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第9集
公元前1046年正月甲子日凌晨时分,一队约五万人的大军经过又一个晚上的急行军,在这里停下了脚步。前方70公里外的地方,是一个六百年王朝的都城朝哥。现在,他们已无法继续前进,因为,挡在他们前面的,是商纣几十万黑云般的军队,两军剑拔驽张,大战一触即发。
提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你知道的肯定是他诗文写得好。但有件事你八成不知道,他曾经主张过焚毁书籍。这就有点奇怪了,身为儒家士大夫,秦始皇焚书坑儒被骂了千年的事肯定是知道的,欧阳修怎么敢提出焚书的主意呢?
一提到欧洲中世纪,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个黑暗时代。还会下意识认为,这黑暗是罗马教会造成的。可事实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漫长黑暗乱世里,罗马教会却成了保留亮光的地方。比如招兵买马跟蛮族人干,拿出财产解决罗马城的粮食短缺问题,甚至有权力的人也愿意保护他们。这就怪了,在我们一般印象里制造黑暗的罗马教会,怎么反倒成了黑暗中的那点 “亮光” 呢?
053年,辽朝皇帝跟大宋提出,想要一张宋仁宗的画像来看看。但大宋根本没接这个茬。往后几年,辽朝皇帝三番五次想要仁宗的画像,但大宋却推三阻四,犹犹豫豫。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张画像的事儿吗?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人家找你要一张画像,这就像粉丝找明星要一张签名照片,这不是联系感情的好办法吗?宋仁宗为什么就是不给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牧野之战
出兵伐商
武王决定出兵伐商,命人占卜,结果,兆象说不吉利。此时天上乌云密布,狂风夹着暴雨,加重了武王的疑虑。
关键时刻,吕尚站了出来,他说纣此时已不堪一击,机不可失,请务必按原计划出兵,吕尚鲜明的态度,促成了武王最后出兵的决心。
智慧与 勇气
出兵伐纣的路上又遇到一系列自然灾害,到了怀地河水泛滥,到了共头山体崩摧,经过邢丘的时候令人晦气的事又发生了,一阵狂风暴雨,大 风把旗杆断为三截,接着又下三天三夜的瓢泼 大雨。
武王更加犹豫,问吕尚是不是老天显灵,警告我们天命难违,不可伐商。 吕尚说,旗杆折为三截,是老天提示我们应兵分三路,连下三天雨是老天特地为我们洗去兵器上的征尘,杀敌的时候更加锋利。 武王得到吕尚安慰,命令大军继续前进。
行军至牧野,展开决战,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周军就取得了胜利。
打破神权
什么是天命?号称掌握着天命的强大商朝,为什么轰然倒地,天命可靠吗?
周人认为是文王之德使上天降命于周实现了小邦周取代大邑商的奇迹,因此要永保天命,必须以德配天,注意敬德保民。
天是万民之神,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天以德为标准,来为人民选择君主,正是这一朴素的看法,破除了此前神权至上的观念,开始了对人自身努力的关注。
敬德保民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此看法地作为警世明言,一直昭示后人,天命即民心,天命不可违,民心不可抗,失德者必亡。
武
王
克
商
古公亶父
《诗经》: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后稷就是周族人的祖先,这里的大王即古公亶父,意思是:自从古公亶父带领周族部落迁到岐以后才开始筹划剪除商的事业。
后稷
大儿子太伯
二儿子虞仲
出奔蛮荆,建立国家,成为吴国的始祖
传位于小儿子季历
姬昌之父
周文王姬昌
韬光养晦
商王纣封周文王为西伯,使之成为商西的一方之主,并委以征伐大权。
不断向周边出兵,周已处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局势。
周文王敬老慈少,为政以德,礼贤下士,赢得了许多诸侯的支持。
文王拉车
姜太公钓鱼典故,文王邀请吕尚出仕辅佐周邦,吕尚为考验文王求贤诚意,要文王为自己拉车方允登程,文王求贤心切亲自为吕尚拉车。
东迁丰邑
周文王将都城从岐下迁走,在沣水、渭水之间建立城邑,即丰邑。
周武王姬发
力量壮大
吕尚继任太师,周公旦、召公、毕公等贤人辅佐
再次迁都,将都城由丰迁至位于陕西西南的镐
商与周一个一天天烂下去,一个一天天好起来。
孟津观兵
武王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和商王纣的反应,他决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周军长驱直入,直指孟津,恨透了商王纣的各国诸侯,一听说武王出兵,以为灭商时机到了,纷纷前往助战。
但是,武王发现几个大的诸侯没有前来,于是依然收兵回师,继续积蓄力量。
内容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第9集 工具|Mindmaster 制作|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