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剂学——十一章 固体制剂单元操作
药剂学 —— 固体制剂单元操作章节总结内容
编辑于2020-04-28 23:10:06十一章 固体制剂 单元操作
粉碎 与 分级
粉碎
原理
借助外加作用力破坏分子间内聚力
粉碎度n=D1/D2(越大越好)
目的
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
方法
开路粉碎,循环粉碎
一次性,适用对粒度要求不高的
分级,对粒度要求较高的
闭路粉碎,自由粉碎
形成“软垫”,耗能大,小规模间歇操作
效率高,和循环粉碎相似,连续操作
单独粉碎,混合粉碎
适合氧化、还原、刺激性药物,多采用
子主题
串研法
适合含糖量多药物
串油法
适合含油脂多药物
干法粉碎,湿法粉碎
尘粉飞扬,易引起爆炸,应做好防护
利用液体渗透力、劈裂作用降低黏附性,避免粉尘, 减轻有毒药物刺激药物对人体危害
水飞法
加液研磨法
低温粉碎
低温物料脆性升高,韧性延展性降低,适合于热敏感、软化温度低且易成饼的药物
设备
研钵
适合小剂量/实验室
多用瓷器,易清洗不易吸附药物
球磨机
为密闭粉碎,效率低
适合于贵重物料、毒性、刺激性、吸湿性药物、无菌粉碎等
冲击式粉碎机 (万能粉碎机)
锤击式
不适合高硬度和黏性的物料,易堵塞筛板
冲击式
分级叶轮,合格物料提取,不合格继续粉碎
振动磨
流能磨 (气流磨)
粉碎动力:高速气体 (空气、蒸汽、惰性气体)
高压流体粉碎时膨胀吸热,产生明显冷却效应,可抵消粉碎产生热量
适用于热敏物料和低熔点物料的粉碎,可用于无菌粉末的粉碎
高压均质机
纳米材料最有效的生产设备之一
原则
根据目的和剂型确定粉碎程度
粉碎过筛过程中及时过筛,以免过度粉碎
粉碎毒性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注意劳动保护,防止中毒
粉碎易燃易爆药物时,注意防火防爆
中药材药用部分必须全部粉碎应用
分级 (筛分)
原理
利用筛网孔径大小不同,对物料进行分离
目的
得到均匀粒度的物料
种类 及 规格
种类
冲眼筛
金属板上冲出圆形筛孔,孔坚固,不易变形
适用于高速旋转粉碎机、筛板及药丸等粗颗粒的筛分
编织筛
一定强度的金属丝或非金属丝编织而成,筛线易移动,使筛孔变形
单位面积筛孔多,筛分效率高,用于细粉的筛选
规格 (1-9号筛)
中国药典
粉末等级
最粗粉、粗粉、中粉
细粉 : 全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全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全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工业标准
“目”
影响因素
颗粒与筛孔形状
圆柱形颗粒:矩形筛孔;尺寸差别不大的不规则颗粒:圆孔
筛面的开孔率
开孔率越大,通过性能越好
筛体的运动状态
回转振动效果更好
物料的性质
粒径:越大,筛分越容易;含水率:越高,透过性能越差
筛分设备
摇动筛
适合小批量生产,用于粒度分布测定
振动筛
适合于非黏性物料的筛分,筛分效率高,单位面积筛分处理能力大
气流筛
密闭,高速气流为载体,筛分效率高,产量达,细度精确,噪音小,能耗低
原则
过筛时不断振动:各种力平衡被破坏,小于筛孔内径的药粉可通过
药筛:根据药粉细度选择适当筛号的药筛
粉末应干燥:含水量高,黏性会增高,易堵塞筛孔,影响过筛效率
粉层厚度适中
混合 与 捏合
混合
目的
使含量均匀一致,保证制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机制
对流混合
总体混合
剪切混合
局部混合
扩散混合
局部混合
影响因素
离析现象 妨碍混合,使物料重新分层
物料的性质
粒径、粒度分布、形状、密度等
设备的类型
混合机类型、尺寸、材质、表面情况等
操作条件
物料填充量、装料方式、混合比、混合时间等
均匀混 合措施
组分的比例
相差过大时,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配研法)
组分的密度
密度与粒度相差大时,密度小或粒径大的先放入
组分的黏附性与带电性
易黏附的后加入;带电会阻碍混合均匀,可加表面活性剂/润滑剂
含液体或吸湿性的组分
加吸收剂(磷酸钙、葡萄糖等);针对吸湿原因加以解决
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
尽量避免形成低共熔物的混合比(水合氯醛、麝香草酚、樟脑等)
方法
实验室
搅拌、研磨、过筛
大批量生产
容器旋转和固定方式
设备
容器固定型混合机
槽式混合机
搅拌,效率低,混合时间长,易漏粉,但操作简便,易于维修
适用于混合粉料、颗粒、丸块、软膏等的捏合或混合
锤形垂直螺旋混合机
容器旋转型混合机
V型混合机
对流混合,速度快,旋转混合机中效果最好
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双螺旋锥形混合机
三维运动混合机
使物料延筒体做环、径、轴三向复合运动 混合均匀度高,装料量大,效率高,混合时间短
适用于粉体、颗粒状物料的均匀混合
捏合 (制软材)
便于制粒,利于混合,改善物料流动性和压缩成形性
黏合剂加入原则 (手握成团,轻压既散)
常见问题 及 解决方法
软材过软→黏附筛网→颗粒呈条状→加辅料/细粉
软材过黏→结块成团→不易过筛网成粒→加高浓度乙醇
软材过干→细粉多,疏松粉粒→加黏合剂
干燥
目的
便于加工、运输、储藏和使用
保证药物质量和提高药物稳定性
改善粉体的流动性和填充性
原理
水分由物料内部流向表面,再由表面扩散到热空气(干燥介质)
Pw>P,进行干燥
Pw=P,干燥停止
Pw<P,吸湿
物料中水分性质
水分能 否干燥
平衡水分
干燥除不去
自由水分
干燥可除去
水分干燥 难易程度
结合水分
物理化学方式结合(如物料毛细管中水分,动植物物料细胞壁内水分)
非结合水分
机械方式结合(如物料空隙中水分,粗大毛细管中水分)
影响因素
U=dw/dτ=-Gdx/Adτ
负号表示物料中含水量随干燥时间增加而减少
方法与设备
方法分类
操作方式
间隙式
连续式
操作压力
常压式
真空式
加热方式
对流干燥
热传导干燥
辐射干燥
介电加热干燥
干燥设备
厢式干燥器
优点
设备简单,适应性强
缺点
劳动强度大,热量消耗大
适用
小批量物料的干燥
流化床干燥器 (沸腾干燥器)
优点
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传热传质,干燥快
缺点
不适宜含水量高,易粘结成团的物料要求粒度适宜
适用
热敏物料的干燥
喷雾干燥器
优点
干燥快,温度低,干燥品为松脆空心颗粒,粒度均匀,溶解性好
缺点
若原料含湿量高,则消耗热量大
适用
热敏感物料,可进行无菌操作
红外干燥器
优点
受热均匀,干燥快,质量好
缺点
电能消耗大
微波干燥
优点
加热迅速,均匀,干燥快,质量好
缺点
成本高,对有些物料稳定性有影响
适用
对含水物料干燥特别有利
冷冻干燥 (升华干燥)
冷冻物料直接升华脱水
优点
物料在高度真空,低温条件下干燥,成品多孔疏松,易于溶解,含水量低,可长期储存
适用
热敏感性物料,可进行无菌操作,主要用于冻干制剂的生产 (如抗生素、血浆、血清、口腔速溶制剂等)
制粒
目的
改善流动性
防止各混合成分的离析
防止粉末飞扬及孔壁上的黏附
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度
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的均匀传递
分类
干法 制粒
适用
热敏性,遇水分解的物料
特点
物料经机械压力强制压缩成型,不需加任何润湿剂
颗粒密度均匀,崩解度好,成料率高
特别适合于遇热易分解或结块的药物制粒
分类
压片法
大压力压制,所得颗粒密度高, 但产量小、效率低,会产生大量粉尘
滚压法
产量大,工艺可操作性强
湿法 制粒
适用
热稳定性好,遇水稳定的药物制粒
优点
所得颗粒外型美观,耐磨性较强
压缩成形性好
可获得适合的流动性
使低剂量药物的含量均匀
防止多组分处方的组分分离
缺点
消耗劳动力、时间、设备、能源、场地
且不适合对湿热敏感的药物
机制
附着力和黏附力
不可流动液体(高黏液体)表面张力小,易 吸附在固体表面,附着力、黏附力增大
界面作用力
流动液体的界面张力和毛细管力
固体桥
黏合剂或可溶性成分的干燥后析晶形成,影响硬度和溶解度
引力
范德华力,随粒子间距离增大,粒径增大而减小
机械镶嵌
粒子形变导致的,搅拌、压缩过程中产生
制备方法 与设备
挤压制粒
药物粉末与辅料混匀,加黏合剂制软材,再将软材强制挤压通过一定大小的筛孔而制粒
优点
颗粒粒度由筛网孔径大小调节
颗粒松软程度由不同黏合剂及加入量调节
缺点
程序多,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关键和准则
关键步骤:制软材
适宜的黏合剂及用量十分重要
以“手握成团,轻压即散”为准则
转动制粒
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容器中,在容器后底盘的转动下喷洒黏合剂制备球形粒子的方法
剪切制粒
高速剪切制粒机
在一个容器内,高速搅拌的分散作用下,将黏合剂与物料均匀混合而制粒的方法
主要影响因素
黏合剂的种类、加入量、加入方式
原料粉末的粒度(越小,越有利于制粒)
搅拌速度
搅拌器的形状与角度、切割刀的位置
特点
颗粒的粒度由外部破坏力与内部团聚力所平均的结果决定
在一个容器内进行混合、捏合、制粒过程,工序少,操作简单、快速
低速剪切制粒机
和高速的类似,但不能保证粉末较好的混合,通常要进行预混合
流化喷雾(床)制粒 (一步制粒法)
物料在容器内,自上而下气流作用下保持悬浮,成流化状态,液体黏合剂向流化层喷入,使粉末聚结成颗粒的方法
主要影响因素
黏合剂的种类、加入量、加入方式
原料粉末的粒度
操作条件:如空气中的温度,黏合剂的喷入量、速度、高度等
特点
在一台设备内进行混合、制粒、干燥、甚至包衣等操作, 工艺简化,节省时间,劳动强度低
制得的颗粒为多孔性柔软颗粒,密度小,粒度均匀,流动性、压缩成型性好
喷雾干燥制粒
把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喷在干燥室内,在热气流作用下使雾滴中水分迅速蒸发,直接获得干燥细颗粒的方法
优点
由液体直接得到固体粉末颗粒
干燥速度非常快,物料受热时间极短,干燥物料的温度相对低
制得颗粒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和流动性
缺点
设备费用高,能耗大,操作费用高
黏性较大的料液易粘壁,使用受限
适用
热敏性物料的处理,抗生素粉针剂的生产,微囊的制备,中药提取液的干燥等
复合型制粒
多以流化床为母体组合多种制粒技能
熔融制粒
黏合剂以干粉形式加入,制粒时加热融化,发挥制粒液体作用,制粒完成后 降温,黏合剂冷却成固体,借助固桥黏结,使粒子聚集在一起
优点
一步完成,无需干燥
缺点
不适合对温度敏感的药物,不利于药物从高浓度黏合剂中迅速溶出
适用
对水敏感度的产品或工艺
液相中析晶制粒 (球形析晶制粒发)
使药物在液相中析出结晶的同时,借助液体架桥剂和搅拌作用聚结成球形颗粒的方法
制备方法
先将药物溶于液体架桥剂和良溶液的混合液中,在搅拌下溶于不良溶液中
特点
制备的球形颗粒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接近于自由流动的 粉体性质,填充性,压缩成形性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