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政治思维导图
考研政治大纲,毛概 考研政治 。
编辑于2020-07-22 20:35:46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形成和发展
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
实践基础——革命和建设
形成发展的过程
形成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阐述了农村帮我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成熟
遵义会议以后
《实践论》《矛盾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1945年党的七大就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趋于成熟。
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后
活的灵魂
1981年党的11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讲座上指出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实事求是是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的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
独立自主
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的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大力度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气质。就上边儿手机紧身寻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心理事物
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要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坚持独立自主,世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不结盟政策
历史地位
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民族人民解放事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将毛泽东晚年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时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
形成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社会
社会性质决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根本任务——近代中国公民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从根本上推翻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中国国民的时代特征。
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对象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阻碍,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施专制的社会基础。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动力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一方面受到帝国主义压迫,又受到封建主义的舒服,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再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
领导
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中国革命为什么有无产阶级领导?
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共同点
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
富予组织纪律性
特点
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要来得坚决和彻底。
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成员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在 1-中国国民正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不同。
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国体——哥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纲领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保护民族工商业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民族的。
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要有尊严和独立。
科学的。
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以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
人民大众的。
也就是民主的文化。
道路和基本经验
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必然性
中国国民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签中国人口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1-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的间隙和可能。 2-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客观因素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5-党的领导的有力以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主观因素
内容及意义
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独吞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强有力的保障。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好有机统一。
意义
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新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适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三大法宝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和叫我谁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生命民主专政中,把三大法宝概括微信民族主义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广泛统一的战线时的现实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停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无限可能。
统一战线的形式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1924-1927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6-1949
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工人阶级同民阶级管他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包括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当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
采用区别对待的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优良作风。
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们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及后果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改造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
经济特点。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都是过渡经济 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数量上)
政治特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工业化。 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和历史经验
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用和平的方式进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建设
初步探索重要理论成果
意义和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