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1考研政治马原押题
没时间的同学,背这份资料,下图为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的知识总结,内容包括:矛盾、实践与认识、联系发展的观点、真理与谬误等高频考点。
下图以肖秀荣的四件套为基准,集合徐涛、腿姐的押题卷整理而成,如果后期政治复习感到紧张,可以直接使用这份资料,帮助大家节省时间。
动力设备岗位资质能力考核相关基础知识体系,适合于动力环境或者电气相关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积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马原
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原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同一性: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斗争性: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结论: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有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原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同时又具有特殊性
普遍性:矛盾普遍存在,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具有各自的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不能搞一刀切
矛盾的不平衡性
原理: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
两点论:既要重视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重点论:抓住主要矛盾
面对危机、风险时的做法
1、危机可以相互转换,但是转换不是自发的,是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的
2、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
3、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科学预见未来形势和发展
5、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观点方法
实践与认识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推动人类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实践推动人类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不在于认识主体,而在于更好的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原理:非理性因素最主要指情感和意志。还包括猜想、灵感、想象、联想、直觉、顿悟等形式
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联系发展的观点
原理: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概念:联系是指事物内部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方法论: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
真理与谬误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原理: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符合,真理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绝对性:主观对客观符合的确定性
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符合是有限度的,任何特定的真理只是对事物特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发展
原理:真理永远处于一个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与发展中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真理尺度:实践过程中遵循真理
价值尺度:实践过程中按照自己需要和尺度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方法论:任何实践活动都要受到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的制约,成功的实践都要符合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达到两者统一
唯物史观
人民的作用
原理: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历史的创造者
具体体现: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方法论:贯彻群众路线,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依媳妇),同时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事情、做工作的衡量尺度,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形成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和制约着自然界。人与自然界是生命共同体
实践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怎么做:实践过程中,在改造世界的同时,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必须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关系
抗疫成功的原因
正确把握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正确把握矛盾关系
正确把握真理尺度,价值尺度
充分发挥人民的作用
正确把握因果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