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维导图,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维导图,什么是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
1917十月革命和1919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并广泛传播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开始从理论上系统的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
1938“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正式提出
1941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党的共识
1945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历史条件
过程
形成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年-1927年)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战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成熟
遵义会议以后(1935年-1945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1946年-1976年)先后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作为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等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理论
近代中国社会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旧民主向新民主的转变(五四运动)
新民主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谁领导),人民大众的(谁革命),反对帝国主义(革谁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新民主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无产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反帝反封建)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基本经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原因(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必须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实质(农民土地革命)
三大法宝
武装斗争(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生命线(政治工作)
统一战线
阶段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无产阶级领导权;区分左,中,右;又联合又斗争; 支柱:武装斗争,坚强的人民武装
党的建设
思想上建党(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显著特点);组织上建党(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作风上建党(三大作风)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提出:一化三改
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现实依据:国内的社会矛盾和经济状况;国际形势的变化;工农联盟的需要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P95十大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国际背景
P128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实践基础
P132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形成发展过程
P14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