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编辑于2023-10-24 17:26:29毛概-第六章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
邓小ping理论,邓小平理论是①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②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③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④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毛概-第六章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
邓小ping理论,邓小平理论是①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②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③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④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956~1966年)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如何)《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和5月, 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十大关系》 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 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论十大关系》
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着眼于调动经济领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其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在论述如何开辟一条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
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新思路
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述的是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有一个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
措施-必须要怎么做 怎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9论述】——所有一大段的理论都要说)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但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的条件下的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强调: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 这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毛泽东还特别指出,在我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敌我之间:分清敌我的问题(采用专政的方法)
人民内部:分清是非的问题(采用民主的方法)
民主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
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③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①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②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③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④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如何)(6必须)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 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鉴于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毛泽东指出,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
(1)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2)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3)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4)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为什么这么重要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必须........】
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也就是战略步骤】
第一步建成一 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在科技技术方面,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及现代化。
在教育方面,我们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文化工作方面,党提出“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方针,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周恩来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善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使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
朱德提出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毛泽东: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刘少奇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
陈云提出了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思想
要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初步探索的意义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7论述)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阶段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经验并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
重点记忆三点
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