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思维导图,如先天性心脏病(CHD)总论: 1、病因:遗传(单基因的遗传缺陷)、母体(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疾病)、环境因素 2、分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编辑于2023-10-22 11:08:32心血管系统疾病
正常心血管解刨生理
心脏的胚胎发育: 1、原始心管:胚胎22d两个内皮管向正中移动融合形成 2、房室分界: (1)房室间形成狭窄通道 (2)胎龄22~24d,腹侧和背侧形成隆起---心内膜垫 (3)腹、背心内膜垫融合 (4)房间管分左右房室孔 (5)左右房室孔间充质增生:左---二尖瓣,右---三尖瓣 3、房间隔形成:卵圆孔---出生前血液从右房流向左房的特殊通道之一,于生后5个月左右关闭 || 特殊通道二为动脉导管,于生后3个月左右关闭,最晚1年【3人“动”,必有“1”师】 4、室间隔形成:(1)肌部:由院士心室底壁向上生长 (2)膜部:心内膜垫向下生长与肌隔相合 5、动脉隔形成
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
正常胎儿血液循环:
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1、当左心房压力(5~10mmHg)>右心房(2~4mmHg),卵圆孔先功能性关闭 2、肺动脉压力:18~25mmHg、右心室压力:15~30mmHg、左心室压力:80~130mmHg
胎儿特点: 1、血压: (1)新生儿:60-70mmHg/kpa (2)1岁:70-80mmHg/kpa (3)2岁后收缩压:年龄×2+80,舒张压:2/3收缩压
先天性心脏病(CHD)
总论: 1、病因:遗传(单基因的遗传缺陷)、母体(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疾病)、环境因素 2、分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①含O2高到低---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 ②末期发生艾森曼格综合征:右向左分流导致的青紫持续存在 (2)右向左分流(青紫型):含O2低到高---法洛四联症(TOF)、大动脉换位、三尖瓣闭锁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肺动脉狭窄(PS)、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狭窄 3、检查及治疗见书P266
房间隔缺损(ASD)
病因:卵圆孔未闭
病理: 1、左向右分流---右心房血增多---流向右心室血增多---右心房增大、右心室增大---右心房血持续增多---右心压力>左心压力---右向左分流---缺O2,青紫(潜伏青紫型) 2、分类: (1)原发孔型:Ⅰ孔型房缺(2)继发孔型:最常见 (3)静脉窦型:分 ①上腔~:上腔静脉经缺损异位流入左心房 ②下腔~:下腔静脉~ (4)冠状静脉窦型
检查: 1、X线:(1)右房、右室、肺动脉段增大 (2)肺门舞蹈征【左向右分流都有】,心影呈梨形 2、心电图:(1)右室增大伴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2)电轴右偏 3、超声心动图:右房、右室大、房间隔超声失落、异常血流频谱 4、心导管检查:O2含量:右心房>上下腔V
治疗: 1、外科修补:4-5岁最佳 2、导管介入封堵: (1)年龄>2岁 (2)缺损边缘至上下腔V、冠状静脉窦、右上肺静脉之间距离≥5mm (3)至房室瓣距离≥7mm (4)继发孔型 (5)直径<30mm
室间隔缺损(VSD)
病理解剖: 1、膜周型(最常见):流入道、流出道、小梁肌部 2、肌部型 :窦部肌肉缺损、漏斗个肌肉缺损、肌部小梁部缺损 3、双动脉下型
临床表现: 1、生长发育落后:肺血增多,体循环血减少 2、右心室血多,则 (1)显得肺动脉瓣相对狭窄---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杂音 (2)肺A瓣关闭时间延后---第二心音 3、体征: (1)视:心前区饱满隆起,心尖搏动弥散 (2)触:分流量大可有震颤 (3)叩:左右界扩大 (4)听: ①第一心音亢进,P2增强 ②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原因为2、(2)】---【没房子家庭就要分裂】 ③胸骨左缘2-3肋间有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④肺循环血流量>1倍体循环时,三尖瓣/心尖区舒张期杂音
病理生理: 1、分型: (1)小型室间隔缺损(Roger病):缺损直径<5mm or 缺损面积<0.5cm2/m2 (2)中型室间隔缺损:缺损直径5-10mm or 缺损面积0.5-1.0cm2/m2 (3)大型室间隔缺损:缺损直径>10mm or 缺损面积>1.0cm2/m2 2、首先出现左向右分流---右心室血多,压力升高---后期右心室压力>左心室压力---导致右向左分流---潜在青紫【艾森曼格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生长发育落后 2、体征: (1)视:心尖搏动增强,心前区隆起 (2)触:心尖抬举性搏动 (3)叩:心界左下扩大 (4)听: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杂音、P2亢进、心尖区轻度舒张期杂音
检查: 1、X线:(1)左、右心室增大,中型VSD以左心室增大为主,重型VSD以右心室增大为主(2)肺门舞蹈症2、超声心动图:左室、右室大,室间隔超声失落,异常血流频谱 3、心导管检查:O2含量:右心室>右心房
治疗: 1、内科治疗:治疗并发症(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 2、外科:手术修补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PDA)【在降主动脉、肺主动脉处】
概述:是特殊通道,在生后3-4个月后闭合,最晚1岁左右
病理解剖: 1、管型 :导管呈管状,粗细不等 2、漏斗型:近主动脉段端粗大 3、窗型:动脉导管极短,窗型孔道
病理生理: 1、主A流向肺A(左向右分流)---肺A血流增加,压力升高---肺A压>主A压---肺A向主A分流---导致差异性青紫:(1)右上肢无青紫 (2)左上肢略青紫 (3)下肢严重青紫 2、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临床表现: 1、生长发育落后 2、出现肺部症状:呼衰等 3、肺A扩张压迫喉返神经---声嘶 4、体征: (1)视:心尖搏动增强,向左下移位 (2)触:收缩期震颤明显 (3)叩:心界左下扩大 (4)听:胸骨左缘上方(第2肋间)连续性隆隆机器样杂音 5、周围血管征:脉压差增大(因为道路变多,所以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降低)、Cap搏动征、水冲脉、腹A枪击音
检查: 1、X线:(1)右室、左房、左室增大(2)肺门舞蹈症 2、动脉导管:O2含量:肺A>右心室3、心电图:左房、左室肥大,电轴左偏
治疗: 1、内科:治疗并发症(肺炎、充血性心衰、感染性动脉炎、心内膜炎、血管病变)2、外科:手术结扎/切断(2-5岁) 3、介入治疗:经皮导管输送赌闭器 4、新生儿:吲哚美欣可以促进闭合
法洛四联症(TOF)
病理解剖:四种畸形【室友肥猪】: 1、右室流出道梗阻(主要畸形):右室压力增高,代偿性肥厚 2、室间隔缺损 3、主动脉骑跨:骑跨在左右心室之上,同时接受两者血流,青紫 4、右心室肥厚
病理生理: 1、肺A狭窄---右心室压力升高>左心室压力---右向左分流---主A内有很多V血---全身血氧饱和度低---生下来就青紫【自幼/永久青紫】 2、侧枝血管形成,补充肺血灌注
临床表现: 1、青紫 2、蹲踞症状:下肢屈曲---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荷减轻---体循环阻力上升---右向左分流减少---缺氧缓解 3、杵状指/趾 4、阵发性缺氧发作:肺A(肺漏斗部)痉挛---血射不进肺A,故射进主A---导致晕厥等症状加重
检查: 1、X线:(1)肺纹理减少,肺透亮度增加(2)心影呈靴型 2、体征: (1)视: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不明显 (2)触:无收缩期震颤 (3)叩:心界不大 (4)听:第2-3肋间二尖瓣收缩期杂音,P2减弱 3、心电图:右室肥大、电轴右偏 4、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肺A狭窄、主A骑跨、右室肥大 5、心导管检查
治疗: 1、预防&治疗并发症(脑血栓、脑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 2、缺氧发作治疗: (1)胸膝位(2)iv.NE (3)纠正酸中毒 (4)吸氧 (5)预防:心得安 (6)禁用洋地黄(强心---加重右向左分流) 3、外科: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