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简史 第四章统一的君主专制帝国—秦
张帆 中国古代简史 第四章的思维导图,全面简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四章统一的君主专制帝国—秦
法家思想与秦的立国
前期法家及商鞅学派
卫国人公孙鞅
与申不害、慎到相比,商鞅的思想更偏重于表述专制官僚制的行政原则,主要也就是“法”。商鞅学派所言之“法”,其主要内容是指服务于专制政治的刑法、行政法
具体思想理论
1.在“贵贵而尊官”的现实社会,只有“法”才是治国的根本手段。
2.他治国的一个重要思想是“轻罪重刑”,主张对轻罪也施以严厉惩罚,认为这样才能使民众知惧,最终达到杜绝犯罪行为的目的,是谓“以刑去刑”。
3.在具体的政治目标上,商鞅学派特别强调耕战(或称农战),将其提到了决定国家兴亡和君主安危的高度,“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而耕战的最终目的又是强国,完成统一的帝王之业。
理论缺陷
主要是只强调以硬的一手治国,满足于其立竿见影的近期效应,而完全忽视了软的一手,即教化与道德在治国方面长久而深远的作用。与此相联系,过分注重了强国的政治目标,一切为之服务,一切为之让步,使整个社会处于高速运转、高度紧张当中,缺乏调节和弹性,存在着易于崩溃的危险。
郑国人申不害
他强调的“术”主要是指君主统治的权术,包括任用、监督、考察臣下的一套办法,但这些办法并不公升,而是“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赵国人慎到
他强调的“势”是指君主的权威,认为“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诎贤”。
吕不韦调整治国方针的尝试
吕不韦本人
发迹过程
从文信侯到“仲父”,从秦庄襄王到秦王政(公元前250年到公元前237年)
流放蜀地,饮鸩自杀(公元前236年)
《吕氏春秋》
1.思想派别:杂家
2.编纂体例: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60篇
3.主要思想
哲学观:受道家思想影响,提倡法天地、顺自然,但出世
主要政治思想:兼有儒、法。赞同法家的进化历史观,希望用战争手段来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同时吸收了儒家的“重民”思想,提倡实行德政,任用贤人
其他政治思想:有一定反专制倾向,也接纳了道家“清净”、“无为”的政治理论
调整治国方针的失败
吕不韦死后,3000宾客也四散而逃,《吕氏春秋》的治国方案被束之高阁
韩非法、术、势并重的政治思想
韩非本人
荀子弟子,口吃不善游说,所以埋头著述,后于秦狱中自杀。韩非虽死,但他的法治思想和君主专制思想却得到了秦王政的赏识,被充分贯彻于秦朝统一前后的政治实践当中,并对此后2000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发生了久远的影响。
韩非法家思想
1.韩非对法的解释是“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他强调,法令公开颁布以后,就要认真执行,做到“动无非法。“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只有严格以法治国,才能尽可能地发挥出国家机器的统治效能,调动出社会上下各阶层的积极性。如此才会做到“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 。
2.在重法的基础上,韩非又将“术”的思想大力发挥。他指出,作为君主驾驭臣下的权谋,术的重要性决不下于法。韩非对“术”的阐释建立在极端性恶论的思想基础之上。韩非认为,君臣关系就是“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甚至说“臣之所以不弑其君者,党与不具也” 。
3.韩非发展了慎到关于“势”的理论。他说:“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韩非的思想体系中,势实际上成为贯彻法、术的先决条件。君主不仅要善于利用自己至高无上的“自然之势”,更要有意识地集中权力、用严刑峻法创造“人为之势”。因此韩非极力拥护君主独裁、专制。不仅如此,他还将“势”的原则从政治领域延伸到思想领域
韩非的辩证法思想
从哲学角度看,韩非思想中的辩证法内容比较引人注目。今天常用的“矛盾”一词,就是由韩非发明的。这些辩证法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老子的影响,但与老子较多地强调对立面转化关系不同,韩非更重视对立面的冲突、斗争因素。所以他不像老子那样主张柔弱胜刚强,而是贵刚不贵柔,提倡积极进取。在论述具体问题如政治时,他又往往走得更远,将对立面的冲突、斗争绝对化,提出的策略带有很强的偏激、冷酷色彩,缺乏回旋余地和灵活性。
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
君主集权的官僚制统治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整齐制度
思想渊源
阴阳五行学说
具体措施
统治机构上:普遍设立官僚制统治机构
法律、制度上
推行秦律
以阴阳家思想设计王朝制度
推行以秦律为基础的各项基本制度
户籍管理制度
军功爵制度
清查土地
文化上:统一文字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其他措施
镇压六国旧贵族势力
收兵器、夷险阻
迁徙六国故地的贵族、富豪
修建道路交通网
驰道
直道
五尺道
巡视天下
开拓、稳定边疆
南征百越,修灵渠
北逐匈奴,建长城
通西南夷,修五尺道
秦的暴政和速亡
秦朝的暴政
赋役繁重
刑法严酷
政治高压,动辄得戮
文化专制,士人不满
政治动荡,宗室残杀
秦朝的覆灭与楚汉之争
秦朝覆灭
陈胜、吴广起义
项梁拥立楚怀王
巨鹿之战
刘邦入关,约法三章
楚汉之争
鸿门宴
项羽分封十八诸侯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再入关中
彭城之战
荥阳、成皋争霸
韩信攻略东方,项羽腹背受敌,楚河、汉界之盟
垓下一战,楚军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