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速算技巧
特殊数字
① 一个数×1.5≈本身+本身的一半
② 一个数÷0.9≈一个数×1.1
错位相加
③ 一个数÷1.1≈一个数×0.9
错位相减
④ 一个数×1.25≈一个数÷0.8
计算类
截位直除
适用范围
一般用于除法,且选项的首位或首两位不同。
截谁?
一步除法
建议只截分母,更准确。
形式
多步除法
截分子和分母,好约分。
形式
截几位?
式子列出后不急着算,先观察选项差距。
看数字最接近的两个选项的差距
规则
1、差距大,截两位。
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
① 首位都不相同
② 首位有相同,第二位差值大于首位。
2、差距小,截三位。
① 首位有相同,第二位差值等于首位。
② 首位有相同,第二位差值小于首位。
3、当选项存在10左右关系时
① 截两位
② 保留量级(位数、小数点、单位)
公式法
“化除为乘”
适用范围
当r<5%时
选项差距小
公式
注意
r越小,计算结果越精确。
做乘法时拆开分别乘更容易
比较类
分数比较
直接观察法
分子分母一大一小
直接看分子
规则
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例如
35>32,67<70,一大一小,比分子,35>32,所以前者大于后者。
速度比较法
分子分母同大同小
方法一:纵向比较
当分子大于分母时,直接除,比较商的首位。
当分子小于分母时,比较分母与分子的倍数关系,倍数越大,分数越小。
方法二:横向比较
找出两个分子之间和分母之间的倍数关系
规则
分子倍数大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母倍数大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
例如
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需具体看横向的倍数关系明显还是纵向。
统计术语
一、基期量与现期量
基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现期量÷(1+r)
现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 ×(1+r)=基期量+增长量
二、增长量与增长率
增长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
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
三、年均增长率
n为现期与基期的年份差
r为年均增长率
四、拉动增长率
如果B是A的一部分,B拉动A增长了x%,那么x%=B的增长量÷A的初期量×100%
五、同比与环比
同比
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环比
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的,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六、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点
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个百分点就是1%
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通常用百分点来表示
为避免混淆,当百分数和百分点同时出现,选择用百分点表示的选项即可。
七、比重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八、增长贡献率
指部分增长量占总体增长量的比重
九、成数与翻番
成数
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翻番
翻n番相当于原来的
十、顺差与逆差
顺差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作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净出口额、出超)
逆差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作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净进口额、入超)
十一、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即为指数,即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常见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物价指数
上证指数
区域价格指数
Notes
① 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② 指数一般表示的不是绝对值的大小,而是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十二、GDP
国内生产总值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GDP由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构成,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总和。
十三、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总额的百分比,是国家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
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一般这个系数越低,反应该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十四、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国际商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数值介于0~1之间
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就越高。
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
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
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视为收入悬殊
十五、特定历史时期表述
新中国成立初
1949年之后的几年
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后至今
九五计划时期
1996年—2000年
十五计划时期
2001年—2005年
十一五规划时期
2006年—2010年
十二五规划时期
2010年—2015年
十六、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
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
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
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增长相关
题型一:增长率
一般增长率
选项特征
为百分数
计算
公式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速算
截位直除
比较
问法
xxx增长最快/慢?
xxx上升最快/慢?
xxx增速最快/慢?
xxx增幅最大/小?
xxx增长率最高/低
题型一
已知:现期、基期,比较增长率
由于:
所以可以直接比较:
规则
看现期和基期的倍数关系是否明显
① 当 现期/基期=1+(不明显)时
用 (现期-基期)/基期 比较
② 当 现期/基期=2+(明显)时
用 现期/基期 比较
题型二
已知:现期、增长量,比较增长率
直接比较
该方法仅运用于比较增长率大小,不适用于计算数值!
快速判定大小的方式:
由于该分数分母肯定大于分子,所以根据分数比较之“纵向比较”的方法,用分母除分子,结果越小,分数越大。
重点概念
1、增长率与倍数
若A是B的n倍,则n=r+1(r指A与B相比的增长率)
2、成数
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3、翻番
翻n番为原来的
4、增幅、降幅、变化幅度
增幅:
指增长率,有正有负。
降幅:
下降的幅度,是负数,比较降幅大小时,只比较绝对值。
变化幅度:
指增长或下降的绝对比率,有正有负。比较变化幅度时,用增长率的绝对值。
特殊增长率
一、间隔增长率
识别
2019年比2017年增长百分之几?
注意
是增长百分之几!
当答案问2019年是2017年的多少倍时,要转化成增长率。
例如算出来2019年比2017年增长了24%,等价于是2019年是2017年的(0.24+1)1.24倍
公式
间隔r=r₁+r₂+r₁× r₂(和+积)
r₁是2019年相对于2018年的增长率
r₂是2018年相对于2017年的增长率
速算
若r₁、r₂的绝对值都小于10%时,r₁× r₂可忽略
不能忽略时,一个不变,另一个百化分(或其他速算方法)。
Tips
识别到是间隔增长率的题型后,先把 r₁、r₂ 标示出来!
二、年均增长率
识别
年均增长最快、年均增速排序(年均+增长+%)
公式
n为现期与基期的年份差
r为年均增长率
题型
比较(重点)
识别
年均增长最快、年均增速排序
方法
n相同,直接比较
Tips
基期、现期、年份差的选取,与年均增长量一样。
计算(国考不考,联考考)
识别
年均+增长+百分数
公式
① 选项中年均增长率较大时且选项差距大时,居中代入。
② 选项中年均增长率较小(r<5%)时
★ 已知现期相对于基期的增长率时,现期/基期=1+增长率。

三、混合增长率
识别
已知部分增长率与现期量,求总体增长率。
部分混合得到整体,求增长率。
① 进口+出口=进出口
② 房产+地产=房地产
③ 1~11月+12月=全年
④ 是+非=全部
⑤ 硕士+博士=研究生
口诀
① 混合后居中
最小r<混合r<最大r
② 偏向基数较大的一边
即整体增长率一定是居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更偏向于基期量较大的增长率。用来锁定总体增长率的范围。
☆基数为基期量,做题时拿现期代替基期估算。
★有些题目不用计算便可利用该特性判断出答案
线段法
资料一般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用现期量代替基期量,用来精确计算出增长率的数值。
比例的距离与量成反比
详见单独笔记
四、拉动增长率
识别
如果B是A的一部分,B拉动A增长了x%,那么x%=B的增长量÷A的初期量×100%
题型二:增长量
公式
增长量=
速算
百化分
尾数法
计算
题型
已知:现期、增长率,求增长量
其数值可正可负
老实做法
快速做法—百化分
Step1
Step2
年均增长量
公式
年份差辨析
2011~2015年间
基期:2011
现期:2015
年份差:4
2011~2015这5年间
明确说了几年
基期:2010
现期:2015
年份差:5
五年规划,例如十二五期间(2011~2015)
基期:2010
现期:2015
年份差:5
比较
题型一
已知:现期、基期,比较增长量
增长量=现期-基期
柱形图可以直接看高度差
题型二
已知:现期、增长率,比较增长量
“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百化分。”
有增长,有下降,比较变化幅度,用百化分。
题型三:基期与现期
基期考查为主,现期相对较少。
基期
一、普通基期
公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现期量÷(1+r)
速算
① r大,截位直除。
②|r|≤5%
“化除为乘”
适用条件:求基期,选项差距小,|r|<5%
现期/1+r ≈ 现期-现期× r
现期/1-r ≈ 现期+现期× r
二、间隔基期
公式
note
间隔增长率不好计算,所以一般会估算。
三、基期和差
识别
问题问的时间也在资料时间之前,仍然属于基期问题,但是在求基期的基础上,题目进行了变形,需要将基期作差或求和。
常用方法
截位直除、估算法、排除选项法
note
1、现期坑
如果求基期差,选项中可能有一个迷雾弹是现期差,在二选一的情况下,不妨算算现期差,如果恰好有此选项,便可排除。
2、估算时判断误差
在估算时,出现一个比估算结果偏大,一个比其偏小的选项时,一定要根据估算过程中的放大缩小去判断估算结果的误差,以选出正确答案。
现期
识别
特征
增长量不变或增长率不变
问法
增长量或增长率不变,求现期值。
增长量或增长率不变,现期值在哪一年超过多少。
公式
基本
现期量=基期量 ×(1+r)=基期量+增长量
特殊
1、增长量不变
n为年份差,即n=末期-初期
如果n算出来不是整数,向上取整。
2、增长率不变
举例
已知2015年-2017年的值,若保持2015-2017年间的增速,求2019年的值。
列式子
note
注意区分是“△”不变还是“r”不变
速算
截位计算,特殊数字。
比例相关
框架
按时间分
现期
基期
两期
按题型分
倍数
比重
平均数
题型一:倍数
一、现期倍数
公式
二、基期倍数
公式
notes
倍数问题,先看问法。
问法
A是B的n倍
n=A÷B
A比B多(增长)n倍
n=A÷B-1
A超过B的n倍
A>B×n
多练习分数的计算,正确估算。
题型二:比重
一、现期比重(必考)
公式
增长贡献率
饼型图
先看大小,再看比例。
所有元素按十二点钟方向,顺时钟排布。
二、基期比重(考得少)
公式
速算
① 先截位直除
② 再看
比较与1的大小关系,结合选项选答案。
注意根据与1的接近程度,判定是略小/大,还是小/大很多。
notes
① 当做一步除法,只截分母。
② 看看材料有没有已经给出现期比重的比值,有的话,就不用计算A/B。
三、两期比重(考得多)
公式
两期比重增长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A为现期部分量,B为现期整体量。
a和b表示对应增长率。
比较
两期比重比较,看a(部分增速)和b(整体增速)的大小。
规则
a>b
今年比重上升
a<b
今年比重下降
a=b
今年比重不变
note
注意正负号
计算
比重差=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速算
① 判方向
a>b上升
a<b下降
② 定大小
因为A/B<1,所以当1+a>1时,答案<|a-b|
根据考试规律,判定完大小之后可直接选择数值最小的选项。
题型三:平均数
一、现期平均(必考)
公式
列式方法
后/前
eg
人均收入=收入/人数
亩产量=产量/亩数
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
速算
① 先观察选项,能不能直接排除某些选项。
②可以采用“削峰填谷”法
削峰填谷
① 划线,找峰找谷。
② 计算,用峰填谷。
二、基期平均(考得少)
公式
A是现期总量,B是现期个数。
a是分子的增长率,b是分母的增长率。
速算
① 先截位直除
② 再看
比较与1的大小关系,结合选项选答案。
注意根据与1的接近程度,判定是略小/大还是小/大很多。
三、两期平均(考得多)
公式
平均数增长量
平均数增长量=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A为现期总量,B为现期个数。
a和b表示对应增长率。
平均数增长率
a和b表示对应增长率。
比较
两期平均数比较,看a(分子增长率)和b(分母增长率)的大小。
规则
a>b
今年平均数上升
a<b
今年平均数下降
a=b
今年平均数不变
note
注意正负号
其他
一、简单计算
直接找数
常见陷阱
时间的坑
去年、前年、上/下半年
单位的坑
%/‰、万/亿
名词的坑
利润/利润率、进口/出口/进出口
简单加减
考验细心程度
排序问题
四要素
① 时间
现期还是基期
② 主体
主体要看清
③ 单位
单位要一致
④ 顺序
从大到小 or 从小到大
找最大最小排会更快
二、综合分析
常见问法
“下列说法正确/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错误的有几个”
“根据资料,以下说法能够/不能够推出的是”
是可战略性放弃的难度
考试策略
顺序
从简单入手,即先从现期、题干短的、计算简单的入手。
一般C、B、D三项正确率依次递减,A项的正确率相对较低。
经典陷阱
坑点
① 提问方式坑
② 时间坑
时间点不一致
基期/间隔基期
时间段不一致
起点和终点不一致
如
2010-2015和2011-2015
0~14岁和1~14岁
时间的特殊表达
日均/月均、同比/环比
③ 单位坑
单位不一致
特殊单位
%/‰
问的是百分数,资料中单位是千分号。
万/百万/千万/亿
资料中有的数据是万、百万、千万,有的是亿。
④ 概念坑
范围的表述
全国/省份
资料直接告诉的是省份,问的是全国,需多一步计算。
比较符号
(不)大于、超过、将近、未达到、接近
形近词
房产/地产/房地产、进口/出口/进出口、钢材/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