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硬球政治 权力的转移
文明的建立和现代文明的描述,现代化并不产生普世文明;文明冲突下全球的政治格局是什么样的;信息就是权力,从一个国家到一个小公司,谁掌握了信息并能正确的利用信息,谁就能抓住权力的鞭子,身为个体要有一定的信息分辨能力;硬球政治的含义其实就是毛主席说的团结大多数人,把自己的朋友搞的多多的,敌人的朋友搞的少少的。
你想从随机性中发现财富的密码吗?你想从反脆弱中找到投资的机会和成长的法则吗? 人应该做随机性的主宰,而不是被随机性主宰; 脆弱的反义词是反脆弱,投资的两头策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要准确的认识到黑天鹅和灰犀牛的定义和所描述的情况,比如为什么当代黑天鹅的事情越来越多?人们为什么即使知道灰犀牛事件也会选择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态度去忽略它。两本书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在思维观点上对于刚接触的人会很耳目一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传统文化思维导图
文明城市创建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历史
文明
《中国文化的精神》读书笔记
《三体》读记思维导图
战国七雄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云浮市云城区前锋镇榃蓬村谢氏族谱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 权力的转移
权力的转移
权力的本质
权力是中性的
权力的来源
暴力
低级的权力,没有任何弹性,只能用来试试惩罚
财富
中等品质
既可以惩罚又可以奖励
知识
最品质
知识总是用最小的代价去实现目标
优点
可以无限拓展
同时服务多个目标
自我进化,效率高
导致权力民主化
权力的变化来源于财富创造体系发生了变化
知识是权力拥有者树立权力壁垒的最佳工具
通过控制知识的数量、品质和分配方式,从而限制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才能消灭潜在的竞争者和叛乱者
新经济中的权力
超级信息符号经济时代
以知识为核心驱动力的定制化企业,越来月拥有财富
争夺权力的信息战
如何更快的收集、传输信息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谁能制定网络标准,谁就能主导网络并且将对手排除在外
公司内部权力的转移
官僚结构的特征
货架指人们把公司分为很多部门
信息时代,货架会因为信息过载而奔溃,渠道也会奔溃
渠道代表个部门信息流通途径
组织进化
主动依靠基层员工应对不可预料的事件
弹性企业内部权力向基层转移
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
定制化的生产使员工难以被取代
高学历的员工,全面掌握企业的全面信息
民主要求,以部门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分给员工
国家政治斗争权力的转移和斗争
拼盘式的民主,社会变得多元化
权力斗争表面上是各方势力在使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术语,但实质上都是政治冲突,任何人想在斗争中胜出,都必须依赖技术专家分析信息
新媒体和权力的走向
民众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新媒体催生出的言论自由准则
一方面将国家的权力转移给个人,为人类建立一个全新的自由民主体系
但也可能培养出小众的极端团体,将个人权力缩小到零
极端宗教
生态神学
新排外主义
全球性权力转移的规律
新的财富创造体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世界上每一个重大权力的转移事件都与之相关
师姐权力不取决于国家的贫富水平,而是按照各国经济系统的运行速度进行分配
那些试图领导全球的国家必须保持权力的三要素的平衡
民族国家的权力将会面临新政治势力的挑战
知识在未来的权力转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
找到你的盟友,影响他
约翰逊的“零售政治”
一对一的施加影响力
肯尼迪的批发政治更先进
谨慎选择共舞之人
忠诚是聚集政治力量的利器
紧紧拥抱你的敌人,让他无法移动
让你的敌人站在你面前,而不是躲在你身后
向前推进你的目标
沉默的力量
说话是为了更好的沉默
直面问题,巧妙反击
劣势也可以转化为优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新时代国际政治理论
范式
人们通常会涉及一种理论模型来解释现象,用来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和关键的影响因素,进而预测未来的发展,并选择最合适的道路去实现目标
冷战结束后,人们提出四种国际政治范式
和谐的共同世界
破产
二分法
大部分情况下是失效的
基于国家主权的模型
把国家安全作为国家利益中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但文化和宗教也有其影响力
完全混乱的模型
无法应用,没有现实意义
新范式-文明范式
基于文明冲突的国家关系理论模型
我们只有在了解我们不是谁和我们反对谁时,才了解我们是谁
文明的性质与历史
单一文明和多元文明存在区别
文明和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文明史一个整体,它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
文明在不断的演变和调整
文明只是文化实体
现存文明数量
历史有12个,现存5个
中华文明
3500-4500年的历史
地理上包括中国,东南亚,华人群体,越南和朝鲜半岛
日本文明
是中华文明的后代
出现在公元100-400年之间
印度文明
出现于公元前1500前
南亚次大陆,以印度教为中心
伊斯兰文明
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北非,伊比利亚半岛,中亚,东南亚,南亚次大陆
西方文明
公元700-900年
欧洲、北美,新西兰、澳大利亚
为了研究,添加了3个
东正教文明
以俄罗斯为中心,也信仰上帝,但不同于基督教
拉丁美洲文明
欧洲文明的后代,但是更独裁
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
非洲文明
不为大多数学者接受,但非洲的认同感在逐步增加
阶段
公元1500年之前,新石器时代之后
地理隔绝导致很少交流
1500年至冷战结束
西方居主导地位
消灭了中美洲和南美文明
征服了印度、伊斯兰、非洲文明
渗透了中华文明
东正教、日本文明保持了独立
冷战结束至今
西方扩张终结,反对西方开始出现
宗教和以其他文明为基础的认同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化并不产生普世文明
一个多文明的世界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不同文明的实力变化趋势
西方文明影响力的衰退
西方以外的宗教复兴
西方文明的挑战者
亚洲的自信是建立在经济增长之上
伊斯兰的自信则是建立在人口增长之上
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
世界文明的秩序
西方与非西方的文明冲突
西方向全球推广普世价值,但日益下降的实力无法支撑
反对和不扩散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确保经济优势
中国的武器输出
向其他社会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尊重人权,实行民主制度
一旦美国支持的国家实现民主化,占人口多数的当地派就会执掌政权,而这群人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和宗教人士,对西方利益更不利
限制移民,保护西方文化的完整性
移民的便利化会导致西方社会从内部开始分裂、瓦解
文明冲突之下的全球政治格局
文明的断层线冲突
冲突爆发在两个文明交界的地方
修昔底德
一个新崛起的国家必然对已有的霸权发生挑战,从而导致战争
亚洲和西方在政治上有着本质的差异
亚洲的政治传统是等级制的
中国对亚洲的权力要求不过是对历史地位的重新声张
采用搭便车方式
当自身实力不足,搭其他强势国家的便车获得好处;自己主导时允许其他国家搭自己的便车
断层线战争
采用种族清洗方式
难以通过谈判和妥协结束
之间有宗教差异
战争容易扩大
基于文明重建世界秩序
西方认为自己是文明的终结形态
但就像精致的南方奴隶主一样
西方文明复兴
承认现实,理解文明的范式
放弃冷战思维和过时的政策
放弃普世价值
文明的核心国家们
避免原则
共同调解原则
共同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