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寄生虫思维导图
下列思维导图分为寄生虫学总论和三种线虫两大分支,寄生虫学总论对人体寄生虫学和寄生虫进行了详细概述,三种线虫分别为: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
根据《病理学》教材整理,下图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思维导图,内容包括:局部充血、血栓、出血、栓塞、梗死。
下列思维导图根据《医学遗传学》整理,主要为染色体畸变相关知识总结 ,分享给各位学医的同学备考复习。
下图主要介绍单基因遗传病的概述和系谱分析法、基本遗传方式、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复发风险估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Parasitology
寄生虫学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
定义
研究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
形态结构、生活规律
致病、控制、保护人类健康的
科学
研究范围
医学蠕虫学
线虫纲
吸虫纲
绦虫纲
以药物驱虫治疗为主
棘头虫纲
医学原虫学
根足虫纲
溶组织内阿米巴
动鞭纲
孢子虫纲
纤毛虫纲
医学节肢动物学
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唇足纲
疥螨、石蟹、蜈蚣
学习意义
我国寄生虫病现状
影响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
目前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十分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六大热带病
五大寄生虫病(疟、血、丝、利、锥)+麻风病
淋巴丝虫病:象皮肿
血吸虫病晚期:
腹大骨瘦如柴
消灭、控制寄生虫病、虫媒病
基本概念
共生
依存关系
互利共生
都受益
片利共生
共栖
一方受益,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寄生
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寄生虫
在寄生关系中,得利的一方
专性、兼性
体内、体表;永久、暂时
偶然性、机会致病
异位寄生
宿主
终宿主
寄生虫的成虫寄生的宿主
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若有多个宿主,按时间先后分为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等
保虫宿主
寄生在人体
脊椎动物体内
完成与人体相同的生活阶段
流行病学角度
动物传染源,随时可以排除病原体传播给人
日本血吸虫可寄生于人和牛,牛为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
非正常宿主
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能生存,不能继续发育
长期处于幼虫阶段
当幼虫再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才发育为成虫
并非是寄生虫完成生活史所必要的宿主
生活史
定义: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感染阶段、感染途径、感染方式、寄生部位
感染
阶段、途径、方式
相关疾病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动物源性寄生虫病
脊椎动物和人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
人和牛均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的宿主,牛是保虫宿主,日本血吸虫可在人和牛之间传播
幼虫移行症
非人类寄生虫病的幼虫侵入人体
可以幼虫状态存活,不能发育为成虫
皮下或组织细胞
土源性蠕虫
生活史简单。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宿主排出的虫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
生物源性蠕虫
生活史复杂,发育过程中需要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发育为感染阶段
经中间宿主感染人
适应性变化
1. 形态学改变
2. 器官的演化或退化
3. 生理与代谢方式改变
4. 侵入机制特化与加强
5. 繁殖能力增强
6. 特殊向性产生
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夺取营养
机械性损伤
毒性作用
免疫病理损害
排泄物、分泌物、虫体崩解物等
人体对寄生虫免疫的结局
消除性免疫
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次免疫
具有完全的抵抗力
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少见
热带利什曼原虫
临床症状消失
非消除性免疫
大多数寄生虫感染
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宿主体内原有的
不能完全消除,维持较低水平的虫荷
对再次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一旦药物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宿主获得免疫力逐渐消失
消除体内的寄生虫后免疫力消失
常见的免疫状态
包括
伴随免疫
对体内已有的成虫无杀伤或清除效应
但对再次感染时侵入的幼虫有一定的抵抗力
日本血吸虫
带虫免疫
特异性免疫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处于低虫荷、低增殖状态
导致无明显症状的隐性免疫
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疟原虫
缺乏有效的免疫力
宿主对寄生虫没有有效的免疫力
可反复感染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患者、带虫者、保虫宿主
传播途径
食物、水
感染性虫卵或包囊
节肢动物
直接或间接接触
阴道毛滴虫、疥螨等
胎盘等
土壤
土壤直接发育型线虫蛔虫、鞭虫等
空气(飞沫)
感染性蛲虫卵
易感人群
对某种寄生虫没有免疫的人
流行特点
自然疫源性
地方性
季节性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三种线虫
似蚓蛔线虫
形态
长圆柱。似蚯蚓形
活体淡红色,死后灰白色
完整的消化道
品字形排列的唇瓣
生殖系统
雌虫;双管,末端开口于阴门
雄虫:单管,末端有交合刺
虫卵
受精蛔虫卵
未受精蛔虫卵
折光颗粒
脱壳蛔虫卵
无色透明
脱去蛋白质膜
感染途径:含蚴卵
感染途径:经口
终宿主:人
相同
蠕形住肠线虫和毛首鞭形线虫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成虫寿命1年左右
致病
血肺移行
机械性损伤、超敏反应、蛔蚴性肺炎
胆道蛔虫症(最常见的并发症)
诊断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成虫
幼虫
蛔蚴性肺炎-痰中查幼虫
流行
世界性分布
温暖湿润感染率更高
防治
阿苯达唑(肠虫清)
甲苯达唑(安乐士)
蠕形住肠线虫
尾部:雌虫直而尖细,雄虫向腹面卷曲
生殖系统:雌虫;双管、雄虫:单管
寄生部位:回盲部
1/3的人感染后无明显症状
主要症状是肛门周围瘙痒
首选透明胶纸法
儿童多于成人,城市多与农村
自体感染和重复感染的现象普遍
阿苯达唑
毛首鞭形线虫
前3/5细长内含咽管、杆状体
后2/5较粗,内含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和肠管
虫卵;卵内有1个尚未分裂的卵细胞
1-感染阶段:含蚴卵 2-经口感染 3-终宿主:人
4-寄生部位:盲肠、 5-成虫寿命3-5年 、6-土源性蠕虫
直肠脱垂
首选饱和盐水漂浮法
分布与蛔虫类似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概论
成虫线形或圆形,虫体不分节
雌雄异体
雌虫较大,尾端尖细
雄虫较小,尾部卷曲或膨大
原体腔、体壁
角皮层、皮下层、肌层
多肌层(蛔虫)
少肌层(蛲虫、钩虫)
细肌层(鞭虫)
消化道完整
生殖器官
细长、盘曲的管状
雄:单管
雌:双管
线虫卵
卵壳分为3层:受精膜、壳质膜、蛔甙层
虫卵、幼虫、成虫
幼虫中发育最显著的特征为蜕皮
幼虫分为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