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 心理咨询概论(二)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第六章 心理咨询概论,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求助者能否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欲望,在于求助者是否具有合理的认识以及发自内心想要改变的动机,进而能否将合理的思想和观念付诸行动。感谢大家支持,多多关注哦~
编辑于2023-10-18 10:30:36第六章 心理咨询概论 (二)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心理咨询的对象
精神正常(发展性咨询):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精神正常(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特殊对象:临床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
完成心理咨询任务的目的就是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大致有三类:感性反应(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理性反应(心理发展成熟)、悟性反应(理性高度发展后表现出来的一种超越感性和理性反应的形式)
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求助者能否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欲望,在于求助者是否具有合理的认识以及发自内心想要改变的动机,进而能否将合理的思想和观念付诸行动
心理咨询的分类
按性质分类
发展心理咨询(正常且健康):适应新环境、选择职业等等。需要个人达到更佳的状态,了解并开发潜能
健康心理咨询(心理正常但不健康):当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因各类刺激引起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问题,或因挫败引起行为问题。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按规模分类
个体咨询:一对一的咨询关系 团体咨询:团体环境中,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
按时程分类
短程心理咨询:在相对短的时间内(1-3 周以内)完成咨询【短程→认知、行为】 中程心理咨询:在 1-3 个月内完成咨询【中程→人本】 长程心理咨询:3 个月以上完成咨询【长期→精分】
按形式分类
门诊心理咨询:最主要,最有效 电话心理咨询:危机干预 互联网心理咨询:未来方向
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6个):资料的搜集(途径,内容);资料分析(排序,筛选,比较,分析);综合评估;诊断;鉴别诊断(症状定性,症状区分,症状确定,症状诊断);咨询方案的定制
第四节 常用的咨询取向和方法
心理咨询(治疗)就朝向一种整合融合的方向持续发展
心理咨询在临床上整合取向
第一层含义:是指整合身体、情感、认知、情境和行为系统,建构了一种多维度的关系框架,这个框架可以针对每一个个案进行重新建构
第二个含义:是指各种心理咨询学派理论和技术的整合
第三个含义:是强调个人和职业的整合
第四个含义:是指研究和实践的整合
心理咨询整合理论意义和现实影响体现在 4 个方面
心理咨询的整合性在实践层面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兼容和关联沟通
心理咨询的整合性从根本上推动心理咨询理论的整合
心理咨询整合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心理咨询方法的折衷主义和标准化策略,这真正加快了心理咨询的科学化进程
心理咨询目的的整合
心理动力学取向
概述:心理动力学取向,一般都是指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基本概念与假设
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
心理动力学咨询中基本的咨询作用原理
使潜意识意识化
潜意识:非线性且非言语的(梦)
意识:线性且言语性的(有意识的思想)
词语是潜意识与有意识心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支持薄弱的自我功能
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容处于潜意识状态的东西
自我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心理动力学咨询协助来访者完善(自我 )的功能】
使发展再现生机
主要技术和工具
精神分析技术旨在提高个体的意识、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症状背后的含义
常用技术
维持分析的结构: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结构的一致性—这本身便是具有治疗效果的因素 【在精神分析疗法中,针对整个治疗过程的程序及变量,强调(维持分析的结构 )】
自由联想:鼓励来访者讲述出任何浮现在大脑中内容
解释:心理咨询师指出、说明甚至是教导来访者聚焦其梦境、自由联想、阻抗以及治疗关系背后的行为含义
释梦:是揭开潜意识内容的重要手段,也能够使来访者了解自己那些未得到解决的事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潜意识的绝佳途径”
对阻抗的分析与解释:弗洛伊德将阻抗视为一种潜意识动力,人们通过这种潜意识动力来防御那些可能产生的令人无法忍受的焦虑和痛苦。它是一种抵抗焦虑的防御机制,但会阻碍改变
对移情的分析与解释:核心技术
口诀:维持自由,是是非非(释释分分)
心理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在传统的精神分析疗法中,心理咨询师往往采取一种无特色的姿态,这种立场有时被称为“空白屏幕”
行为主义取向
行为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传统的行为主义:关注和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
新行为主义:关注外显行为,同时关注内隐行为,包括人的想法、态度、习惯等
认知行为主义:关注人的内隐行为为主
学科背景:机械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背景、哲学背景、自然科学背景、心理学背景
【沃尔普】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法):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
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放松训练、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系统脱敏
模仿法【建立在( 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
生活示范:参照现场示范,让来访者在实际生活中观察示范者适当的行为
象征性示范:记录示范者或来访者本人适当行为的电影电视或录像、图书、游戏等让来访者观看,以减缓焦虑或巩固良好行为
角色扮演: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扮演生活中的一个或一系列情景,用以帮助来访者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参与示范:咨询师为来访者示范良好行为,而后引导,鼓励来访者表达相同的行为
内隐示范:想象模仿,让来访者对不可观察的行为示范,可通过咨询师的描述,让来访者想象所要模仿的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来访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
认知行为咨询(简称 CBT)有两种基本假设
人们的思想和信念对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有作用
通过改变人的信念、态度或思维,便能改变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
人本主义取向
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指出人应承认自己的存在,摒弃研究人的问题行为,转而关注正常人,强调人的正面价值、本质和人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人本主义特点】
基本假设
来访者是自己最好的专家,他们有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
咨询师的任务不是改变来访者,而是努力启发来访者的自我指导能力
咨询技术:真诚、表里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接受
对咨询师的要求:态度第一、技术其次。强调咨询师的态度、个人特质以及咨访关系的性质是治疗过程中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其他取向和方法
【弗雷里克∙S∙皮尔斯】完形疗法(格式塔疗法)
完形治疗的理论有三个主要来源:精神分析理论、存在—人本主义和完形心理学
完形治疗的目标是促使个体的成长和成熟,帮助来访者增强觉察能力和接触能力,通过觉察了解环境,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达到人格统整
理论要点
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
将精神集中在当前的生活与感受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人的许多焦虑就是产生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生活向当前生活的过渡
使人积极面对生活。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结,这通常是指个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灵创伤和刺激经历所留下的不良情绪体验
主要概念:人性观;此时此刻(当下);未完成事件(当事人未表达出来的情感);逃避;接触;能量
完形疗法的基本目标在于达到察觉的状态,以及经由察觉而获得更多的选择、及肩负更多的责任
空椅子技术:是来访者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
催眠疗法
定义: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咨询(治疗)方法 用途:解决情绪、行为问题
催眠的方法与治疗步骤:沟通、引导、深化、建议、唤醒
正面积极性暗示必须遵循的 6 条准则:正面而积极的语调;简单的句子;可相信的;可衡量的;使用现在式;可报酬的
催眠状态下的反应
外在表现:呼吸的改变(通常是呼吸变慢),皮肤泛红,动作减少,身体变暖和
内在反应:活动的意愿降低,时间扭曲,声音的淡出和淡入,感觉轻松自在,感觉漂浮,感觉自己不存在,记忆遗忘,想象力增强,记忆力增强
优点:疗效快、疗程短
缺点:并非任何来访者都能成功地接受催眠治疗;疗效往往不甚巩固,在使用时必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