
正弦:sin(a)=对边/斜边
余弦:cos(a)=临边/斜边
正切:tan(a)=对边/临边
余切:tan(a)=临边/对边
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
0°
- sin(0°) = 0 - cos(0°) = 1 - tan(0°) = 0
30°
- sin(30°) = 1/2 - cos(30°) = √3/2 - tan(30°) = (√3)/3
45°
- sin(45°) = √2/2 - cos(45°) = √2/2 - tan(45°) = 1
60°
- sin(60°) = √3/2 - cos(60°) = 1/2 - tan(60°)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