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教育原理(1)
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学:首先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探究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另外我国目前的学科体系中,共有12个学科门类,学前教育学是教育类中的一个子学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学前教育原理
绪论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广义、狭义的学前教育
广义: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
狭义:学前教育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学前教育学概念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首先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探究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另外我国目前的学科体系中,共有12个学科门类,学前教育学是教育类中的一个子学科。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孕育阶段
柏拉图
1古希腊哲学家
2著作:《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亚里士多德
1.古希腊哲学家
2.著作:《政治学》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
昆体良
1.古罗马教育家
2.著作:《雄辩术原理》提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
颜之推
1.魏晋南北朝
2.《颜氏家训》提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思想
朱熹
1.宋代思想家
2.认为,应重视儿童入学以前的教育,为婴幼儿选择品德良好的乳母
(二)萌芽阶段
夸美纽斯
1.捷克教育家
2.著作:《大教学论》提出了将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的泛智学说
3.著作:《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4.著作:《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
洛克
1.英国哲学家、教育家
2.著作:《教育漫话》他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
他反对“天赋观念”之说,提出“ 白板说”,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卢梭
1.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2.著作:《爱弥儿》提出应当遵循自然去教育儿童,给予儿童自由,重视儿童生活的权利,培养真正的自然人
3.卢梭被后世誉为“儿童的发现者 ”
裴斯泰洛齐
1.瑞士教育家
2.教育思想体现在《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母亲读物》等著作中
3.在他看来,教育应重视儿童本质的和谐发展
4.应依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使儿童获得适当发展机会
(三)初创阶段
福禄贝尔
1.德国著名教育家
2.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3.推动了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著作:《人的教育》《幼儿与教育学》等他为幼儿开发了一系列的玩具———恩物
5.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幼儿教育体系
杜威
1.美国教育家
2.著作:《我的教育信条》《学习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他认为教育应让儿童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蒙台梭利
1.意大利幼儿教育家
2.著作:《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等,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具有“吸引力”和“敏感期”教师应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康有为
1.著作: 《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蔡元培
1.提出完整的学前社会公共教育体系
陶行知
1.关注中国化、平民化幼稚园的创办
2.他提出“教学做合一”和“六大解放 ”
3.主张开发儿童的创造力
陈鹤琴
1.我国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和陈鹤琴并称“南陈北张”
(四)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
1.美国心理学家
2.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人的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3.他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只有用适当的教育,才能促进个体的发展
皮亚杰
1.瑞士心理学家
2.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在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时应以儿童为中心,因时施教
四.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方法与原理
(一)研究内容
名词解释: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幼儿园教育、学前儿童与教师、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二)研究方法
观察法
名词解释: 研究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
名词解释: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
实验法
名词解释:教师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查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个案研究法
名词解释: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提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
行动研究法
1.教师以学前教育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与专家学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协作,在这一情景中边研究边反思,以解决问题
(三)研究意义
1.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2.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
3.有利于国家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